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分享 | 胫骨干骨折专题| 胫骨骨折术后骨缺损

 wyzhong123 2016-06-27
胫骨骨折术后骨缺损
病例提供者:西创伤骨科 程建岗
专家点评
点评专家:
张立海(特邀嘉宾—301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刘建、袁志、王延军、李军、张勇、贺利军、张朝、薛汉中、范少地、胡万华、杨鹏 等
记录整理:袁志
专家点评

1、这是1例胫腓骨干闭合骨折钢板固定术后感染,行钢板取出、病灶清除、外架固定术后残留节段性骨缺损,经骨段搬移技术成功治疗的病例。


2、借助这个病例,我们重点讨论、分析:


1)胫腓骨干远段闭合骨折钢板固定术后感染的可能原因?

(1)该病例是于伤后12天局部消肿后进行手术,手术时机没问题。

(2)该病例系胫腓骨干远段闭合性骨折(42-B1.3 ),如果局部软组织条件较好选用钢板是合适的

(3)对开放性胫骨干骨折,即便二期使用钢板固定也要慎重,一般对GustiloI、II首选非扩髓髓内钉;GustiloIII用外架。

(4)该病例发生感染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

b.手术操作粗糙、软组织剥离多、手术时间长;

c.局部皮肤可能有损伤,另其手术切口偏内,易致切口愈合不好

d.换药不规范,易致院内交叉感染。


2)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

分步疗法:一期抗感染,待感染控制后二期修复重建;

同步疗法:抗感染同期进行修复重建(抗感染骨应用)。

(1)彻底病灶清除,这步最关键;

(2)取出内固定,改用外架固定;

(3)滴注引流或局部抗生素应用(PMMA抗生素链珠、抗生素骨水泥)

(4)全身抗生素应用,至少3周;

(5)待感染有效控制后,二期骨缺损修复重建


3)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后期残留节段性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1)对于节段骨缺损,常规大段植骨很难愈合的

(2)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为克服腓骨较细的缺陷,目前常采用“腓骨双折”移植;但需显微外科技术,且对过长的骨缺损不太适合

(3)膜引导成骨技术:先期彻底病灶清除后,于残留骨缺损植入抗感染骨水泥,使其外周形成结缔组织膜管包绕;二期切开此膜,取出骨水泥,于膜管内植入细碎的植骨材料,缝合此膜管,通过膜引导成骨原理可较快速有效修复骨缺损;其修复速度与骨缺损长度无关,这允许我们可以更充分清除病灶,是目前治疗感染性节段性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4)一期短缩固定,同期或二期截骨延长术:多用于骨不连或小节段骨缺损;当短缩过多时,有神经血管折叠及软组织堆积的问题;还需承受腓骨截断的副损伤

(5)骨段搬移术:先一期截骨,使用外固定架进行骨段滑移;当两断端逐渐靠近接触后,酌情行二期断端修整,造成新鲜骨创面,并使断端良好对合,同时植骨,继续外架固定。该方法也是治疗节段性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4)该病例骨段搬移治疗有无不足之处?

(1)本病例使用骨段搬移方法非常成功地修复胫骨节段性骨缺损。

(2)但该病例采用组合式外架稍嫌复杂;目前使用专业的单臂外架进行骨段搬移更加简便.

(3)该病例骨段搬移的速度略嫌慢些,应该更积极些,可以明显缩短疗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