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就是一泡尿

 高卢人 2016-06-21

艺术的内涵,无定论

重要的是艺术还是艺术家?

艺术是时代中浓缩的思想

艺术是人性的味道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前线

 


艺术,是什么?

一泡尿而已

尝过的人才知道是什么滋味儿



杜尚作品《泉》


一个有天赋的艺术家可以赋予任何事物以意义。拿20世纪实验艺术先锋杜尚著名的作品《泉》来说吧,这件作品就是杜尚1917年在纽约购买的一只白色小便池。他在这只小便池上签上名,就成了一件艺术品。杜尚将这件作品送交一个独立艺术家展览会展出,但是最终被拒绝参展。然而,谁也想不到,2006年,这个小便池估价竟高达360万美元。同一年,它却被一位76岁的行为艺术家用锤子肆意破坏,留下了破损的裂纹。这并不是这位行为艺术家针对小便池的第一次攻击,13年前,当这件作品在法国尼姆展出时,同样是这位老兄在这只特殊的小便池里撒尿。直到今天,这只小便池依然是好事者热爱攻击的一个热门目标。  



两位艺术家在杜尚的小便池上撒尿

 

关于艺术,无数的人提供过无数种解释。我在网上简单的搜索了一下各种百科的解释,非常有趣:
       1,维基百科,老滑头,一上来就说:“本条目需要扩充,请协助改善这篇条目”,这其实就是耍滑。
       2,互动百科,也差不多:“艺术,迄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
       3,百度百科,一点不客气,语气很肯定。我大致扫了一眼,通篇居然提供了三种对艺术的定义,而且各不相同:“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人类群体或者个体对于审美的认知,以及审美之下的产物。”;“我们将“艺术”定义为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可以说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
       

百度的三种解释,“高深莫测”,以我的智商,一个也没看懂。我的评价很简单,四个字:胡说八道。     

  



艺术到底是什么?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开篇就说:“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艺术之所以难以被界定,是因为文化史上艺术的意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断地变化,今天被我们称之为“艺术”的东西是一个极其庞杂的大杂烩,里面什么东西都有,有些各不相干,相互矛盾,疑问重重,很难概括在一个定义里面,所以只能见仁见智。
       在我看来,“艺术,就是一泡尿”。 为什么?这是针对20世纪以来的艺术而言的。因为20世纪以来,艺术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变化。我用20世纪艺术史上4个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作为例子来说明:



毕加索

1881~1973

“我的每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是个地球人恐怕都知道毕加索。你未必很了解,但你可能知道他是今天世界艺术品市场销售排名第一的艺术家。


毕加索实在是个天才,情感及欲望都无比丰富。他是一个“超人”,不断变化语言。别的艺术家几乎难以匹敌他那样丰富而敏锐的感知。他使用了各种艺术语言进行创作,风格不断变化。一个大师一生有一种成熟的风格就很了不起,他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艺术家不必拘泥于一种风格。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在他刚到二十岁的时候,“蓝色时期”时期的风格就已经达到了世界级大师的水准,所以他确实是个天才。


毕加索20岁蓝色时期的自画像,那时毕加索忧郁而敏感。





对毕加索而言,艺术是非凡的想象力,无穷的表现能力,是生命永不停止的激流和冲动,是永不满足的欲望(毕加索一生女友无数,直到八十多岁动了手术,身体受限,但心中仍充满强烈欲望)。对毕加索而言,艺术就像尿液中隐含的源源不断的本能、永无枯竭的荷尔蒙——生命的宣泄和放纵。就像男人小便时在地上随意挥洒即兴而做的图案,是无穷尽的欲望表现和追求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带来的快感。




毕加索是个西班牙人,他就像一座不停喷发的生命的喷泉,有着西班牙人的热情、奔放、浪漫、多变。



杜尚

1887~1968




21世纪初,杜尚1917年的作品《泉》(《小便器》)被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作品。显然,杜尚对于20世纪世界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杜尚是第一个使用“现成物”(现实中的一件普通的物品)直接作为艺术品的艺术家,这一点对后来艺术影响巨大。《小便器》就是一个男性小便的容器,加上一个签名,除此之外再无其它。这么一个毫无人工的痕迹,丑陋的东西怎么会变成20世纪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作品?



杜尚的《泉》


时代决定了艺术思考的方式。当时正是一战期间,欧洲文化陷入到极度的自我怀疑和绝望之中。杜尚在当时属于“达达”艺术的一员,“达达”就是荒诞、反叛和无政府主义。就像“达达”提出的口号:如果世界就要灭亡了,美还有任何意义可言么?现代文明起源于欧洲,本以为意味着人性的解放,人类取代上帝居于世界的中心,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将把人类带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但是一战以及后来二战的爆发,现代文明遭受巨大灾难,几乎趋于毁灭,这使得欧洲的思想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对现代文明产生了彻底地质疑和反思。杜尚的《小便器》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小便器》本质上是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批判和反思。




