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电图各波段命名】④

 山东九日游 2016-06-22

本文摘自卢喜烈《301临床心电图学(第2版)》


6.J点 指QRS波群终点与ST段开始的结合点。测量ST段移位时,以Q波的起点作为参比点,自J点80ms处测量ST段移位的程度。

7.J波 紧随QRS波群之后出现的波,称为J波。J波仅在一部分人群中出现。J波的产生与心室内、外膜动作电位和2相早期电位差有关,外膜动作电位2相早期突然下降越明显,J波振幅越大,所占时限越宽(图1)。


8.ST段 QRS结束至T波开始复极的一段线段,称为ST段。正常人ST段位于基线上,也可出现ST轻度移位。胸壁导联可有轻度抬高,特别是QRS振幅较大者,ST段抬高更明显。一般ST上斜型抬高不超过0.25mV。ST段可有轻度下降,不应超过0.05mV。ST段移位见于心肌缺血、损伤、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附滞、预激综合征、药物毒性反应、电解质紊乱、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早期复期、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等也是引起ST段移位的常见原因(图2)。


图示17种代表性ST段改变的图形,图中:1.ST段水平下降 2.ST段下垂型下降 3.ST段上斜型下降 4.ST段弓背向上(凹面向下)型下降 5.ST段弓背向下(凹面向上)型下降 6.ST鱼钩型下降 7.J点下降 8.J波(伴ST段弓背向下)型抬高 9.ST段水平型抬高 10.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 11.ST段弓背向下型抬高 12.ST段呈斜上及弓背向上型抬高 13.ST段呈弓背向上型(损伤型)抬高 14.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并与T波共同构成单向曲线型 15.ST段抬高呈典型弓背向上型,其前有Q(QS)波,其后为倒置T波 16.左室容量超负荷图形 17.左室收缩超负荷图形(“劳损”波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