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五七言律诗的起源和定型(综述)

 溪水闻花 2016-06-27

  浅谈五七言律诗的起源和定型(综述)

 

  浅谈五七言律诗的起源与定型(综述)

  一· 五言律诗的起源发展和定型

  要谈五言律诗的起源,首先要追寻五言诗的起源。五言诗起源于民间,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在《诗经》中,已经有五言诗的萌芽,如《召南·行露》有句:“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春秋末期楚国《孺子歌》及秦始皇时《长城歌》已是独立成篇的五言诗雏形。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完整的五言歌谣,是《汉书·五行志》所载的汉成帝时代的童谣:“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雀巢其颠。昔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又《汉书》载,西汉永始、元延间(公元前16-前9年)有《尹赏歌》:“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在这个五言诗的草创时代,民间流传着大量的五言民歌、童谣,如《采葵莫伤根》:“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傍有倚刀,贪人还自贼。”虽偶被史家所采取,却未为文人所认识,那时文人们热于辞赋。武帝以后,乐府大量搜集各地民歌,其中的一些五言歌谣得以流传下来。东汉时的《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叙事长诗显示当时的五言诗已经相当的成熟了。五言比起四言来,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四言诗是“二二”结构,易陷于平整、单调,而五言诗是“二三”结构,奇偶错综,便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对抒情和叙事能有更大的容量,而且使用起来也更为方便,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到东汉时代,一部分文人如班固、张衡、蔡邕、赵壹等在乐府的影响下开始创作五言诗。班固的《咏史》诗,“质木无文”,是现存最早的东汉文人五言诗。秦嘉的《留郡赠妇诗》三首,叙述作者奉役离家,不得与其妻面别的惆怅情绪。以整齐排偶的语言,写真挚深厚的感情,朴素自然中表明了文人学习五言诗的技巧已渐趋熟练。辛延年的《羽林郎》、宋子侯的《董娇饶》二首,风格逼近乐府民歌,不但表现技巧纯熟,而且深得乐府民歌的精神。东汉末年还有数量不少的无名氏'古诗'。萧统编《文选》,选录了十九首,即后来所称的《古诗十九首》。其中一部分代表了那时文人五言诗的最高艺术成就,也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诗进入了成熟的新阶段。“古诗十九首”虽不是一人所作,但风格内容大体相同,估计产生时代大概在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的作者通过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等内容的描写,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这些正是东汉末年政治社会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的真实的反映。其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而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语言不假雕

  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练,含义丰富,十分耐人寻味。

  建安时代,五言诗进入繁盛时代。曹植的五言诗,在内容的深邃和个性化方面,在文采对偶的华美精辟上,都前无古人。诗歌脱离音乐之后,人们开始了对如何使诗歌具有声韵和对偶之美的探讨。建安时代的文人已经意识到了声韵和对偶之美的重要性。如曹丕的“梧桐攀风雨,云雨散洪池”(《猛虎行》),曹植的“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赠白马王彪》),王粲的“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七哀》)等诗句,对偶已相当工整了。但是,这一时期出现的诗篇基本都是自然声律,用沈约的话就是“暗与理合”。在此后的六朝时代,五言诗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内容题材、体制风格上经历了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新体诗、宫体诗等多种变化,由成熟走向变化多姿。在对偶的追求上,晋宋时,潘岳、陆机、谢灵运等人的诗歌创作已日趋主动追求骈俪化对偶化,为了总结这方面的创作经验,刘勰《文心雕龙·丽辞篇》有“四对”(言对、事对、正对、反对)之说。在声律美方面,四声的发现和在诗篇中的应用使诗的声律开了新生面。南齐周颙发现了四声,沈约、王融把四声应用于指导诗文创作,提出诗的“四声八病”,主张作诗要区别平上去入四声,避免平头上尾等八病,以此理论指导所写的诗世称新体诗或永明体。它除了保持晋宋以来对仗工整辞藻清丽的特点外,进一步注意平仄协调、音调和谐,追求诗的音律美。(《南齐书·陆厥传》载:“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瑯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顒,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除了四声八病的讲究,永明体还有一些写作上的习惯,如篇幅的长短,通常在十句左右,由此发展下去,形成律诗的八句为一首的定格。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大都用对仗句,这也成为后来律诗的定式。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有谢朓、沈约、王融等人。谢朓的五言诗,今存130多首,其中新体诗占三分之一左右,这些诗都已具有五言律诗的雏型。尽管他的这些诗篇在声律上还表现得有些混乱,但也可看到已渐有了些近体诗的眉目。如《离夜》诗:“玉绳隐高树,斜汉耿层台,离堂华烛尽,别幌清琴哀。翻潮尚知恨,客思渺难裁,山川不可尽,况乃故人杯。”这首诗的四联,就每一联看来,声律都几乎合唐律了,只是各联之间尚未能粘着。宋严羽《沧浪诗话》对谢朓评价很高,说:“谢眺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沈约也作过不少好诗,如《赠范安成》 :“ 生平(平)少年日(入),分手(上)易前期(平)。及尔(上)同衰暮(去),非复(入)别离时(平)。勿言(平)一樽酒(上),明日(入)难重持(平)。梦中(平)不识路(去),何以(上)慰相思(平)。”从夹注所标示的情况来看,全诗自首至尾,以平上去入四声为准,每一句二五字异声,每一联的上下句之间二五字异声。“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的声病它是完全避免了的,因为它的句和联以及联间的关系根本就是按照“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的用声规避来组合和配置的,这首诗是典型的永明体诗歌。

