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性图说》概解

 winriman 2023-06-14 发布于中国香港

《心性图说》

作者:湛若水


图片

【原文】:

   性者,天地万物一体者也;浑然宇宙,其气同也;心也者,体天地万物而不遗者也。性也者,心之生理也,心性非二也。

   譬之谷焉,具生意而未发,未发故浑然而不可见。及其发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萌焉,仁义礼智自此焉始分矣,故谓之四端。

    端也者,始也,良心发见之始也。是故始之敬者,戒惧慎独以养其中也,中立而和发焉,万事万化自此焉达,而位育不外是矣。故位育非有加也,全而归之者耳。终之敬者,即始之敬而不息焉者也。

曰:“何以小圈?”

曰:“心无所不贯也。”

       “何以大圈?”

曰:“心无所不包也。包与贯实非二也,故心也者,包乎天地万物之外,而贯乎天地万物之中者也。中外非二也,天地无内外,心亦无内外,极言之耳矣。故谓内为本心,而外天地万事以为心者,小之为心也甚矣。”

图片

【译文】:

   性,是天地万物所共有的根本;宇宙浑然一体,都以同一个气为基础;所谓心,是天地万物的本体。性的作用,是心的本能,心和性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用谷来打个比喻,谷内在具有生机而未萌发,未萌发因而生机浑然一体不能看见。到谷内在的生机萌发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心都萌发了,仁、义、礼、智从此有区分了,所以叫做“四端”。
    所谓“端”,即开始,是良心发现的开始。因此,开始时就要保持恭敬,用警惕谨慎、唯恐有失去的态度涵养内心的中正,中正树立后和气生发,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从此通达,而安守本位、化育万物的动力不是来自外在的。因此,安守本位、化育万物并非刻意增加什么,全是心性的本能。终极的恭敬,只是让开始时的恭敬永不停息的结果。

问:“为什么用小圈?”
答:“因为心没有不贯通的。”
       “为什么用大圈?”
答:“因为心没有不包含的。包含和贯通实际上是不能割裂的,因此所谓心,在外包含着天地万物,而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中和外实际上是不能分割的,天地没有内外之分,心也没有内外之分,以上都是竭力陈说而已。因此,只说内在的才是本心,而把'心’看作是存在于天地万事之外,那么把这种说法中的'心’称为狭隘的心也实在牵强。”

【后按】:

甘泉文化浅释

    明代,广东又涌现出一代学术宗师陈白沙,他“以自然为宗”的学术思想,他依靠自学为主,博览群书,细心观察社会和大自然的变化,感悟到“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夫学贵乎自得也”。白沙以“自然为宗”的岭南学说,冲破南宋以来独尊程朱学说的禁锢,

   陈白沙一生讲学江门,虽开始了明儒心学的先河,其学术思想却难以广泛传播,至其衣钵弟子湛若水出仕,才把白沙的学术思想推向全国。

    湛甘泉40岁才出仕,虽大器晚成,幸享长寿,为官36年,致仕后犹专门讲学20年。历仕两京,官居翰林院,国子监,礼吏兵三部尚书,长掌国家高级教坛,是他继承和弘扬白沙学术的大好机遇。形成社会公认的陈湛学派(又称“广宗”,江门学派)。

   所以说江门学派是陈白沙奠基,湛甘泉继承和发展的,湛甘泉在学术上最大的贡献,是创造性的提出“随处体认天理”

   湛甘泉对“随处体认天理“的解释是:”吾之所谓随处云者,随心,随意,随身,随家,随国,随天下,盖随其所寂所感时耳”。又云“吾之所随处体认天理者,格物尔”。“格”,现代话说是观察研究,“物者天理也”。

     湛甘泉明确认为“夫自然者,天之理也。理出天然,故曰自然也,在勿忘勿助之间,胸中流出,而沛乎宇宙,丝毫无人力亦存……

图片

   甘泉创制《心性图说》,教导人们认识宇宙,他认为人与万物都是由气所生,宇宙统一于气。如《答王阳明》说:“上下四方之宇,古往今来之宙,宇宙间只是一气充塞流行,与道为体,何莫非有?何空之云?虽天地弊坏,人物消尽,而此气此道,亦未尝亡,则未曾空也”。《心性图》以三个连串小圈表示,上圈喻本心性情未发之时,始于“敬”;中圈喻“心性已发之中,产生仁义礼智”;下圈喻天地万物的化育阶段,而终敬于心。谓心无所不贯也。一大圈包括三小圈,为上下四方之宇,古往今来之宙。谓心包括宇宙的时间与空间。实喻“心无所不包也”。这一哲学认识论是个很大的命题,它客观上承认宇宙是物质构成演变的,最后又归结为主观意志“心”统揽一切,所以人们认为甘泉虽有朴素的唯物思想,主体似是客观唯心主义。

