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养生,重在养心!这10条养生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圆衡 2016-06-25


 

夏至是24节气的第10个节气,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更要注重阴阳平衡。所以,夏至,合理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夏至

『 2016.6.21 - 2016.7.6 』

太阳黄经 90°

1. 节气特色

夏至日,昼最短,夜最长

“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至日,春天播种的植物已长成直立,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阳气旺至极点,此时北京的昼长可达约15小时。

广州从化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塔身高23.5米。每年夏至日12:26分,太阳直射光线经过塔顶圆球中孔,投射在塔底嵌着的铜心上,此时站在塔底的人将没有影子。

而中国最北的漠河县,则将夏至这天定为旅游节。因纬度高,在夏至前后的九天会出现白夜现象,被称为“不夜城”,幸运的话还能游机会看到极光。

2. 节气规律

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夏至三候为“初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古人认为鹿不同于麋,其角向前生,所以属阳。

夏至日,阴气始生而阳气始衰,所以属阳性的鹿角开始脱落,雄性知了也鼓翼而鸣。半夏则是一种喜阴的药草,仲夏时在沼泽和水田中常见。

3. 节气养生

夏至阴生,宜晚睡早起

夏至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从这天开始,一定要睡午觉。夏至阴生,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夏至养心,宜静息调心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天是养心的季节。养心学家嵇康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听慢音乐是一个调息的好方法,音乐中的音符也含有阴阳五行的元素,和节奏快的音乐能增强体内阳气、助人兴奋的效果相反,舒缓音乐可以帮助呼吸慢下来,让心脏得到休息。

4. 节气饮食

夏至饮食,宜苦酸咸

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根据五脏、五味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能助心气而制肺气。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同时多食咸味以补心,因咸入肾,补养肾水,肾水上行以敛心火,不致心火过旺。

同时,夏至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

忌夜食生冷、粘腻之物

夏季夜短,年事稍长之人,或体质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饮食,生菜、瓜类等。本为夏季忌食之品,夜间尤其要注意食用此类食物。夜间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腻之物,否则可见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

夏至养生饮品推荐

生姜薏米饮:补肾降心火,健脾解暑

炒麦芽20克,生姜20克,薏米30克,山药20克,菊花5克,枸杞15克,绿豆30克,红糖适量,煮水饮用。

山楂汤:消食健胃,活血化淤

山楂15克,酸梅50克,生姜20克,炒麦芽20克,加水煮软后放入白菊花5克,烧开后捞出菊花,再放入适量红糖,晾凉饮用。

茯苓荷叶粥:清热解暑,宁心安神

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30克,酸枣仁15克,柏子仁15克,生姜20克,粳米或小米30克,红糖适量。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加入白糖。

5. 节气风俗

冬至饺子夏至面:宜食面食

“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这天有些地方习俗要吃面。专家称,面食是高热量的,饺子用面包裹起来,这也就意味着把热量也包裹了起来,符合冬至主藏的规律。而夏至与冬至相反,要把阳气放出来,把面切成条后,就意味着把热适当地放出来了。

夏至饮梅酒,生津健胃

夏季天气炎热,易使人胃口不佳,且出汗多水分流失快。需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葡萄、猕猴桃、梅子等,能敛汗祛湿,生津健胃。此时青梅、杨梅上市,可提前浸渍梅酒在夏日饮用,酸甜果香易入口,又有药疗功效。

做法也很简单,将梅子清洗干净后,用冷开水浸泡,青梅需用细针在表皮戳一些细孔,沥干后浸在55度-60度的白酒中,密封10日左右即可。 酿出来的青梅酒色如翡翠,而杨梅酒则殷红透亮,饮之唇齿留香。

6. 节气起居常识

运动宜“轻”,环境宜“清”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会导致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宜每天大量补充水份

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因为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

最后小编提醒,到了夏至,家里就要开始准备一些防暑药了。金银花、菊花、荷叶、仁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避瘟散等防暑药宜常备身边,预防中暑,安全度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