  新体诗是近体诗的前身,以后新体诗又经历了声律的演变和对仗的规范,到唐中宗神龙年间发展定型于近体诗。永明体向近体的演变和过渡遵循着这样的规律:一方面是从一句之中平仄的“二五字异声”转变为“二四字异声”;另一方面是四声的二元化,由平上去入四声分用转变为“平”和“仄”两类,使近体诗的声律更易操作。第一个提出二元化新声律理论的是梁武帝时期的刘滔。同时,在一句内平仄关系确定后,诗人还不断探索一联内、一篇内平仄关系的协调,以句为单位或以联为单位,相互搭配,探索多种稳顺声势的方式。逐渐从整篇平仄音韵关系欠谐和到整篇音节音韵趋于谐和。在唐高宗时期,元兢提出了换头法,即除了一联内两句平仄相对,同时上下联平仄还要相粘,把对粘法则由句扩大到整篇,确定了以粘对规则统一全篇的观念。粘对规则的提出,为近体成熟和定型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极大地推动了声律的演变和发展,使近体诗声律格式得以最后确立。这个声律格式体系无烦冗之弊,有易于识记、易于掌握运用之利,极大地促成了近体诗的普及。在诗的对仗方面,初唐上官仪主张的“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已从一般的词性字音研究,扩展到联句的整体意象的配置。这些对法六朝诗人大都已初步应用并渐趋完善,到了上官仪始正式归纳起来,给以定名,于是这些法式便成为后人作律诗的一种定规。上官仪本人的诗中,虽很少这种完美的律诗,但是这种规格的创立,对于律体的发展很有影响。并且这种法则在当日考诗的制度上作为评定甲乙的标准,促进了对仗与音韵的结合。

  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唐兴,学官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并序》)。胡应麟《诗薮》说:“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唐高宗、武后时期,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以丰富的艺术实践,大力践行前人诗律理论,使诗歌创作日臻格律化、定型化,他们重视粘对规律,自觉地把粘对规律贯穿全篇,从而使一首律诗除了同联上下句平仄相对外,还做到上联的下句和下联上句平仄相粘,使通篇声律和谐(即近体的粘式律)。杜审言现存的28首五言律,除一首失粘外,其馀的完全符合近体诗的粘式律。据对齐梁至唐初的五言诗统计,自永明到隋末的诗中,粘式体(即合乎粘对法则的近体律诗)出现率在0%-9%之间;入唐以后,也还保持这样低的比例;从初唐王、卢、骆开始,粘式体才逐渐增至15%-35.6%。而至初唐后期,杨炯、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等的诗作,使粘式体猛增到88%-90%,说明他们有意识地实行了粘对规律,使他们的五律绝大部分符合唐律。由于沈、宋较长时间担任考功员外郎的职务和有多次诗词大赛夺魁的影响,使这种定型的格律成为朝野诗人的共同追求,这样到唐中宗景龙年间最终确立并推广了近体诗的格式。明王士祯曾誉之为“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艺苑卮言》)。《新唐书·宋之问传》亦云:“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这样,沈、宋之称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二 七言律诗的起源和定型

  七言律诗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比五言更为漫长曲折。先秦西汉时代已经有七言的民间谣谚。如荀子的《成相篇》,是模仿民间劳动歌谣写成的七言杂言体韵文;楚辞中的七言则更多,不过,因多带“兮”字而属骚体。两汉时期,七言民歌逐渐多起来。如桓帝初天下童谣:“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呼。”七言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在汉代广泛存在于字书、镜铭、民间谣谚、道教经典、医书、刻石、墓碑以及其他文章当中,在汉代是一种以应用为主的韵文体式。从这一角度讲,它与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杂言诗等并存,有着独立的发展之路,并以其反映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显示出其独特的社会认识价值,有与其他诗体同等重要的文化地位。但是,作为一种诗歌体式,它在汉代还远不成熟。从汉语韵律学的角度来看,七言诗属于中国诗歌体式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也是最难把握的一种,它没有进入汉代诗歌的主流之内,在汉魏时代还属于“体小而俗”的诗体。汉代的七言诗属于七言诗发展的早期阶段。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张衡的《四愁诗》是趋向完整的七言抒情诗,但每章的第一句都夹有一个“兮”字,参用了骚体的句式,所以还不能算是成熟的七言诗。

