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概念 | 特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Wellens综合征

 AVB05 2016-06-25
  作者:孙家安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今天白天为了一例前壁T波改变的患者折腾了几个小时,而晚上竟无意中接触了一个新的概念,至少不爱学习的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新的名词就是Wellens综合征,于是乎遍寻资料,谨放于此与各位共享。
  Wellens综合征简介
  Wellens综合征又称左前降支T波综合征,此综合征于1982年由Wellens首次报道,其特点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在胸痛发作后,行心电图检查时在胸前导联(以V2-3导联为主)发现持续性T波对称深倒置或双向等特征性的T波改变及动态演变。其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端的严重狭窄(>50%),导致左室前壁心肌严重缺血所致。这一概念有如下含义:①这种特征性T波改变只发生在部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②当心绞痛时心电图正常或无缺血性改变,而在症状发作终止后反而出现胸前导联T波对称性深倒置或双向;③心电图改变可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周不等,且这种特征性T波改变可以重复;④冠脉造影(CAG)大多数病人存在有左前降支冠脉近端严重狭窄(>75%)。
  临床上Wellens综合征并不少见,来自美国的报道称其发生率为10%——15%,我国尚无类似的统计数据。此类病人均发生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胸痛缓解之后,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查为正常或轻度增高。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左室前壁运动减弱,CAG示左前降支冠脉近端严重狭窄,而且T波倒置持续时问越长,病变有越发严重的倾向。
  Wellens综合征心电图特点
  ①T波特征性改变主要出现在胸前导联,以V2-3导联为主,有时可以扩展到V1-6导联,少数病例Ⅱ、Ⅲ、aVF导联也有特征性改变;②无异常Q波或R波振幅下降或消失;③无ST段移位或仅轻度抬高(<0.1mV);④心绞痛缓解后出现T波对称性深倒置或双向,以后逐渐转为直立的动态演变过程,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周不等;⑤以上T波特征性改变当心绞痛再次发作之后可以重复。
  资料显示,大部分Wellens综合征者在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在原有T波倒置或低平状态下正常(伪性改善)约占70%,少部分病人表现为原有T波倒置或双向,但心绞痛缓解后反而进一步加深。Sobnosky等又将Wellens综合征据T波改变的形态分为两型:1型:胸前导联T波深的对称性倒置,约占75%;2型:T波呈双向改变,占25%。
  Wellens综合征发病机制
  Wellens综合征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心肌顿抑与心肌冬眠:多数学者认为,当左室前壁心肌缺血严重时,可引起T波特征性改变,而T波的演变则反映了缺血区顿抑或冬眠心肌功能的恢复情况。随着心肌缺血的改善,T波倒置程度逐渐变浅,室壁运动障碍得到改善,心功能逐渐恢复;②有人观察到,在部分病人可以出现心肌损伤标记物轻度增高,说明心肌有损伤、坏死,这种损伤、坏死因深度浅(较心内膜下心梗还要浅),不足以引起QRS波及ST段像ST段抬高型心梗那样的动态演变过程,只能够引起T波的特征性演变,是心肌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
  提高对Wellens综合征心电图T波改变的认识,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①Wellens综合征的出现说明左前降支冠脉近端有严重狭窄;②这种UA属高危心绞痛,不进一步治疗很可能进展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③早期行冠脉成形术或冠脉搭桥术,Wellens综合征是强烈的适应证,患者可从中获益。
  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