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品赏析】吴湖帆山水画欣赏(六)

 昵称30598236 2016-06-24

吴湖帆山水画欣赏(六)



层岩积翠 1930年作


王东庄仿房山夜山图  设色纸本庚午(1930年)作

    款识:王东庄仿房山夜山图。庚午六月,穉莲先生雅正,吴湖帆。钤印:吴湖帆、最好是千点云峰半篙澄绿

    1930年,吴湖帆39岁,这年一月,他与郑孝胥、狄平子、杨杏佛、王一亭、冯君木、徐志摩、李毅士、况又韩、管一得等共同发起的观海艺社于上海成立。该社以研究国画、西画、书法、篆刻、诗文、词章为宗旨。这幅作品便是在这一年其创作的“仿古”之作。虽为“仿”,但画家并无机械的临摹照搬,而是注重师承渊源,融会贯通。在图中,近景是挺拔的长松首先映入观者眼帘,随着视点的抬升,可见山间小屋,茂密树丛,飘渺云海和远处群峰,整体秀逸明洁。近处的丛草和远处的丛树浓墨凝重与淡岚轻烟形成对比,烟浮远岫跃然纸上。画家兼容宋元及清初“四王”画风,在摹古的基础上变通求新,并形成自己滋润、明洁画风。


秋江待渡图  设色纸本

    款识:秋江待渡图。瑟瑟吴江枫落时,长天秋水动涟漪。招招舟子横塘畔,秋物风人又所思。此为实父生平少有之神品,惟历代作此种,笔墨甚鲜,何以不传然。先欲有功夫再工细之笔法,欲工而不俗,细而不搏,则实不易也。亦补俗语所能达耳。余临斯图,因得内府乾隆旧纸,怀兴作此,畧得万一,原本效宽横余,因此纸故改为堂幅矣。此帧余生平临摹前贤得意之作,以供鉴家清赏。吴湖帆并识。钤印:吴湖颿、湖帆临本

    吴湖帆山水画称着于世,他法古,步武前贤,上接宋元,下溯清初四王,对吴门画风浸淫亦深,尤擅文、唐两家。他的画艺最盛于四十年代,是时得法衡山、子畏之作,更是笔法精严,用色清丽,细谨之余,复摄文人逸气,难怪获艺林仝道推重。

    本幅所见,布局规整,奇峰相叠,重岩相扣,有高秀奇雄之势。山腰陡林密拢,瀑泉却从中裂出,直泻而下,水气激汤与穿插的浮岚共融,贯连为一片氤氲空声,幽邈之境由此而生。前方双松挺拔矗立,村叶纠结交缠掩映间,透现房舍一角,高士两人相对共话,正是“蔽隐居深”之所。全画结构经营细意,但虚实、宽紧以至位置远近的关系,交待清晰精准,故呈互济相辅而无逼促、堆彻之弊。至于色彩层层之渲染,墨色相互渗透,令层次变化微妙,加深了笔下状物的质感以及视觉上空间距离。


松阴萧寺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930年作

    款识:近得侯夷门仿王叔明松阴萧寺图。秃颖残煤,虚和雄润,仍不离大痴法门,盖侯氏得力于大痴功深耳。彦若二兄雅正。庚午八月,吴湖帆。钤印:丑簃长年


拟恽南田山水  手卷 水墨纸本 庚午(1930年)作

    题识:近见毕竹痴所藏南田粉本卷,笔致苍劲,非平日纤丽一种,定为南田翁晚年作。余曾假摹一通,兹拟其半,即奉赵楼先生雅赏。庚午九秋,于梅影书屋雨窗制。吴湖帆。钤印:丑簃长年、好林泉都付与闲人

    钟鸣鼎食出身的吴湖帆,审美上追求萧散闲适与堂皇平正。吴氏重视传统,他的收藏、研究、创作在其艺术生涯中始终相互穿插,临仿古人笔意的作品在一生中占相当比例,此幅山水即是拟清代收藏家毕泷所藏恽寿平画作,题识中对恽画流传、风格分期都有自己的判断,通过此作可对吴氏的收藏、创作融为一体有更直观的感受。


山水  手卷 纸本 辛未(1931年)作


层岩飞瀑  立轴 辛未(1931年)作


高崖浅瀑图  镜片


湖山清景  立轴 乙丑(1925年)作

    题识: 余历岁所收思翁画幅十余本,以七十一岁为玄钵所作双幅为第一,偶与至挚友谈思翁画理,漫临是本,聊以遣兴。辛未三月,翼燕吴湖帆。钤印:吴湖帆、湖帆临本

    吴湖帆临董其昌原题::玄钵宫谕好收余画……端知无捉刀之恨,乙丑二月十九日,董玄宰。


文衡山落木寒泉图  立轴 1931年作


文衡山落木寒泉图  水墨纸本 1931年作


深山古寺  水墨纸本 1931年作


松壑奔泉  立轴 1931年作

    题识:松壑奔泉。赵松雪平远宗荆关,层峦宗郭熙,此用郭氏法写之,其境大似武后题名石淙处,未知可与松雪有合否?扶霄先生雅正,辛未三月,吴湖帆。钤印:吴迈、丑簃

    此幅青绿山水作于吴湖帆38岁时,是其早年山水画中的佳作。吴湖帆的山水初从““四王”入手、继而对吴、恽、董其昌、沈周等下过一番功夫。他30岁时为避战乱后离开苏州至上海,观赏到许多宋元名作,深受董源,巨然、郭熙等大家影响,骨法用笔均渐趋凝重,形成其缜丽丰腴、清隽明润的独特风格。本幅《松壑奔泉》是以郭熙法为之,布局仿荆关,笔意追慕赵孟俯,意境则取之于“石淙会饮”的典故。虽则为仿,却也综合了宋元两代南北宗画家画法的精髓。

    画面取“S”形构图,将近景、中景、远景分别以60度角折出,使画面形成若干个三角形,犄角在右的三角形有近处坡渚,右侧竖直山石与中景山体连接成的直线,犄角在左的三角形有太湖石与松树连接成的直线,中景山体与远景山体,既有封闭、又有开放的三角形,在稳定中形成动势,于不安定中复归平静,颇有现代构成的意味。画风则从起初的秀润转而以骨力见胜,他挥毫时先用一枝大笔洒水纸上,稍干之后再用普通笔蘸着淡墨,略加渲染,浓淡干湿相得益彰,设色亦是无所不用其极,深具烟云飘渺、泉石洗荡之致,整幅呈现出秀丽华美、清隽雅逸的格调,是为画家在青绿山水的语言探索及转化期的佳作。左上侧题跋笔致虬劲,融米南宫与赵佶“瘦金体”与一炉的书体自成一格,与画面整体格调相宜。

    本幅中的奇石、幽涧、险峰、深潭颇具奇思创意,当为画家在临摹古人、壮游山川之后将传统与造化结合起来的心中之景,题跋中提到的“石淙”在嵩山东南部的玉女台下,此处怪石凌空,面面灵瘦,深潭澄碧,溪水环流,古时又称“水营山阵”、“水中胜景”,人们在重阳节时常至此聚饮,女皇武则天就曾多次到石淙游乐。画面奇峰满壑,山空水深,上仰苍穹,下临深渊,颇有“石淙”的景致之幽,近处一株红叶树,半山数间茅屋,又以为数不多的暖色将画面的孤绝奇险转换成诗意和温暖。



(未完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