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从何来?请记住这三位艺术大师

 昵称29616320 2016-11-23

 
从原始人的生存策略,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黑格尔的深奥论述,到艺术家的呕心沥血,再到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我们来述说“美”。还有生活、进化、风格、流派、灵感、观念、下意识,由之,我们来展示美。美之旅,这是第一站。什么可以称得上是美?美是什么?美从哪里来?有三位大师在历史上对“美”有所突破,创新,甚至反叛,请记住他们。



作者:方玉,转自:搜狐 



亨利·马蒂斯的《舞蹈》




 
第一位:从古典到现代的华丽转身--莫奈




克劳德·莫奈的《日出·印象》现收藏在在马蒙丹美术馆,画中描绘了晨雾笼罩中日出时分的港口:天空中蓝灰色、橙红色、金黄色、棕红色、浅灰色围绕着那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海面上鱼白色、浅蓝色、灰蓝色、浅黄色、淡紫色映衬着照在海面上的一缕橙色波光,色彩丰富极了,但它并不具备传统的真实的美感。这幅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人诽谤奚落,然而却在几经考验后,被奉入巴黎马蒙丹美术馆并成为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是西方美术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



《日出·印象》



莫奈自画像


克劳德·莫奈,法国画家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一个偶然的机会,莫奈遇到风景画家欧仁·布丹。布丹习惯在露天作画,主张“一定要去寻找自然的纯朴的美”“要顽强地保留最初的印象”,这些早期的绘画教育影响了莫奈后来的创作方向。


19世纪的巴黎是全世界的艺术中心,在绘画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古典主义,力求画什么像什么,画面上物体的颜色通常是在柔和的光线下物体的固有色。但当时的古典主义绘画已经发展了几百年,可以说达到了完美的阶段。所以,当时的法国有为数众多的新锐艺术家正在尝试各种新的绘画风格,莫奈就是其中一员。年轻的莫奈对古典绘画技巧不感兴趣。他拒绝按照父母的愿望去当时最具名望的巴黎国家艺术学校学习,而经常盘桓于创新画家聚集的咖啡馆,参观当时的先锋艺术画展,并且多次和其他画家一起到野外的自然光线中进行创作,寻找新的绘画表现手法。



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


与莫奈一起的有马奈、新秀德加、西斯莱、雷诺阿、毕沙罗等,这些画家后来都被认为是印象派的奠基人。他们成立了“无名画家、雕刻家、版画家协会”,并准备开办一次大型群展。其实他们不过是一群交往密切、共同作画、共同探讨艺术的年轻艺术家,没有统一的思想,也没有固定的组织和纲领。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经过10年左右的探索,终于形成了较成熟的新画风。


1874年,第一次群展开幕了,共有30位艺术家创作的160余幅作品参展。展览没有取得成功,而是引起大多数参观者的不满,甚至招来谩骂,人们普遍认为展品粗糙、毫无美感,全部是未完成的“涂鸦”之作。在嘘声中首当其冲的是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一位艺术评论员看完画展后在文章里对这幅画忍不住大加嘲讽:“《日出·印象》模糊地、令人难受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证明了作者的无知及对美与真实的否定,毛坯一样的糊墙纸也比这海景更完整些!”连带着,评论员把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印象主义者展览会》。评论员带有讽刺意味的“印象主义”一词却被这群画家接受,他们认为他们追求的就是“自然的纯真的印象”。从此,一个新的画派正式形成了。



巴比松画派代表柯罗的风景画作品



印象派代表莫奈的《日出·印象》局部


比较这两幅图,可以看到:同样是以水为题材的画,在柯罗的笔下,桥梁、房屋、蓝天,甚至连房前的树木都刻画得真实而有立体感,笔触也很细腻,画面明暗有致,红棕色的墙和屋顶,绿灰色的水中倒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这些物体的固有颜色。


