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伯庸| 毂还是彀,一个错字险些引发京城血案

 石开九穴新闻学 2016-06-23

文 | 马伯庸

“毂(gu)”这个字,看起来有点复杂古奥,其实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远。

有车的朋友,如果经常去维修厂或4S店的话,肯定会注意到一个词:轮毂(gu)。“毂”字念谷,有时候会被维修工写成轮鼓或者轮圈。

这个词的英文是Wheel Hub,指的是从内廓支撑起轮胎的金属部件,并与横轴连接。车的动力传到轮毂上,带动轮胎进行滚动。

到底是谁先把Wheel Hub翻成“轮毂(gu)”,已经不可考,但相信一定是位精通中文的高手。这个 “毂”字,译得实在恰如其分。

在中国古代,马车车轮的正中央是一块圆木,以圆木为中心伸展出去三十根木辐条,谓之辐辏,外接车轮的外圈;在圆木的正中还有一个圆孔,可以插入车轴,让车轮与马车主体连接在一起。这块圆木,就叫做“毂(gu)”,由此可见,“毂(gu)”在古代马车上的功能,和现代汽车上的功能差别不大。因为“毂”是马车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没有它就不能运转,所以古代经常以“毂”作为一种形容比拟。比如屈原的《离骚》里: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车子之间的轮毂彼此交错,以形容战况之激烈、交战距离之短。有时候,干脆用毂来指代车子本身,如战国策里说:
“转毂连骑,炫熿于道。”

这个“转毂”指的就是马车来回奔驰的样子。

/周天子的马车由六匹马来拉/

还有一个词,叫做“推毂(gu)”,字面意义上似乎是推轮子的意思,引申开来,指的是举荐人才

按照班固的解释,这是因为人才得到举荐,地位得以提高,就好像推着车轮向上轮转一样。

普通的马车,代称为“毂(gu)”;而天子的御用马车,则代称为“辇毂(gu)”。天子居于京城,出行都乘坐辇毂,所以“辇毂(gu)”又变成了京城的一种风雅说法。

说到“辇毂”,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偷偷来到端门,正赶上一群新科进士鱼贯而出,不由高兴地脱口而出:“天下英雄,入吾彀(gou)中矣。”

仔细看清楚哦,是“入吾彀(gou)中”,不是“入吾毂(gu)中”。“彀”字念够,“毂”字念谷,两个字虽然看起来类似,其实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

“彀(gou)”字的本意,是一个人拉满了弓蓄力,随时准备射出箭去。彀中,说的是弓箭的射程范围,引申为箭靶、圈套、罗网。所以李世民说“入吾彀中”,就是说天下杰出的人才,如今都在我的掌握中啦。如果哪位引用这个典故时,眼神不好,错把“入吾彀中”写成了“入吾毂中”,这事就错大了。前面讲了,毂代指车,辇毂是皇帝的御车。如果李世民说“入吾毂中”,等于是说天下的英雄,都钻进我的车里来喽……李世民你想要干什么?!到底是入毂还是入股?/李世民当时是懵逼的.../如果咱们脑洞再大一点,把“毂”字理解为本意车轮的话,那个场面就更惨烈了——天下英雄,都在我的车轮之下。只见皇城之内,李世民高兴地驾车横冲直撞,进士们尸横遍野,血迹斑斑的车轮印在石板路上纵横交错……

所以毂(gu)和彀(gou),千万得分清楚,不然是要出大事儿的。

有个著名的搜索引擎,名字叫做GOOGLE,中文官方名称叫谷歌。

其实我觉得名字翻译成“毂(gu)彀(gou)”也挺贴切,车轮之内,箭程所及,天下一切数据都尽在掌握。

更何况“毂彀”的发音,和google完全贴合。当然啦,就是写起来麻烦了点,估计他们不会同意。

一花一世界,一词看天下
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