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这是人类最基本和最原始的情绪。它们就像每个人心灵的“四扇门”,与基本需要相互关联。 快乐是主要的正性情绪,是为人们带来享受的重要来源。没有快乐,就没有享受。 这里所说的快乐或享受,是指“心理上的享受”,是指愉快情绪的体验,而最高的快乐是满足和幸福感。 举个例子: 一个儿童每天把玩具送给邻居腿受伤的小朋友,她因而很高兴。这种快乐就是一种心理上的享受。当看到受伤的小朋友从痛苦中超脱,因为帮助他人而感到由衷的满足,也是心理上的享受。 愤怒是当个体在遭受攻击、威胁、羞辱等强烈刺激下,感到自己的愿望受到压抑、行动受到挫折、尊严受到伤害时,所表现的极端情绪体验。 在愤怒时,个体常会出现攻击、冲动等不可控制地言论与行为。 愤怒的程度与个体的个性特征有关,也与环境对个体的压制状况和干扰的程度、次数、性质有关。 因此,愤怒产生是个体与所处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 悲哀是个体失去某种他所盼望或追求的事物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悲哀的强度依赖于自己所失去事物的价值,失去的事物越宝贵,价值越大,就越感悲哀。 例如,亲人的去世会使人产生极度的悲哀,这与失去一般朋友是不同的。从强度上,可以把悲哀分为遗憾、失望、悲伤、哀痛。 悲哀所带来的紧张释放是哭泣。哭泣既可以消除心理紧张,也是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悲哀时会哭泣,对人的身心健康更有好处。哭泣时,释放已集聚的能量,可以使个体消除不平衡状态。 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刺激或预期有害刺激时,所产生的强烈情绪感受与体验。 当恐惧产生时,会伴随极度不安的主观体验,想逃离或进攻的欲望,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肌肉紧张、神经末梢收缩、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反应。 引起恐惧的原因通常是熟悉环境中出现了意外变化,如危险、陌生、黑暗、新异事物的突然出现等,身体突然失去平衡,以及受他人恐惧情绪的感染等。 恐惧的产生与人的认知预期有关,关键是自己缺乏应对可怕情境的能力。 例如,当个体预期会看到完整的人时,结果看到的是残缺的尸体,就会感到莫大的恐惧。 因此,恐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已形成的认知序列的紊乱,是人脑活动过程严重紊乱的结果。 转自:健康上海12320(zj_123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