而莫奈的画上,除了那轮初升的红日,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形体,画面充斥着率性的大笔触,前景和中景的小船,水面的波光和远处的建筑,基本上就是些色块的堆砌。柯罗的画是忠于现实的,在用光上非常注意明暗关系的变化,像一幅未曾被美化过的照片。而莫奈的画则忽略了物体的形似,注重表现阳光投射在物体上造成的真实的色彩效果。


印象派画家就是抓住这瞬息万变、转瞬即逝的光与色的印象,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眼前看到的光与色。换句话说:柯罗的画会让你回想起你曾经去过的与画上风景相似的地方,而莫奈的画却会唤起你在任何一个地方经历日出时的观感印象。抛弃完全的形似,传达瞬间的永恒,这正是印象派画家追求的效果。但是这种新的艺术风格打破了当时大众的审美习惯,所以印象派在出现之初屡遭诟病,直到19世纪末期,才真正开始被公众接受。


印象派绘画忽略题材的情节性和故事性,他们关心的是怎样画,关心色彩线条给视觉造成的印象和刺激,而不在乎其内容,不再关心画什么。这一点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尤为深刻。继印象派之后,法国又出现了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以及被称为现代艺术开端的野兽派。

让我们借野兽派代表人物—法国画家莫里斯·德·弗拉曼克的一幅画,来看看印象派对未来艺术的深远影响吧。



野兽派代表莫里斯的《塞纳河上的拖船》


你可以看到三幅画作的区别,印象派在前后的传承作用显而易见,印象派的画忽略的是现实主义强调的物体的形似,注重的是阳光投射在物体上造成的真实的色彩效果,而野兽派画作则在表达色彩的基础上,又在色彩中加入了画家的观感和情绪。


这幅名为《塞纳河上的拖船》的画,同样以水为主题,但它的色彩更大胆鲜艳,关键是它的颜色已经不一定是阳光投射在物体上反射的颜色,而是加入画家赋予这个物体的颜色了。它脱离了对自然的模仿。画上的船、海水以及岸边的房屋都平面化,不讲究远近透视,不计较明暗和阴影。尽管如此,你仍然不难看出,这幅画在手法上跟《日出·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比起印象派,野兽派更加强调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更喜欢用大块的红色、青色、绿色、黄色作画,线条和色块更加单纯。也可以说,野兽派画家更加追求主观情感的表达和画面的抽象构成。


印象主义意味着感觉和观察方式的变革,也是艺术从共性走向个性的转折点。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这短短的数十年间,法国出现的一系列绘画艺术流派影响了整个世界100多年,并陆续影响了其他媒体的艺术发展,这些艺术形式包括音乐和文学。可以说印象派的出现是传统艺术走向现代艺术的转折点。而莫奈一生的几次绘画风格变革,正好体现了从古典写实到现代艺术的演变过程。


在《日出·印象》展出40年后,当诸如德加、雷诺阿等印象派元老还在守着原来的画风时,莫奈却又往前走了一步。那个时期的《睡莲》系列,画风比以前更加简练抽象,用色更加大胆浓郁,油彩描绘下来的,已经不是所见的物体本身,而是画家观照的过程。



莫奈晚年的画作《睡莲》


不过莫奈这一时期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被大众重视,甚至连同时代的印象派画家也批评他,认为他将自己的意愿凌驾于自然之上,过于“先锋”。直到1950年以后,随着抽象表现艺术的发展,人们才发现,莫奈晚期的作品已经走向了前人从未有过的自由的表现领域。



莫奈25岁时的画作《塞纳河口》,画风写实



莫奈37岁时的画作《圣拉扎尔火车站》,典型的印象派风格



莫奈64岁时的画作《雾中的国会大厦》,色彩饱满,笔触更自由



莫奈80岁时的画作《日本式行人天桥》,已经具有完全的现代派风范




 
第二位:幸存德军飞行员,相信人人都是艺术家--博伊斯




二战期间,一架德军飞机飞入苏军战地,向一部高射炮开火之后,被苏军炮火击中,好不容易飞回德军战线内。飞机高度表突然失灵,而一场雪暴悄然降临,飞机失去了航向,坠毁在风雪之中。机上的两名驾驶员,一名当场死亡,而另一名因为没有系安全带,被甩出了机舱,虽然身受重伤,却幸免于难。


