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人工作10年仍不是专家,有人2年就足够卓越了?

 一块小海绵 2016-06-20


导读:你身边或许有这样的人,他足够勤奋刻苦,学习和工作上也一样下功夫,可是却依然无法向真正优秀的人靠近。十年,能让一个平庸的人变得伟大吗?


【如何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有人说主要靠经验,有人说靠天赋,但是大量的研究发现:不论是经验还是天赋,都不是成为专家的关键因素。


经验并不能让你成为专家。

任何一个工作10年的人都很有经验,但是他们大部分并没有做到领域内专家。

NSEAD商学院有一项研究发现:比起只有少量经验的人,大体而言,更有经验的管理者并没有产生高效的效果。


天赋也不能让你成为专家。

即使在国际象棋这样的『高脑力活动』中,研究发现,国际上一些排名靠前的大师,甚至在天生智力上低于普通人。


那么什么决定了一个人可以成为顶尖的专家,并且做出领域内的卓越成就?


为什么大部分人不能像杰克·韦尔奇一样管理企业,不能像大卫·奥格威一样设计广告,不能像梅西一样踢球,不能像二郎一样做寿司?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完全不能做到的事情,一些大师级人物却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做到?不论是为市值千亿的大公司制定战略,还是做出影响大众、让人口口相传的广告文案,还是在欧冠赛场上轻易过掉强队的中后卫,还是85岁高龄做出让总统惊叹的寿司?


或者看看周围的大多数人,他们工作勤奋,也经常看书学习,有的甚至有10年工作经验,但是为什么没有因此成为更优秀的人?更残酷的是,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几乎永远也无法达到或者接近伟大的水平。


心理学家Ericsson的研究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


刻意练习是指为了提高绩效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和舒适区域,不断地依据方法去练习和提高。


比如足球爱好者只不过是享受踢球的过程,普通的足球运动员只不过是例行惯事地训练和参加比赛,而顶尖的足球运动员却不断地发现现有能力的不足,并且不断以自己不舒服的方式挑战并练习高难度的动作。




而这种刻意练习的程度,而不是单纯的工作经验,真正决定了顶尖大师和一般职员的差距。


有的人有10年工作经验,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无意识地重复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真正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10小时都不到。


有的人只有2年工作经验,但是每天花费大量额外的时间做刻意练习,不断挑战自己完成任务水准的极限,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会有1000小时。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工作10年,仍然不是专家,而有的人2年时间,足够表现卓越?


表面上看是10年和2年的差距,实际上是10小时和1000小时的差距——因为真正决定水平高低的,并不是工作时间,而是真正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只是在无意识地增长经验,工作十年就感叹力不从心;而另一部分人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逐渐用更快地速度达到顶尖水平。


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整个社会正在迅速拉开顶尖水平和二流水平的差距。『顶尖水平的专家』就会变成越来越稀缺的资源。



【那么如何刻意练习?】



- 1 -

避免自动完成


自检问题:你今天的工作,是有意识地刻意提升,还是在自动完成?


比如一开始学习驾驶的时候,你会去刻意地记忆如何换挡、如何刹车,当遇到情况需要刹车的时候,你就会回忆起刹车的要领(比如既要踩离合,又要踩刹车),并且在头脑中执行这个要领。


然后,随着练习的增加,你做这些事情会越来越熟练。直到到了某个时刻,你遇到情况就会立刻刹车——这个动作是自动完成的,你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如何刹车的。


一旦进入了这种『自动完成』的状态,我们对技术的改善将会不断降低并最终停止。


而真正想要达到专家水平的车手,从来不允许自己进入这种『自动完成』的状态——每过一个弯,他都会刻意去思考刚刚过弯用了什么技巧、表现得怎么样、应该如何提升。


对于每一项工作,大部分人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都会逐渐进入『自动完成』的状态。而真正想要成为高水平专家的人却在极力避免这种状态。


比如跟客户打电话,大部分人的做法是:拿起电话,与客户沟通需求、邀约和报价。毕竟这件事已经做过了无数次,之前做的也都OK,早就进入了『自动完成』的状态。


而优秀的人却会刻意避免这种『自动完成』,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无意识』地完成了这个工作。


在拿起电话之前,他们可能先问自己:


上次我做类似的事情,有什么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哦,对了,我表达逻辑有问题,让客户半天都不知道我在讲什么。

还有,我记得上次沟通后我曾遗漏了细节,忘记跟客户讨论。

怎么办呢?逻辑问题的话,我首先练习『FABE』这个原则吧,这次先练习一下。


在打电话过程中,他可能将打电话变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的技巧(比如训练『FABE』)。


结束电话,他可能会想一下:刚刚是不是有效训练了沟通技巧?还有哪些可以继续提升的?我还用了什么技巧?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日常工作的所有事情,不论是沟通客户还是讲述一个产品,我们总是缺乏动力去超越自身极限,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只不过是越来越熟练自己已经可以做到60分的东西,越来越可以自动的维持过去的水平,但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顶尖专家。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在某个岗位上5年之后,就陷入了能力增长的瓶颈——因为他已经做到了60-80分,已经做得比周围人好,已经可以满足职位的要求。每天就是按照『自动模式』发邮件、沟通电话、管理文件,很少进一步去精进自己每天的工作。


但是有的人却不满足于这一点,他们在把领域内的事情做到95分的时候,还不允许自己进入『自动完成』状态,非要刻意学习各种新能力,把它做到96分、97分、98分……即使,这个职位对他的要求只有80分。


其实即使职场上最简单的和客户『发微信』『沟通电话』都有很多技巧、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


这些基础任务所有人都可以做到60分,但如果你想成为专家,那么在其他做到60分后进入『自动完成』模式时,你的机会来了——你要做的是精益求精,利用任务刻意练习刚学会的知识,避免自己进入『自动完成』模式。



- 2 -

离开舒适区


自检问题: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否离开了你的舒适区域,让你觉得需要付出额外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做好?


