分享

【影像故事】风雪老道外

 wyz吉羊 2016-06-20


在中国东北哈尔滨,有着这样一条街----老道外,它有着中国保留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风雪老道外》是一组关于这条老街改造前的影像,这些历经百年沧桑的老房子,具有西洋建筑的外表,内里却藏着中式的庭院,是哈尔滨人独创的一种建筑形式,也藏着这座城市所经历过的历史印记




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哈尔滨这座城市,吸引大批外国人进入外国资本的涌入,使这里迅速发展成为远东地区的大都市。当时,哈尔滨的南岗区和中东铁路西侧的道里区为沙俄附属地,由洋人操刀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开始兴起———新艺术运动、巴洛克、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和折衷主义等艺术风格的建筑纷纷出现。




20世纪20年代,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在道外腹地置业,而巴洛克建筑的热烈与繁华,刚好迎合了他们的炫富心理,照搬起对面华丽的西式建筑,并用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对建筑改造。于是在一系列巴洛克式的立面造型上,出现了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有吉祥意义的中式图案。鉴于道外前店后厂的商业模式,传统的中式四合院作为居住和仓储空间被运用到了建筑中。后世,这种风格由一位叫西泽泰彦的日本学者赋予了中华巴洛克的名字。




摄影人张智福历经3年的时间,用影像如实的记录了哈尔滨市中华巴洛克改造前的真实面貌,构成了这组作品--《风雪老道外》,他用一幅幅照片,保留下那些历经城市动荡,载满城市记忆的老建筑。这组作品里,那曾经辉煌,却最终破败的房屋街巷,如今已经面目一新,成为哈尔滨新的商业街道,人流如织,繁荣如初。而这组作品中,98%的影像都已不存在,随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永久的尘封在记忆中。


雅昌摄影艺术服务中心依托雅昌领先的技术优势及资源优势,为摄影家提供专业、全面摄影服务。通过日均浏览量峰值达1500万,覆盖逾200万专业会员的雅昌艺术网、雅昌影像网等多种宣传渠道,将摄影家及其优秀作品展现给全球的摄影艺术爱好者,获得更多更具价值的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