多年以后,那位幸存的飞行员在世界各地多个场合讲述了自己的这段经历,他告诉人们:是克里米亚的一群鞑靼人把他从雪堆中挖了出来,并把他带回他们的帐篷。那群好心的鞑靼人用草药为他疗伤,用动物油脂和毛毯包裹着他,为他保暖,还用流质的奶制品喂他。他在鞑靼人的帐篷里躺了八天,直到德军救援队找到他。他说,如果没有这些居住在德苏前线之间的鞑靼人,自己不可能活到今天,这段经历他永远都不会忘记。


“二战”结束后,这位幸存的飞行员从英军的战俘营获释,进入德国杜塞尔多夫国立艺术大学学习艺术,后来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也是最受争议的艺术家之一。他叫约瑟夫·博伊斯(Joeseph Beuys)。



飞行员时期的约瑟夫·博伊斯(1921年5月12日—1986年1月23日)


博伊斯被鞑靼人救护的故事,后来被很多人考证说是博伊斯自己编造的。不喜欢他的人拿这件事作为攻击他的重要证据,说他是个骗子。对此,他的太太曾辩解:那是他受伤后长期昏迷所产生的幻象。


在后世研究博伊斯的专家中,有人这样认为:那是艺术家下意识里对那段惨痛的战争经历的回避,是他自我治疗的一种方式。博伊斯的人生,就是一个用艺术进行自我治疗和反思的过程。


今天我们提到德国,最令人钦佩的大概是德国人敢于承认错误、善于自我反省的性格。实际上,直到20世纪60年代,德国大部分学校的历史课只上到“二战”之前就戛然而止。如果不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出现了一大批像博伊斯那样有良知和勇气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德国不可能成为今天的样子。


在一次行为艺术活动中,博伊斯也用刀子割伤了自己的手指,可是他没有理会流血的伤口,而是专心地去包扎刀刃。作为一名曾经因5次负伤而获得纳粹“伤员金奖”的德军下士,博伊斯反思自己当年犯下的恶行时所产生的心理上的疼痛,比你割伤自己手指所造成的疼痛要强烈得多。



白衬衣、马甲和帽子,是典型的博伊于斯形象


在博伊斯的故事里,鞑靼人的油脂和毛毡使他恢复了体温,让他感受到了温暖。这两种东西后来也成为他作品里最经常出现的元素。博伊于斯艺术的一大特点,就是他喜欢把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作为自己作品的原材料。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材料超出了传统的形式,博伊斯作品的象征意义经常非常晦涩,很难令人接受。博伊于斯很少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他觉得,艺术品的意义在于唤起观众的思考,至于什么样的思考,可以因人而异,不必有定性。



《油脂椅》:一把椅子上放着一堆油脂。按照正文对油脂的解释,你觉得这个装置作品象征着什么呢?


1969年装置作品《群》:从一辆老旧的汽车后箱里,涌出一串雪橇。每个雪橇上都用军用皮带绑着一小块油脂、一卷毛毡和一盏照明灯。有人说,汽车象征着面临末日的旧体制,雪橇象征着人类的善和希望;也有人说,雪橇给人感觉像是一群狼,是对当时美国入侵越南的讽刺。


《带着蓄电池的桌子》:方正老旧的桌子上放着同样方正的类似电池的东西,两根随意弯曲的线连接着两个陶土球。博伊斯想表达什么呢?有人认为这是博伊于斯在寻求救赎20世纪病态社会的能量—不是来自科技,而是来自大地(陶土)和自然。


博伊斯反对风格对艺术作品的限制。他认为,艺术如果只有形式而不能对社会产生影响,就不算是真正的艺术。所以他提倡艺术走出画廊、展览馆、艺术学院,走到人群中,走到社会上去。这给后来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无比巨大的空间,以至于有拥护者称他为“现世达·芬奇”。


