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爽,叫做身体被掏空

 汉青的马甲 2016-06-22


点击“更成都”二维码  一键关注“二更”旗下新媒体





到成都,不泡茶馆等于白来

泡茶馆,不“掏耳朵”等于没来



古时巴蜀,文人侠客多会于茶馆,叙的是茶水情,平的是江湖意。茶肆一隅,闹中取一安静处,两人一坐一站,如点穴般凝伫。立者一袭白衣,一看便知是高手,时而以一铁镊探耳取物,时而以鹅毛轻捻窸窣作响。只见坐卧之人眉头微皱,恍若空灵,倏而已飘飘然,大道一声:“巴适!”



此乃民俗七十二绝技之中的采耳之术,虽是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采耳便是这掏耳朵的雅称,作为成都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流传至今,它还有个俏皮又形象的俗称叫做“小舒服”。在成都的宽窄巷子,一张竹椅,一杯热茶,在慵懒的午后体验一把采耳的特殊服务,可谓极致的享受了。



黄烈华是位资深的采耳师傅,黄氏采耳世代相传至他已是第四代。掏耳朵看似简单,但要掏得干净舒适让人飘飘欲仙着实是一门手艺。黄师傅身怀绝技,待客人落座,他便打开头灯取出镊子开始捣向客人耳朵。只见采耳师一会用小耳扒清扫耳朵,让人酥痒难耐,一会用大耳扒轻刮耳廓,让人毛孔起舞,一会用云刀刮耳,一会用鹅毛棒转耳,忽快忽慢的毛茸茸触感,让人飘然若仙,醉生梦死舒服一场。



人耳内部回转曲折构造复杂,因此采耳不但是门技术活,更是门精细活。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采耳师,必须要基本功扎实,胆大心细。就拿这镊子来说,要蜡烛挑芯而不灭,鸡蛋剥壳而不碎,香烟夹丝而不断,练得是指尖手腕的巧劲。非得下苦功夫才能成活,否则掏破了客人耳朵就再无立足之地了。黄师傅从2005年开始,就在宽窄巷子为客人采耳,不知不觉间已在这里穿梭了10多个年头。



成都人过得安逸自在,生活离不开喝茶、打牌、掏耳朵,一次舒服的采耳体验就能让人上瘾。对黄烈华而言,采耳不只是家传绝学,更是民俗文化。即便如此,采耳这门绝技也没能抵得过时代命运的捉弄,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黄烈华师傅为了这门手艺不至于失传,做着各方面的努力,渴望让采耳这门技艺得以继续流传和发扬光大。




采耳手艺虽小,但能靠本事吃饭赚得安稳踏实就是大境界,时代在变,但依靠双手创造财富的朴素真理永远也不会变。城市的快速发展迫使人们都变得形色匆匆,以至于让还在坚守传统技艺的手艺人们显得迟缓和笨拙。但正是他们的存在,让我们在走累了时,能够坐下来喝杯茶掏个耳朵,好听一听生活最忠实的劝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