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高血压

 bhdfxy 2016-06-22

治疗高血压

作者:苗向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却在迅猛增长,面对这一顽固性疾病,真正了解它的人却很少很少。
什么是血压?血压,通俗的讲就是血液对血管内壁的测压力,我们的血液输送到全身部位需要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便是血压。血液流动是通过心脏收缩或舒张完成的。当心脏舒张时血管的压力最低俗称为低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通常人的动脉血管压力为120/80mmHg.如果动脉血管的压力长期高于140/90mmHg就是高血压. 


目前医学对高血压的理解都是从西医的角度去理解,事实上,近百年的实践证明:、西医根本治不好高血压,患者只能依靠降压药控制血压,推迟并发症的产生,尽管如此,有数据显示:有高血压的病人趋于年轻化,同时要比正常人寿命缩短20年。
事实上,传承千年的中医称之为“眩晕症”,弓形虫理论就叫弓形虫病。
目前用西药控制治疗会产生多种疾病,长期服用药物会使血管失去弹性,扩充血管使血管变薄、变脆、最后爆裂。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都有一套完整的“血压调节系统”,它主要包括:遍布在血管壁上的血压感受器、中枢神经传导、内分泌腺三大部分。用来调控机体在不同刺激下血压过高或过低的变化,使之达到平稳状态。
血压传感器:可以将血液对血管的压力,转换成生物电信号,传达给末梢神经组织。
中枢神经传导:可以将来自末梢神经组织生物电的信号输送给大脑或直接传给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可以将来自神经组织的信号或大脑发生的指令,产生相应的激素,使血管收缩或扩张,肾激素对血尿转化的协调,以及心率的变化进行平衡调节,从而使得血压达到正常。
现代学说对高血压疾病的根源说是高血脂,认为血脂增高,血液粘稠,血流变化系数增大,导致周围组织血氧交换缓慢。如果长期高血脂,大量低密度脂蛋白就会越来越多的粘附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一方面阻断了血管壁上血压感应器对血液的灵敏度,其次会导致营养物质难以进入血管细胞,出现动脉硬化,这就是高血压的发展过程。
同时,所有的高血压并发症都与高血脂有密切的关系,脑溢血是因为脑血管动脉硬化;脑中卒是因为血栓堵塞脑血管分支;心梗则是心血管被血脂血栓堵塞;头晕、头痛、心悸、心慌都是由于血液粘度过稠,心脑供血不足出现的临床症状。尤其是肾衰尿毒症,血液里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会在肾脏过滤中加重肾脏代谢负担,使尿蛋白异常外渗,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肾衰竭。
综上所述:过程都对了,但是为什么血脂就发生粘稠了呢?首先认为血压调节器出了问题,可血压调节器怎么出了问题呢?
如果神经指挥系统正常,发出正确指令,那么血压调节器就不会出问题,上述症状就不会出现。那么神经系统是怎么出了问题呢?由于弓形虫破坏了神经系统,导致信号输出错误,所有结果都是错误的,这就是高血压形成的真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