  建安时代曹丕的《燕歌行》二首,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乐府歌辞。这种句式整齐的七言诗,这时已相当成熟。不过,曹丕之后,诗人写七言的却不多,但七言歌谣一直是在民间(尤其北方民间)流传。一直到南朝·宋的鲍照,才大量创作七言诗。鲍照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七言诗创作的诗人。他不仅大胆地采用了这种一般文人视为鄙俗的形式,同时以革新的精神改造了这种形式。他的七言诗变逐句用韵为隔句用韵,并且可以自由换韵。以后在梁陈时代出现了七言诗蓬勃发展的局面。以现存资料,梁陈年间七言诗的作者有十余人,作品数量在百篇以上(包括含七言句的杂言诗),如张率的《白紵歌》九首,吴均的《行路难》五首,徐陵有《乌棲曲》,江总有《芳树》,庾信有《乌夜啼》、《杨柳枝》等。这就扩大了七言诗的阵营,使之成为堪与五言诗比肩的重要形式。(梁代七言诗与鲍照的作品颇有不同。即使是杂言的,句式组合也较有规律,大多是齐言体,不像鲍照《行路难》那样节奏错综变化。另外,这些诗中还产生了一种篇幅较长、隔句押韵、数句一转韵的极富于音乐感的七言歌行,如吴均的《行路难》,萧绎、王褒的《燕歌行》等,以后成为陈、隋及唐人常用的一种形式。如卢照邻《长安古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均由此生)。七言乐府通常不注重对偶,但个别篇也有向五言诗取齐,以八句为一篇、讲究对仗的情况,如(北周)庾信《乌夜啼》:“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妻。讵不自惊长泪落,到头啼乌恒夜啼。”这篇乐府共八句,用平声韵,颔颈两联皆对仗,但是,首颔联之间,平仄还没有粘缀,它们仍是齐梁体的七言乐府,仅仅形成了七律的雏形。所以清刘熙载《艺概》说庾信《乌夜啼》“开唐七律”(此外梁代还出现了许多七言四句的短诗,与后代七绝也有一定渊源关系)。所以说,梁陈时代是七言诗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时代。到了隋炀帝杨广的《江都宫乐歌》:“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余秋。渌潭桂檝浮青雀,果下金鞍跃紫骝。绿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也是一首没有粘对律的作品,但整篇气味已距离唐律不远了。因此可知,从汉武帝柏粱台连句以下,一直到陈、隋,七言句一向属于乐府歌曲。沈宋完成的七言律诗,应当看作是从乐府歌辞演变而来,不是五言律诗的增字发展。

  进入初唐以后,文人创作七言律诗很少,整个初唐近百年,七律仅百余首,而且多为初唐后期所作,如沈佺期16首,宋之问5首,杜审言5首,李峤4首,他们四人七律就占初唐七律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且合律篇章占82%。一般认为是在五言律诗趋于定型后,杜、李、沈、宋等人又成功地把这种律诗的粘对法则应用于七言体诗歌,于中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七言律诗体式的定型。如沈佺期于流贬途中写的《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两地江山万馀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与他流放岭南所作的五言律相同,此诗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心境,无意修饰,却写得有情有景,声律音调和谐流畅而蕴含深厚,是早期文人七言律的成熟之作,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的样板。自此以后进入盛唐时代,七律数量大增,名篇叠出,格律渐全部合格。

  参考资料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 过常宝编

  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05

  律诗论 洪为法 著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 吴小如等撰写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

  从永明体到律体 郭绍虞

  《从永明体到近体》再版附论,再版前言 何伟棠

  永明体诗歌的声律及其向唐代近体衍变的进程和规律 何伟棠

  杜审言与五律五排的定型—兼述初唐五律五排的定型过程 韩成武 陈菁怡

  早期七言的体式特点和生成原理—兼论汉魏七言诗发展滞后的原因 葛晓音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 葛晓音

  论七言诗的起源及其在汉代的发展 赵敏俐

  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 杜晓勤

  律诗进程中的上官仪 李益

  浅谈永明体兴起的原因 彭秋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