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己亥夏至:炎热将至,宜养生养心慎发泄

 健康管理师紫苏 2022-06-13 发布于湖南

2019年6月21日23:54:09进入夏至节气。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代表炎热将至。

在公元前七世纪,先人们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下来的节气。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这一段话很好表示夏至名称的来由,对中国来说,此时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太阳辐射到达全年最高,所以说炎热将至。


夏至三候

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丌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二候蝉始鸣:夏蝉又叫“知了”,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半夏是一种白色的喜阴药草,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

夏至习俗

早在汉代,中国就有夏至的习俗记载。宋代的《文昌杂录》中就写道: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史》中也记载过:夏至之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送。

现代夏至最广泛的习俗大概是吃“夏至面”。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夏至这天很多地方,特别是在北方有吃面条的习俗,吃得较多的是小麦面。小麦面有许多功效,根据中医原理,小麦入心经,因其味甘,故能养心而安心神,其性凉,故能清心而除心烦。《本草纲目》说:“小麦陈者煎汤饮,止虚汗”。因此在酷热烦躁的夏天,吃一碗小麦面,再适合不过。


还有一些地方保留着祭神祀祖的习俗,来祈求消灾年丰,有些祭神礼典非常隆重。《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

夏至养生

1. 饮食习惯

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时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夏至过后,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还倡导“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

夏至饮食习惯是在强调清补的同时,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同时要注意少吃冷食。冷食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

2. 养生食谱

在遵循以上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可以推荐一些夏至养生食谱。

荷叶茯苓粥:配料,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适量。做法,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将白糖入锅。功效,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亦有疗效)。

兔肉健脾汤:配料,兔肉20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大枣30克。做法,兔肉洗净与其它配料武火同煮,煮沸后改文火继续煎煮2小时,汤、肉同食。功效,健脾益气。

3. 生活作息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但不宜超过晚上11点。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

4. 艾灸养生

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夏至养生应神清气爽,心胸宽阔,精神饱满,顺应这一年中阳气达到顶端的节气,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

治病

嫁娶

2019

6月21日

开市

安门

人以道立

以中医之道宣明华夏大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