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瞒的真相:其实科举考试制度从未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思明居士 2016-06-23

隐瞒的真相:其实科举考试制度从未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据说唐太宗曾视察某科举考场,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他笑逐颜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进入我的圈套了)!”

许久许久以前,中国还没有考试这玩意,世界上其他国家更是没有。那么,国王或是皇帝该如何选拔他需要的人才呢?

春秋战国那会,无数的说客儒生在列国间行走,寻求国君的赏识得到工作。而在此其中,最成功的便是一个叫做商鞅的人。

隐瞒的真相:其实科举考试制度从未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商鞅是怎么说服秦孝公的呢?实际上咱可以把这看作是一场考试,孝公是考官,商鞅是学生,而考题只有一道,那就是:

“如何能使秦国富强?”

据说商鞅不是一次就成功,他一共考了三次,落榜两次,成功了最后一次。

第一次,商鞅用所谓“帝道”来回答,什么是帝道呢,实际上就是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御国之道。

那么,效果如何呢?秦孝公大笔一挥,给了个零分。

好在商鞅还有再次答题的机会,于是他改用“王道”来诠释自己的观点,什么又是王道呢,那便是当年商汤和周武王能打败夏桀和商纣的道理。

商鞅同学讲得热情澎湃,但考官依旧冷淡。

于是第三回,商鞅便说出了“霸道”二字,所谓霸道,自然不是欺负人的意思,而是使国家在短时间内富强起来、最终达到征服天下。

这一回,考官兴奋了。

“鞅同学,你被录取了!”

如此事例,在整个战国时期都不少见。商鞅吴起乐毅这些人,用不着背政治背单词背概念,也无需做数学做物理做化学,只靠一张嘴一身本事,就足以谋富贵。

但这样的情形,只是转瞬间而已。

到了汉代,皇帝急需人才来帮他治理天下,便来了个征辟察举制,后来又演变为五品中正制,无论叫什么,其核心内容都是一个字“举”,也就是推荐(国家大了,国君不可能再像秦孝公那样亲自听你演讲,推举人说你有才,便给你试用资格)。

那么,谁来推荐人才是最好的呢?最直接的就是那些面对普罗大众的地方官,不管你是州官也好,郡守也罢,你管辖的区域,发现人才,就先在你手里用一段时间,用得好,推荐给皇帝,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他的才能。

隐瞒的真相:其实科举考试制度从未选拔出真正的人才而这种体制之下,最有名的人才录取事件便发生在汉末三国时代,刘备想要招个军师,他怎么招?不是通过语文、数学、外语的三科考试(要这么干,诸葛亮也死活不愿意出来),而是通过别人的推荐得知诸葛亮的大名,而后三顾茅庐。

自然,这事有点特殊。咱往回推,到诸葛亮的祖上,曾有个叫诸葛丰的人,他是这一家族头一个出来做官的。那么他是如何被朝廷相中的呢?

理由却也简单,听说他通晓经术,所以经人荐举,出来做了琅琊郡里的文学(汉代有贤良文学一词,实际上这里就是一种学官,相当于如今的教育局长)。后来呢,他的名声又传到御史大夫耳朵里,于是再调入中央,做了个监察官(侍御史)。而在此阅历之后,终于被皇帝看中,提拔他专任京师地区监察官(司隶校尉)。

然而不论如何,不管是老祖宗诸葛丰还是卧龙诸葛亮,能发挥自己的才能,都源于当时国家采取的这一种人才选拔制度。

可到了隋唐,这制度便不好使了。为什么不好使?理由也很简单,几百年的大混战,已经把原本牢固的汉人士大夫体制扫荡得七零八落。谁还知道什么诸葛、庞统,拓跋、步六孤、绝豆陵这些个才是中原王朝的高级种姓。

于是,征辟察举成了历史,五品中正也成了一句空话。原本汉人选拔人才,首要一条便是这人的品德要高尚,而如何看得出这人高尚呢?最好的评价便是一个“孝”字。所以古人在孝子中求忠臣,在忠臣中选能吏。

显然隋唐两代已经不太注重什么“孝”(自然表面上也没放弃),他更注重的是“才”。

可是什么样的人能算是“才”呢?

想了半天,隋唐两代给人才的定义是:会写诗赋就是人才(进士科),会背书、默写儒经,那也是人才(明经科)。

隐瞒的真相:其实科举考试制度从未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唐代更注重进士科,因为大家都晓得,会背书默写,那只是抄写文书人员而已;懂诗赋,那才是创造型人才。所以,实际上你只要有诗赋之能,哪怕是不参加科举考试,也有做官的机会。典型例子譬如李白,他就没参加任何一次考试(但问题是你若参加考试,哪怕你是空前绝后的大诗人也难露头角,典型如杜甫,便不得不被写考试文章所折磨,他写了许多诗,实在也写不尽那许多愁)。

然而,世间事总是朝着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事实上是科举考试越来越朝着死记硬背的方向发展,从唐到宋再到明,原本被视为主课的诗赋一点点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原本被看作是副料的背书与写规定格式的八股文成了科举的主料。

结果便是人才凋零,举个简单的例子,科举之前,中国有商鞅、孔明、杜甫(数不胜数)这些能人,之后呢?你能说出几个来?难得有曹雪芹、左宗棠这样的,也都个个厌恶科举、拒绝考试。

事实上,所谓科举考试制度,从未为中国选拔出任何真正的人才。

而在清末民国以后,科举自然废除,近代的考试制度登场,慢慢地演变为今日的文理科高考以及公务员考试制度。不得不说,死记硬背的“明经科”依旧灵魂不灭,在当代的考试体系中占据相当的地位(尤其是在文科)。

不论是古代的征辟察举还是近古的科举、甚至当代的高考及公务员制度,核心都是一句话,如何为这个国家选拔人才?而实际上,永远都不存在一张打尽天下人才的网。这个国家,若真是意在人才,就应该在主体考选制度之外,增设拾遗、补阙(古代官职)之类的制度,把考试这张大网遗漏的各种类型人才容纳其中,这才是上上之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