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超级制造大国,超级复制大国,只要某种产品畅销,一夜之间就会有名目繁多的同质化产品出现,所以作为厂家,如何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做好产品的终端生动化就显得异常重要,据统计终端陈列的改良可以提高产品20%以上的销量。 生动化的定义、标准和意义 1生动化的定义让产品更生动地展示于消费者面前,使之容易的被消费者识别,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从而获得更多被购买的机会。 2为什么要建立生动化标准?有何意义?当前快销品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通过建立生动化标准,不但可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还可以让消费者在众多竞品中看到整洁、有序的陈列风格,形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更容易形成记忆和引起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 研究发现,消费者(特别是女性)的购买行为多为无计划消费——看到产品实物陈列等临时决定购买,生动化可以提高产品的展示效果,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可以说,商品陈列的好坏是促成产品销售的最后一次机会,只有吸引顾客注意力的商品才会卖得掉!消费者去超市随机购买的占多数,在一个超市平均停留15分钟(大卖场除外),在1个产品区域前停15秒,75%的人是在5秒内做出决定,如果看不到要买的产品,40%的人就会购买别的产品。失去的销售机会永不再来,一旦这次错过消费者的购买,那么就永远失去了一份销量。下次消费者不可能买双份把这次的销量损失补回来。 产品陈列分为货架陈列和货架外陈列。 1货架陈列的原则
2货架陈列位置的选择同一种商品在同一卖场,由于货架的位置不同,会引起销量的巨大变化。
3货架陈列的要求
4如何借旺销产品做好陈列消费者在卖场闲逛时,一分钟可以经过100-200种产品,被消费者关注的产品会占有消费者5秒钟的时间,这就是所谓“卖场5秒钟广告”。所有商家在卖场的“肉搏”,其实都是在争取这5秒钟的有效关注。但是消费者几乎平均不到0.5秒就会经过一个商品,要让你的产品在100-200种产品中跳出来,受到关注,怎么办? 旺销产品往往位于人流量最大的位置,消费者在其停留时间也长,受到注意、被购买的机会自然就更多。有资料表明:紧靠旺销产品陈列的商品,受到消费者关注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产品。 借旺销产品之陈列产品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端架陈列
2、地堆陈列
以上所讲的是公司“商超陈列法则”。实际上,销售人员在进行商超陈列布置时要受到店方的自身规定、竞品与本品在该店的销量基础及客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完全按照教材上讲的陈列法则去执行。 销售人员真正想提高自己的商超陈列“武功”,仅靠熟背几十条陈列法则的死套路远远不够。更要参透陈列法则的深层含义,活学活用。 1陈列法则的意义在于统一的视觉效果各企业规定的陈列法则不同,实际上陈列法则的意义并不在于法则本身(如;到底是“品牌垂直、包装水平”好,还是“包装垂直、品牌水平”好,其实难有公论),而在于有一个标准,让消费者在不同的售点能看到统一风格的陈列效果,更容易形成记忆点。 2陈列法则的核心是占有最大空间如果你觉得陈列法则内容太多一下子记不全的话,你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尽可能陈列更多的产品,占有更多的陈列空间”。 能把竞品挤出货架,就能把他挤出市场! 3商超陈列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商超陈列效果离不开店方的支持,而店方支持你的理由来自以下几点:
