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还在纠结自己的兴趣究竟是什么,还在苦思冥想培养兴趣的途径和方法的时候。有这么一群人早已轻轻地推开了兴趣的大门,一点一滴地打造梦想的基石,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默默付出艰辛和努力,最终收获了成功、事业和爱情。 人们总是希望成为一个好人、听话的人或者值得尊重的人,习惯把关注焦点聚焦于外部事物,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把外部评价标准作为成长成才的标准,却忽视了个人内在的感受。

朋友S从小受其父亲的影响,非常喜欢音乐,唱歌跳舞不在话下,每次参加唱歌比赛总能获奖。成绩不会无缘无故的降临,没有坚定不移的定见和刻苦的训练,是不可能收获成功的硕果。从小学开始,S时常在课余时间上声乐课,尽管那时作为同龄人的我们,无法理解为何要牺牲这么多玩乐时间,去做一件很多人认为“没多大前途”的事情。毕竟在多年以前,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才称得上栋梁之才。每个人的时间总量是有限的,一天最多也就24小时,“顾此失彼”用来形容一个成长中的小孩子再确切不过了。由于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在声乐训练,S的文化课成绩并不突出。面对升学的压力,不得不面对艰难的选择。要不要放弃?要如何选择专业?要走一条大多数人认为可以成功的路吗?谁也说不准,声乐究竟能否成为养家糊口的饭碗?当我们还在权衡究竟是选择收入高的金融专业,还是前沿的互联网专业时,S义无反顾地选择声乐专业。到了大学,声乐成为S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练习、比赛、练习、比赛,不断地循环往复,不断地总结提升。电视上一次又一次闪过的参赛镜头,一座座沉甸甸的奖杯,见证了S进步成长的历程。如今,S找到了钟意的另一半,一个同样爱好声乐的歌手兼音乐制作人,正是同样的兴趣,让他们在比赛中相识,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熟悉,在激烈比赛中相互支持,最终走向婚姻的殿堂。现在,两人合作成立了一家声乐培训公司,继续创作喜欢的音乐,教授声乐知识,培养更多声乐人才。▌时常会听到身边的人鼓励自己,要培养一项兴趣,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够找到感兴趣的事情实属不易,能够坚定走好这条路更不容易。现实环境下,大多数人不得不面对世俗标准的考验,这个兴趣能提高学习成绩吗?能帮助你找到工作吗?以后能当饭吃吗?面对未知的未来,此时此地的自己,很难给出准确的答案。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需要时间精力的投入,需要技能的提升。但有一点时常被人所忽略,那就是在兴趣面前,定见必不可少,认准一件事情,克服外来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持续地投入与提升,对于从事兴趣的事情特别重要。对于那些找不到兴趣的人,大多数是自己不愿意尝试,兴趣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如果你不去跑步是无法体会马拉松的乐趣,如果不下水试试,永远也感受不到游泳的畅快。找到兴趣,如果没有强烈的主观意愿或动机,很难实现提升。如今各种兴趣培养、能力提升的资料多如牛毛,我们不缺知识,缺的是不清楚自己为何要做这件事,或者说动机不够强烈。有了强烈的动机,知识、方法、时间等都不再是问题。与动机紧密相连的是个人价值观。也就是事情对于个人的意义,做这件事能够满足自己的某些价值诉求,比如:健康、成就感、责任感、影响力、专业水平等。价值观是最本源最核心的动力,是定见形成的基础。定见并非一开始就会出现,而是在实践过程中慢慢提炼归纳出来的。要有坚韧的定见,就必须在实践中寻找和磨练。

S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兴趣的强大动力,你不一定像S一样依循兴趣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但至少可以在生活中,为兴趣投入一点点时间,哪怕只是为了寻找兴趣本身,为了挖掘内心的定见,为了当初许下的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