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唱教程34:哼鸣练习有助于“换声区”的解决,进而扩展音域

 韩芳明 2016-06-24

哼鸣练习有助于“换声区”的解决,进而扩展音域

我们知道,歌唱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解决换声问题,如果换声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就会使声音不统一,不能顺利地扩展音域,更不能唱好高音,从而,也就不能圆满地演唱作品与完整地表现作品。

↓↓↓

我们所指“换声区”就是从低音往上唱时,唱到一定的地方就会感到困难,容易卡壳,甚至感到要出现破音,顿时感觉上下声音不统一,这就是到了换声区了,这时,我们必须将两个声区之间的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


↓↓↓

其实说到换声点,就是一个“混声”的问题,也就是真假声统一的问题,掩盖一些真声声音就有了假声的成分,但又不能全假,必须与真声混合在一起,这样声音的衔接才会自如。


↓↓↓

通过在学习实践中,我能感觉到哼鸣训练法对我们的换声区有很大的帮助,因哼鸣练习不需要大的音量,它是一种对弱音的控制与要求口腔的松弛度,同时,加强了腰腹肌的有力支持与控制,把声音哼在上面的鼻咽腔和后面的咽管里,这种高位置发出的声音,真声与假声基本上是混合在一起,通过快速哼鸣练习,促使声音转换灵活,真假声两种技能很好地结合。

↓↓↓

唱低音时多用真声,唱高音时假声运用较多,唱中音则以混声为主,每个音都在高位置上带着假声的感觉成分。在练习中,喉部越松,自然,越能发出低音区的音,有利于向下发展音域。如果声音里假声的比例越大,音就越高,由此,歌唱的音域极大地得到了扩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