​附:

张岱年《湛若水与甘泉心学》

图片

湛若水(1466—1560) 
   明哲学家。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属广东)人。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少师事陈献章。后与王守仁同时讲学,分立门户。认为“心无所不包”,“心也者,包乎天地万物之外,而贯夫天地万物之中者也”(《心性图说》)。提出与王守仁“心学”的区别是:“吾之所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者也,故无内外。阳明之所谓心者,指腔子里而为言者也,故以吾之说为外。”(《答杨少默》)
   构“心性图”,将“心”、“性”、“情”与万事万物天地沟通。反对王守仁“致良知”说,提出“随处体认天理”。认为“天理”只是“虚灵意思”,与“心”相一致,“所谓天理者,体认于心,即心学也,有事无事,原是此心,无事时万物一体,有事时物各付物,皆是天理充塞流行”(《语录》)。强调“天理”“皆发见于日用事物之间,流行不息”(《寄王纯甫》),故要求“体认天理”须随时随处,“所谓随处云者,随心随意随身随家随国随天下,盖随其所寂所感时耳”(《答阳明王都宪论格物》)。认为“天理二字,人人固有,非由外铄,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语录》),但因习心蔽之,则觉不明,需通过“戒惧慎独”的涵养,达到“勿忘勿助”的境界
   反对“知先行后”说,主张“体认兼知行”,说:“随处体认天理而涵养之,则知行并进矣。”(《答顾箬溪》)
著有《甘泉文集》:

图片

《甘泉文集》 
   明湛若水著。包括诗、祭文、墓志铭表、语录、杂著等共三十二卷。旨在宣传“随处体认天理”。认为“舍天理非良知,舍随处体认非致良知”(《李春芳序》)。提出“诚敬一也,能敬则诚矣”,“敬者,一也,一者,无欲也,无欲则洒然而乐矣。”(《雍语》)有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

图片

心包万物 
明湛若水用语。指心与万物的关系,强调宇宙统一于心,体现其哲学的心学特色。湛若水在《孔门传授心法论》中说:“心包乎万物之外,事物行乎心之中,内外合矣。”又认为“万事万物莫非心也”(《泗州两学讲章》)。
   《心性图说》以图表示心从“未发”,到“已发”,再到万事万物的化育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始终贯穿着心,“心无所不贯”,无所不在;“心无所不包”,无时不在,与天地万物合一,从时空二维上确立心的无限性,以及心与万物的统一性。又认为心所以包万物,是因心居中正位置,“不着一物”,不偏、不塞、不私,故“虚”,因“虚”而“灵”,因“灵”而能“通天地,包万物”,而能“宰制万物,放诸四海而准”(《明儒学案·甘泉学案四》)。
天人同一气 
   明湛若水用语。指宇宙统一于气。认为“天人同是一气”(《经筵讲章》),因为“盈天地间,一气也。其为形色,一体也”(《明儒学案·甘泉学案三》),“上下四方之宇,古今往来之宙,宇宙间只是一气充塞,与道为体”(《寄阳明》)。但又认为天地间之气有各种表现形式,“气得其平之谓虚,平昭其序之谓理,理当其施之谓道,能立其施之谓心,能发其昭之谓性”(《明儒学案·甘泉学案四》),世界最根本的还是心。

图片

随处体认天理 
明湛若水用语。指人的认知与修养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处均可进行。明弘治十年(1497)湛若水提出“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认为作为本体的“心”,包涵着和体认着万物之理,“心体物而不遗,无内外,无终始”(《求放心篇》),因而人可“随处体认天理”,“随未发已发,随动随静”(《答孟生津》),既在“静”的“未发”的内在的涵养中,又在“动”的“已发”的外在的践履中。从空间说,“随心、随意、随家、随国、随天下”,处处皆可体认天理;从时间上说,随动时或静时,“随其所寂所感时”(《答阳明王都宪论格物》),时时皆可体认天理。认为“随处体认天理,自初学以上皆然,不分先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即随处体认之功,连静坐亦在内”(《明儒学案·甘泉学案一》)。
“随处体认天理”是对陈献章的“静坐”的继承与补充,既肯定“静坐”,“勿忘勿助”,“无私无欲”,能与道“凑泊吻合”,又强调“读书,亲师友,酬应,随时随处,皆随体认天理而涵养之,无非造道之功,意、身、心一齐俱造,皆一段工夫,更无二事”(《答阳明》)。这是与王阳明论争并分立学派的主要命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