人在面临任务的时候,心理上有3个区域:


舒适区——做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学习区——稍微高出能力范围;

恐慌区——远超现有能力范围。



而刻意练习,就是想办法更多地让自己停留在『学习区』,想办法寻找难度高出现有水平的工作,或者使用自己仍然不熟练的技巧。


而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能力基本上很难成长。


就足球来说,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非常有天赋的足球爱好者,在场上的水平永远比不上一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足球运动员(即使他天资平庸)——他们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


足球爱好者纯粹为了乐趣而踢球,他们享受踢球的过程,他们渴望的是下班后去足球场拔脚怒射、排解郁闷。所以他们停留在舒适区,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踢着让自己舒服的足球。


而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可不是这样,他们经常在不舒服的位置踢不好踢的球,他们被教练要求增加训练量(比如昨天是10次50米加速冲刺射门,今天要30次50米加速冲刺射门),他们被要求今天专门训练左脚踢球……


这一切任务,都不会让我们舒服,因为很难轻易做到。但这的确是长期提高能力的必要条件——离开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你可能对自己的领域很感兴趣(比如你热爱与客户沟通),但是相信我,在任何一个领域内的刻意练习本身,都毫无任何兴趣可言——因为那意味着你需要经常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并且经常遇到失败、挫折。


比如,你做销售,有空的时候看看书、看看理财案例、参加些行业交流的会议,这很放松和有趣,但是这和专业的练习是两码事。


在刻意的练习中,你找到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比如用更有难度的方式讲产品,成交更高净值的客户)


为了完成这个『离开舒适区』的任务,你需要用上几乎所有的销售技巧,比如『金五角理财模型』、『方案呈现P技术』、『年金产品四大卖点』、『社保V字图讲解技术』……


然后经过大量的练习、反思,再总结……这绝对没有任何舒适的享受和轻松的乐趣。任何专业的刻意练习都意味着离开舒适区——学习大量的知识,寻找困难的任务,用着自己不习惯的方式大量训练。



- 3 -

牺牲短期利益


自检问题:有多长时间,你没有为了训练而牺牲短期绩效?


绝大多数刻意练习,都意味着短期效果的下降——因为你在用自己不熟悉、不舒服的方式做事。


比如你本来从用笔写字切换到键盘打字,一开始肯定是绩效降低的——估计刚开始你一分钟只能打5个字。


但是持续地练习之后,最终你可以一分钟打80字,而这是写字永远也赶不上的速度。


所以,如果总是追求短期绩效,总是追求这次能够把活尽快干完,就很难有刻意练习的机会。


比如之前我在练习FABE中的逻辑表达的那段时间,需要沟通一条简单的客户邀约,结果平时5分钟不用动脑就完成的事,我花了一个小时还没写完。


有人问我怎么这么慢。我说我在练习逻辑化表达,等下会写出一个超牛的客户邀约。


然后周围人不解:这也太费事了吧,按之前的发出去不就行了。


但是我觉得,即使这次我用很不熟悉的方式(FABE),花了很多时间才能写一条简单的客户邀约(牺牲了短期利益),但是将来我训练熟了,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来完成。


这就好像学习键盘打字一样。这样训练的结果就是,现在,我可以用远超常人的速度,清晰化逻辑化地表达复杂的观点。


很多人把精进某种技能当做工作的附加品,在最快做好当下工作的同时顺便学习一些掌握一些经验、技能。


但是如果想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成为顶尖专家,你需要在某些时候,把掌握技能当做工作的目标呢,而不仅仅是附加品。



- 4 -

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定位


定位:是指任何让你知道自己现在做的有多好,以及距离理想目标有多远的方式。


比如一个练习任意球的足球运动员,定位就是看看这一脚下去,能不能直挂死角。


没有定位的练习,就相当于没有球门,对天射门练任意球一样——无法通过结果来纠正和诊断自己的学习。


所以,在你的刻意练习计划中,一定要加入持续提升。学会一个技能,熟练掌握后再继续挑战更有难度的任务。


就像前面说的,刻意练习并不是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情,如果缺乏定位和激励,很少有人能够长时间坚持下去。



【结语】


为什么通往杰出和卓越成就的道路非常明确(比如使用刻意练习),但是只有少数人选择这样走下去?


因为上面讲到的大多数方法,都与我们的本能相违背——比如大脑会自动把熟练工作归到『自动完成』,而不是继续刻意提高。


使用『刻意练习』,就意味着你经常无法轻松地完成工作,意味着你高度集中精力,意味着你需要不停地思考、总结、反馈,并且做自己不习惯、不舒服和反直觉的事情。


刻意练习是成为顶尖专家的必要条件,如果你做的事情和上面讲的没有关系,你就永远也成为不了顶尖专家——不论你有多大天赋、多久的经验和多大的梦想。


但是一旦你长时间至少在一个领域进行了刻意练习,你最终取得的成果将是非常巨大的,其中包括:


  • 碾压并且秒杀你的大部分同行;

  • 远超同龄人的远见卓识;

  • 不断接近的伟大成就……


这就是为什么杰克韦尔奇可以像杰克韦尔奇一样管理企业;梅西可以像梅西一样踢球,二郎可以像二郎一样做寿司。



来源 | 为开企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