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明儒学案
[清] 黄宗羲
卷四十 甘泉学案四
主政唐一菴先生枢
礼玄剩语
三一测
真心图说
来自: DonaldKing2589 > 《四库全书类古籍》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徵君章本清先生潢
先生论止修则近於李见罗,论归寂则近於聂双江,而其最谛当者,无如辨气质之非性,离气质又不可觅性,则与蕺山先师之言,若合符节矣。象山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四海百世有圣人出焉,此心...
7-3明代中期理学向心学的转变
"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的心本体论陈献章在他的心学思想最后形成时,提出了"宇宙在我"的心学世界观。湛若水把他的心学思想表述得非常明确。这样一来,湛若水的心本体也同...
《心性图说》概解
《心性图说》概解《心性图说》作者:湛若水。曰:“心无所不包也。包与贯实非二也,故心也者,包乎天地万物之外,而贯乎天地万物之中者...
“六有”与“四为”的哲学意蕴浅释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再者,“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由此,相对于人,立心乃是立“圣人之心”,相对于太虚,立心则是...
宋儒张载和他的“大心”说
张载对《易经》的理解受到当时的宰相文彦博的赞赏,文彦博还让他在开封相国寺坐着虎皮讲《易经》。“太虚即气”说是张载的著名命题,他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慎言》(明 )王廷相
理、气之具也;是故太虚真阳之气感於太虚真阴之气,一化而为曰、星、雷、电,一化而为月,云、雨、露,则水火之种具矣。有太虚之气而后有天地,有天地而后有气化,有气化而後有牝牡,有牝牡而後有夫妇...
《湛若水短文选粹》
因为湛若水与王阳明都是心学大师,所以湛若水同意王阳明的观点。所以湛若水说:“心事合一之谓学。”(《甘泉先生文集》卷十,《仁山汪子文集序》)湛若水进一步解释了天理与心学的关系说:“吾所谓天...
《雅述》明 王廷相
理载於气,非能始气也。夫是道之拟议也,会准於三才,参合於万物,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圣人之言有尽,圣人之道无穷。又曰:“气之已...
2-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卷之一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故有名为万物之母。向於名者,失於徇外,耽於利者,丧於逐末,故不尚贤,则民无夸跋,不贵货,则民无觊觎。圣人之治心,虚而无所分,腹实而无所求,志弱而不营於外,骨强而不...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