1961年,博伊斯接受了母校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教职。他反对当时学校对申请读艺术学院的学生进行考试选择的制度,认为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别的教授不收的学生,他一概收下。到了1972年,他的班上一共有400多个学生,而别的教授最多只有30个。他的这一举动惹恼了校方,校方对他发出警告,他就带着学生占领校务办公室,希望迫使校方接收被拒的学生。当天,他被学校所在的北威州的文化部长解雇。


这件事激怒了艺术学院的学生,他们用绝食和罢课进行抗议,抗议行动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得到世界各地的支持。但是,州政府并未收回成命。博伊斯状告州政府,直到1980年他才赢得这场官司。1973年,博伊于斯在被解雇一年之后,坐着自己学生亲手做的一叶独木舟,横渡莱茵河,来到艺术学院所在地。这个行动引起极大的社会轰动。很多人观看了这一被称为“接博伊于斯回家”的行动。



接博伊斯回家


其实,从违例接收学生,到带领学生占领校务办公室,再到后来的坐独木舟回到学院,这一系列行动都可以看成是博伊于斯“社会雕塑”的一系列行为艺术作品。


博伊斯最有名的“社会雕塑”作品之一,是在1982年的卡塞尔文献展上的一个名为“用绿化城市代替管理城市”的行为艺术活动。他计划种植7000棵橡树,并在每棵树旁立一块碑,以此抗议工业社会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破坏。这项工程延续了好几年,直到他死后才完成。很多人参与了这项行动,大部分参与者不是艺术家。



在博伊斯发起的“用绿化城市代替管理城市”活动中种植的部分橡树



《20世纪的终结》,现藏于柏林当代艺术博物馆



博伊斯在卡塞尔弗里德里希安姆博物馆前种下的第一棵橡树




 
第三位:“反艺术”的艺术家--杜尚




杜尚的小便池


1917年,当杜尚把这个小便池作为艺术品送去参加展览时,很多人提出过质疑。当时谁也无法想象,这个小便池会被后人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品,而它的创作者杜尚会被誉为“现代艺术的保护神”。



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年出生在法国,在全家六个孩子里排行第三。他的外祖父、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都是画家。他父亲性格平和,通情达理,不会干涉子女的决定。杜尚15岁才开始学画,17岁去巴黎的一家艺术学校上学,只上几个月他就自作主张跑去服兵役,所以他其实只有高中学历。


1906年,杜尚从部队复员回到巴黎,在艺术家哥哥的影响下,他重新拾起了画笔。从1906年到1912年的6年时间里,杜尚把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等各样风格都尝试了一遍。这个极具天赋的年轻人迅速成为巴黎先锋派艺术家沙龙的成员,有资格参加每年一度的全国展览会,也有画廊经销他的画。


1912年是杜尚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埋下了他成为“神”的种子。这年5月,杜尚把自己的一幅名为《下楼梯的裸女》的油画送去巴黎有名的“独立画展”,却被画展的评委会拒绝展出。据说,在画展开幕的那天早上,杜尚的两个画家哥哥穿着丧服去到杜尚的画室,告诉了他这个坏消息。可是杜尚却表现得相当淡定,他叫了一辆出租车,到画展取回了自己的画。


《下楼梯的裸女》:杜尚把一个女人下楼梯的动作分解成若干个片段,再把这些片段叠加起来。他想通过这种方法表现一个连续的过程,让人感觉到人行走的韵律和动态。这幅画现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里,已成为20世纪最有名的艺术品之一。


自那以后,杜尚找了一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从此淡出巴黎艺术圈。但是他并没有停止艺术创作。同年秋天,杜尚和朋友去观看一个航空技术展览,他被科技的创新以及工业产品的完美形态震住了。他当场对自己的艺术家朋友说:“艺术玩完了!谁能制造出比这螺旋桨更美的东西?你能吗?”