杜尚出生在法国,骨子里延续了法国文化“贵族”的身份和意识。他的批判是“不上街”的,“以绅士的风度”对过去艺术秩序的嘲弄和颠覆。杜尚以“反理性”著称,但他骨子里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得一览无遗,随处可见严密的结构和内在的逻辑,“无可挑剔”。那种理性是根深蒂固的,他是以理性的方式来反对理性本身。艺术,对于杜尚而言,是一种嘲弄和背弃(《小便器》不就是盛尿的容器么)。



长胡须的蒙娜丽莎


杜尚,尽管后来去了美国,但他在文化上是一个地道的法国人,优雅而骄傲,有一点“虚无”,激烈但不表面,超然而从容,在那个时代,作为法国文化贵族风格的延续,他对商业有一种轻轻的“不屑”。



博伊斯 

1921~1986




博伊斯,中国人比较陌生。因为即便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喜欢博伊斯的人也很少。博伊斯有着德国哲学那种深奥和晦涩的特征。    


博伊斯和中国之间相距很远,这种距离是一种文化上的距离。




博伊斯就是一个现代艺术的“巫师”。只有德国才能产生博伊斯这样的艺术家,只有德国文化(哲学)的传统——深邃、偏执、固执,对于人类的整体关怀、强烈的悲剧意识、彻底的自我批判、救赎的思想、迷狂,还有强大精神性——才会产生博伊斯这样一个艺术上的“巫师”、或“救世者”,希望引领人类走出现代文明的迷思和困境。


博伊斯的作品《博伊斯在给一只死兔子讲哲学》

        

博伊斯的晦涩难懂属于德国哲学的传统,博伊斯像一个“苦行僧”,他的“救赎”的思想也属于德国的传统,一个地道的德国人。
         


安迪·沃霍尔

1928~1987



安迪·沃霍尔,应该是今天对中国当代艺术家影响最大的。因为在今天消费文化展主导地位的时代,他是最“成功”的明星艺术家。他是多数中国艺术家最梦寐以求的榜样。   



安迪·沃霍尔,捷克裔美国人,出身于一个商业插画师,以大量丝网印刷复制的名人肖像以及作品《布里洛盒子》(和现实中一个普通的商品包装盒子一模一样)而出名。“商业性”是他最重要的特征。他自己也直言不讳地说:“卖的最贵的就是最好的艺术”。



       安迪·沃霍尔的代表作品《西红柿汤罐头》


今天,在画廊或美术馆里,哪怕墙上挂了一块“马粪”,如果签上了安迪·沃霍尔的名字,卖到了一亿美元,你也会凑上去闻一闻,用略有疑惑但坚决的语气说,“真是妙不可言”,这就是资本以及消费文化的力量   。


20世纪,艺术,就是一泡尿,以人性极为丰富和匪夷所思的形态呈现。

毕加索而言,艺术就像尿液中所含有的本能冲动,从生命深处涌动出来的永不停歇的激情和欲望(直接的甚至有些粗鲁);

杜尚而言,艺术就像尿液中所具有的叛逆和反抗性,一如他最代表性作品《小便器》(本来就是一个盛尿的容器)——也是20世纪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作品。这种反抗性并非歇斯底里,而以一个法国人特有的优雅和傲慢,用一个不屑的微笑对过去所做出的背弃与反叛;
博伊斯而言,艺术是一个德国人对现代文明的自我救赎,像尿液中潜藏着的神秘和癫狂,包含着人性的反思,执迷而坚硬;


安迪·沃霍尔而言,“尿”也是昂贵的。只有卖的贵的才是好的艺术,其它都不重要。简单而直接,商业就是一切,以艺术的名义。
    

 “尿”,就是人性最基本的呈现,包含着人性当中最疯狂、最真实也最重要的部分。


整体上,20世纪的艺术是一场“伟大的告别”,是对从文艺复兴以来,以作品作为“本体”,艺术家拥有某种“神圣”光环的时代所做出的告别。艺术,在今天,可以是各种感受的碎片,娱乐、游戏、各种刺激,嘲笑、质疑、无意义、各种稀奇古怪,垃圾,甚至还包括血腥和暴力。艺术什么都可以是,但就是不愿意再老老实实地再呆在墙上。艺术是随性,偶然,突发奇想,随便一副什么德行,什么都可以是。所以,艺术来到了“尿”的时代!它带有一股无法去除的骚味儿——人性的骚味儿。因为人性是复杂的、多样的、充满欲望的、奇形怪状的、随遇而安的、去除束缚的,肮脏、龌龊与奢华和糜烂汇聚在一起。还有,它是商业的。“大便”,作为艺术,在今天也能卖出大价格。

艺术是一泡尿,不信,可以尝尝。只有亲自尝过的人才有发言权。




在今天,无论艺术是什么,它都跟“人性”有关,它是对于有关于“人”的一切问题的思考,各种各样的思考。在这个荒诞而奇异的时代不要迷失在其中,在艺术充满了各种可能与不可思议的奇幻时代,在汇聚着黄橙橙尿液的“狂欢”中,随性而自由地表达吧。





关注中国艺术批评,

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过去与现在,

构建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

我们与您一起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