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定位摆位基准线-胸部 胸部后前位(PA Chest)
【体位】 (1)患者面向摄影架站立,前胸紧靠暗盒,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2)人体正中矢状面对暗盒中线,头稍后仰,将下颌搁于胸片架上方,暗盒上缘超过两肩75px。 (3)两手背放于髋部,双肘弯曲,尽量向前。两肩内转,尽量放平,并紧贴暗盒。 (4)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50~4500px。(观察心脏时,摄影距离为180~5000px) (5)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中心线】 水平方向,通过第6胸椎,垂直射入暗盒。 摄影方法简单,应用最广。常规位置时胸部后前位、侧位,心脏大血管加摄左、右斜位。拍摄注意事项: 1、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2、要用远距离(5000px)和短时间(1/20s或更短)摄影; 3、胸部后前位、侧位与心脏大血管后前位、侧位拍摄时,位置摆法相同,不同的是后者中心线较低,要对准第6胸椎,则显影更好。 胸片的解读
下面是一张胸片正位的X线片子。各个组织位置的示意图对应到三维重建的结果上可以更加清楚。 胸部侧位(Lateral Chest)
【体位】 (1)患者侧立摄影架前,被检侧胸部紧靠暗盒,暗盒上缘应超出肩部。 (2)胸部腋中线对准暗盒中线,前胸壁及后胸壁投影与暗盒边缘等距。 (3)两足分开,身体站稳,双上肢上举,环抱头部,收腹,挺胸抬头。 (4)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50~4500px。(观察心脏时,摄影距离为180~5000px) (5)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中心线】 水平方向,经腋中线第5胸椎平面垂直射入暗盒。 这是胸部侧位的心脏和血管的位置示意图。 胸部右前斜位-第一斜位(Right Anterior Oblique ,RAO) (观察食管与心脏后缘的关系)
【体位】 (1)患者直立于摄影架前,胸壁右前方靠近摄影架面板,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2)右肘弯曲内旋,右手背放于髋部,左手上举抱头。 (3)左胸壁离开暗盒,使人体冠状面与暗盒约成45°~55°角。暗盒上缘超出肩部75px,左右缘包括左前及右后胸壁。 (4)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50~4500px。 (5)服钡剂后,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曝光。 【中心线】 水平方向,对准左侧腋后线经第七胸椎高度垂直射入暗盒。 胸部左前斜位-第二斜位 (Left Anterior Oblique ,LAO) (观察心脏各房室及主动脉全貌) 【体位】 (1)患者直立于摄影架前,胸壁左前方靠近摄影架面板。 (2)左肘弯曲内旋,左手背置于髋部,右手高举抱头。 (3)人体冠状面与暗盒约成65°~75°角,暗盒上缘超肩部上方75px。右前、左后胸壁与暗盒边缘等距。 (4)暗盒置于滤线器托盘内,摄影距离为150~4500px。 (5)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曝光。 【中心线】 水平方向,经右侧腋后线第六胸椎高度垂直射入暗盒。 --------------------------- 喜欢就分享 !喜欢就关注! 点击文章上方微信号:(医学影像技术之家)Medimageingclu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