《下楼梯的裸女》后来被一位美国策展人看中,带去了美国。虽然这幅画1913年得以在纽约国际现代艺术展上展出,却遭到了美国艺术界的大肆嘲弄。这幅画带来的负面效应让杜尚对传统艺术形式彻底失去了信心。他说:“对我来说,绘画已经过时了,是浪费精力,毫无意义。”这也是杜尚最后一幅油画作品,他的艺术迎来关键的转折点。


也是1913年,杜尚做出了他的第一件现成品艺术品:《自行车轮》。据杜尚后来说,这件作品被他妹妹当成没用的垃圾给扔掉了。现在摆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里的,是1951年重做的复制品。



杜尚和他的现成品艺术品—《自行车轮》:为了消遣,杜尚曾转起车轮说:“就好像在观看一团火焰,它是一件令人愉悦的小玩意,它的运动让人愉快。”《自行车轮》被认为是第一件“动态雕塑”。


后来,杜尚又做了几件现成品艺术品,不过真正让他登上“神”位的,是他1917年的作品《喷泉》(fountain),也就是我们开始看到的那个小便池。


在英语里,“fountain”既有“喷泉”的意思,也有“便池”的意思。当时杜尚已经移居纽约,小便池是他在一家叫作“J.L.Mott”的浴具公司买的,于是他在小便池上签上“R.Mott”的化名,写上日期,并把它寄到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这个协会每年举办一次艺术展,按照协会的规定,任何艺术家,只要支付6美元,就可以在展会上展出两件艺术品,展品内容和形式“不受任何偏见”限制。杜尚也是这个协会的成员。


这件作品引起轩然大波:大多数人感到震惊、不解,甚至愤怒,除了一个好朋友,谁也不知道它是杜尚的作品。协会成员经过激烈讨论,决定拒绝展出这件作品。这个结果其实早在杜尚意料之中,他的目的达到了,他退出了协会。


在杜尚生活的年代,造型艺术对于人们来说至少应该具有两个特质:第一,它应该带来美的视觉感受;第二,即便不美,它至少应该是艺术家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两点小便池显然都不符合。当杜尚声称小便池是艺术品时,其实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艺术必须是美的?为什么艺术品必须是艺术家创作出来的?杜尚用他的小便池提供了一种答案:即便是生活中最平常的日用品,只要你能找到一个角度,展现它的新意和独特性,它就可以成为艺术品。重要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它所表达的观念。



在《蒙娜丽莎》的廉价复制品上加以装饰,杜尚于1919年创作了这件现成品艺术品,取名为“L.H.O.O.Q”。杜尚自称“反艺术”和“反美”,实际上,他反对的是传统和权威,而非艺术本身。


如果把造型比作江河,那么“观念”就是“海”,那是一个更深更广阔的世界。杜尚用他的小便池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人们看到了“海”。之后出现的多种当代艺术潮流和门派,或起源于这个小便池,或受到它的影响。它改变在《蒙娜丽莎》的廉价复制品上加以装饰,杜尚于1919年创作了这件现成品艺术品,取名为“L.H.O.O.Q”。杜尚自称“反艺术”和“反美”,实际上,他反对的是传统和权威,而非艺术本身了西方美术史的进程,改变了人类对“艺术”一词的理解,因而被后人推崇为现代艺术的里程碑。


《喷泉》的原作在1917年丢失,很可能又是被扔到垃圾堆里去了。现在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都有这件作品的复制品,它们都是经过杜尚授权制成的,并有他的亲笔签名。


杜尚并不看重艺术家这个身份,认为艺术家跟工匠并没有什么区别;他甚至不看重艺术,认为艺术是人发明的,没有人就没有艺术。他感兴趣的是人,是生活本身。他拒绝做艺术家,也不加入任何流派。他非常喜欢下国际象棋,曾经是法国国际象棋国家队队员,参加过5届奥运会比赛。



热衷于国际象棋的杜尚


杜尚也是一个追求简单的人,他没有财产,吃穿住行都是越简单越好。这种对于简单的追求使他能够保持心灵的自由,保持独立思考的能,这才是他伟大的实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