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男,68岁,行膀胱癌根治术。 标本名称:膀胱、前列腺 肉眼检查:灰白灰红色软组织一堆,体积8.0×8.0×7.0cm,膀胱壁可见多个大小不等菜花样肿物,突出表面生长,切面灰白色质软,其上附有前列腺组织,前列腺组织大小5.0×5.0×3.0cm,切面灰白质中。 (膀胱、前列腺)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别,伴微小高分化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1+1=2) 。 膀胱癌伴发前列腺癌者文献报道较少,Thomas报道一组100例膀胱癌病人伴发前列腺癌17例;瞿连喜等报道上海华山医院膀胱移行细胞癌伴发前列腺癌8例,占同期膀胱肿瘤的1.8%,占同期前列腺癌的4.9%。
Mersheimer等统计发现在多脏器同时患有的肿瘤中,膀胱癌伴发前列腺癌居第二位,仅次于皮肤癌伴发结肠癌。
膀胱癌的术前诊断不难,但对膀胱癌伴发前列腺癌,特别是伴发偶发性前列腺癌诊断较困难。 多数前列腺癌起源于周围带,包括后叶、侧叶、前叶。镜下主要有四种细胞形态:中等大小腺体,小腺体,弥漫单细胞浸润,筛状形。
伴有萎缩特征的前列腺癌和假增生性前列腺癌易误诊和漏诊。 ①浸润性生长; ②出现大核仁; ③核体积增大; ④可见周围非萎缩性癌成分。 假增生性前列腺癌类似良性前列腺腺体,诊断该病为恶性的特征是核增大、巨核仁、核分裂像、腔内类结晶体及邻近腺体出现PIN。
在基底细胞抗体染色时,良性前列腺腺体显示了一些异质性,因此在可疑为癌的腺体中,若只有几个细胞基底细胞阴性,不能证明为恶性,大量异性腺体基底细胞特异蛋白阴性时,才可诊断癌。
该例在前列腺良性增生的基础上,局部腺体基底细胞消失,癌细胞P504S阳性,数早期高分化微小癌。容易造成漏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