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词放在一起就很搭。比如夏天和皮蛋豆腐。 最初是怀念镛记的皮蛋,于是在淘宝上找了家代购买了一盒。 收到敲一下,是这样: 美丽的松花纹,让人想起冬季里北方挂了冰晶的白桦林。 满意地切了开来,倒了一碟酱油,空口吃了一个: 镛记是香港中环的餐厅,一只烧鹅卖到名声极响。我路过倒是常去吃一碟仔姜皮蛋,点一盅陈肾西洋菜汤,冬天会买他们的鹅肝润肠回来做煲仔饭。 唔。和记忆里一样,蛋黄软、粘又层层鲜味。只要做得好,皮蛋可以是一种很美妙的食物。
有了好皮蛋,顺便研究了下怎么做皮蛋豆腐,找了上海名厨、特级烹饪大师毛水生老师请教,果然他的家常菜,仍然很讲究。 顺了下过程,照录如下,比一般家里做的版本复杂些,但是不难办。这个方子有意思的地方,是不放酱油调味,但以多种食材去和豆腐的凉嫩搭配,不同食材会取鲜美或咸脆,很妙。
这盘豆腐不放酱油,因为我们选了榨菜,本身有咸度。
洗净开洋,如果有残壳要细细剥干净,因为我们不会浪费食材,一会要吃它。 加入1勺(中式单人喝汤瓷勺,约15ml)料酒,1勺清水,一枚打结的新鲜小葱,2片姜。 蒸锅水大火烧开后,放入小碗,同时放入皮蛋,一起蒸10分钟后取出。
切豆腐的方法,也请教了下毛老师,办法挺好。 首先,我们一向发愁豆腐拆出来不完整。 办法是先完整地去掉包装膜,倒去水分,把刀平放在豆腐上,一起倒扣过来,然后斜切掉4个角: 任选一个角,往里吹一口气试试。 吹一口气试试。 你试试嘛。 对嘛,你会得到这样一块完整的豆腐: 然后,切去豆腐的四边,按0.5CM的厚度,下第一刀。注意,轻轻下刀,刀身保持垂直: 接着切: 切好了,欣赏一下: 把刀转90度,再切: 记住,刀身永远保持垂直。 切成这样: 小心地把刀贴着砧板,垫入豆腐下,移至盘内:
移进了盘子,然后我手抖了。也没问题嘛。
皮蛋先蒸一下,是为了好切。先竖切:
再横切: 然后把蒸好的开洋捞出,扔掉小葱和姜片,汁水一会调味,把开洋切成末:
现在,你有这些食材,准备一起召唤一盘皮蛋豆腐。 先把开洋汁倒在豆腐上,让鲜味渗进去。然后撒开洋末: 第二层,是榨菜末: 第三是皮蛋: 打开你的煤气灶,在炒锅里热一勺色拉油,倒入小葱末的碗里,然后连油带葱均匀浇上去:
然后是你喜欢吃的肉松,撒上香菜:
最后浇上辣油: 这个方子用了七种不同的食材,有些负责增香,有些负责提供鲜味,小小一点辣油能在最后增加一点食欲,也是能够吊鲜味的。 吃的时候,把所有的食材挖在一勺里,吃掉。 这个方子不太符合一般家庭的传统,但我吃下来,确实还挺妙的。诸般设计并非做作,而是确有其用。 挺喜欢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