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走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很多健走爱好者还是希望走得更快、更远,这是不断挑战自我、运动能力增强的体现。想要提高健走步速,步频是关键。 健走步速的组成 步速是步频和步幅的乘积,也就是说,步速是由步频和步幅共同决定的。当步频过快时,步幅将受到限制;当步幅过大,即步伐过大时,步频也会受到限制。因此,寻找最优步频和最优步幅是提高健走步速的根本。 步频是关键 为何在此重点强调步频?因为根据多项健走研究发现,最安全的提速方法,是从提高步频开始的。 步幅受到个人身高、下肢长、髋关节灵活性、核心力量等多方面影响,个体差异性较为明显。步幅加大时,身体重心移动距离增加,下肢动作幅度变大。对于健走初学者来说,动作幅度过大,极易引起健走姿势变形,比如弓腰、扭胯、踢腿前行等,容易导致身体过早疲劳,使运动无法长时间持续。动作幅度过大,还有可能引发肌肉拉伤、关节错位等运动损伤。 因此,要想提高健走步速,应该先将锻炼重点放在提高步频上。 掌握自己的步频 训练前,应先了解自己的健走能力。可使用计步器,进行一次10分钟左右的健走,测试自己目前的平均步频。 同步呼吸与步频 呼吸应根据健走强度而定,健走时可尝试“四步一呼”的呼吸方法,配合步频,下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增加双腿交替的频率上,而不是在提高身体移动速度上。经过一段时间循序渐进的训练,习惯了高步频,再稍微增加步幅,就能轻松提高健走步速了。 重视摆臂 健走时,上下肢是协同工作的。无论是摆动频率还是摆动幅度,手臂动作都是和其对侧腿部动作相对应的。有的人健走时,不重视摆臂,双手后背,这样走,步速一定不快,或者非常容易疲劳,以致越来越慢。有的人健走时,双臂直挺挺地前后大幅度甩动,这样走,步速同样不会很快,而且由于上肢动作幅度过大,整个身体运动起来会非常不协调。 正确的摆臂动作:双手握空拳,双臂屈肘呈90°,交替前后摆动。向前摆动时,手不过肩;向后摆动时,手不过腰。肘部不要外摆。 跟着达人一起健走 健走达人就像现实版的“教科书”,跟着达人一起健走,不仅能够随时提醒自己保持正确的健走姿势,还能不自觉地跟随达人健走时的运动节奏,进而提高步频。适应高步频是一个困难但有益的过程,非常锻炼耐力和节奏感。不过,还是提倡大家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选择合适的目标跟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