商超陈列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要想提高商超陈列效果需要从该超市的投入产品组合设计、价格定位、促销、陈列费用、售后服务质量、业务拜访等各项环节下功夫,单纯靠销售人员拜访来提高商超陈列效果(尤其是陈列位的争取),就成了“无源之水”、“孤掌难鸣”。 4陈列无终止,唯靠执行力争取到最好的陈列位置和空间仅是第一步,陈列效果的维护靠的是业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时时、日日、月月、年年的不懈努力。哪个厂家供货更及时,业务人员拜访更勤快,店头陈列工作更扎实,就更能保持自己固有的陈列位,并逐渐抢占竞品的陈列位。商超陈列表现一定程度上就是业务人员敬业程度的表现,是一种执行力和耐力的比拼。 5商超陈列要“懂得取舍”毕竟商超给我们的陈列空间是有限的,增加一个条码的陈列面势必会减少另一个条码的陈列面。所以商超陈列永远没有最好,只能争取更好,依据不同时期不同产品的推广重点,有舍有得,优先陈列重点推广的品项,牺牲“次要”品项的陈列面。 商超陈列的难度,大多数来自于超市的种种规定。因此,熟知常见的商超自身陈列规定及破解方法就可做到知己知彼、见招拆招、变被动为主动。 1顺应商超自身陈列规范背景: 各个商超都有自己的陈列风格及有关陈列规范,实际工作中要求各厂家产品的陈列遵守该规范,因而限制着厂家的产品陈列效果(如:按口味、包装、价格集中陈列导致各厂家产品不能集中摆放)这时就要因地制宜设计该店的陈列方案。 动作: ◤1、陈列方案的设计。制定超市的本品陈列修改方案时,要先画出该店炒货区的陈列图示:包括货架宽度、层数、架上竞品分布、本品已争取到的陈列空间、本品的预计具体陈列位置等; ◤2、按规格纵向集中(同一规格各厂产品按纵向摆放在一起)的超市陈列技巧。(如:图1) 应用对策:同一规格区内尽可能使自己产品“上下打通,竖直排列”,利用两规格相邻位置让自己的两个规格产品紧邻摆放从而形成集中陈列效果。(如图2) ◤3、按品牌集中(超市给各厂家画出一块位置,同一厂家产品集中摆放)超市陈列技巧。超市货架一般是四层——六层,最有效的货架是中间几层(100CM-170CM),此时如果完全采用按横向陈列(一层货架横向陈列一个品项)势必造成最高层、最低层货架上产品无法占据有效陈列位;而完全纵向陈列(各品项竖直排列)同时要保证每个单品不少于两个陈列面,会由于商超给的陈列空间有限无法全品项陈列。 应对策略:采用横纵交叉陈列法
例:如图3所示超市货架共5层,以有效陈列的眼光可将该超市货架层数重新定义——看做三层。 注:第1、2层看为第一层,第三层看为一层,第4、5层看为一层。 该货架陈列多个条码时建议如下图陈列: 注:①这样就可保证每一个条码都能在有效陈列层(第2层至第4层)上占据排面;②同理当该货架为4层时可将他重新定义为两层。 2进店时的陈列位抢占背景: ◤1、产品进店时,超市采购会以《商超陈列配置表》的形式规定新品的具体陈列位置、排面(具体落实时门店经理可在此基础上做一定修正),陈列配置表一旦确定不可轻易改变。 ◤2、新品进店,订单都会和供货商一起商定各品项的最小订单量和首次订单量。 动作: ◤1、新品进店在确定陈列配置表时要多下功夫与采购谈判,争取最“优惠的陈列条件”。 常用谈判方向如下:
◤2、首次供货足量送达 陈列配置表一旦设订,首次供货一定要100%全品项足量送达,并与门店经理沟通,使陈列配置表完全落实。否则会导致好不容易争取到的陈列位“缩水”,甚至可能在下次补货时要重交新品条码费。 ◤3、修正最小订单量 超市的订单大多是电脑生成,进店时确定的最小订单量会在一时间内影响超市对本品制定的每次要货量和安全库存货量,从而影响销售和陈列效果。所以在进店确定最小订单量时,业务人员要积极参与并提出修正意见。 3日常拜访中的陈列抢占
当前卖场这一现代销售渠道占产品的销售的比率越来越高,特别是针对快速消费品,大有扼杀传统渠道之趋势,所以做好产品生动化,特别是卖场的终端产品生动化对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和产品销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