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露三兄弟本是唐朝人

 壶公评论 2016-06-28

本文标签史海寻踪

  郑露、郑庄、郑淑三兄弟是莆仙郑氏的始祖。他们自今永泰县迁莆田凤凰山(又名南山)下构建“湖山书堂”讲学,培养了不少人才,世称“南湖三先生”,在莆仙一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古代教育家。过去有不少史书和《莆田市志》都称他们是南朝人,据我掌握的资料和多年的考证,他们并非梁、陈时人,而是地地道道的唐朝人。具体事实如下:

  一、族谱记载。据《荥阳南湖郑氏族谱》记载,郑露、郑庄、郑淑三人实际上不是同胞兄弟,而是堂兄弟。郑露字恩叟,是辿公三子,唐开元28年庚辰(公元740年)三月十五日辰时出生,肃宗辛丑(公元761年)擢进士第,德宗建中元年庚申(公元780年)为太府卿;郑庄字端叟,是唐金吾大将军饶公长子,唐玄宗天宝三年甲申(公元744年)九月初九寅时出生,代宗广德二年甲辰(公元764年)擢进士第,德宗建中二年辛酉(公元781年)为中郎将;郑淑字善叟,是遂公长子,唐玄宗天宝五年丙戌(公元746年)正月十一日辰时出生,与郑庄同年(公元764年)擢进士第,德宗建中二年辛酉(公元781年)十一月为常州别驾。

  郑露是在德宗贞元元年乙丑(公元785年)三月初一日获准退休,四月初一授封太傅及恩赐,四月二十六日回到侯官浔溪。这年八月初一,郑露与同弃官回乡的堂弟郑庄、郑淑相约,一起离开浔溪经永泰到莆田南山构堂讲学,潜修儒学,以训子弟。15年后,即德宗贞元十六年庚辰(公元800年)三月初一,郑庄又迁居仙游浔阳(今仙游菜溪、石苍一带),继续讲学授徒。郑淑也于次年,即贞元十七年辛己(公元801年)二月十五日迁居仙游巩桥荷叶山左(今仙游赖店圣泉村)。

  郑氏族谱从宋代以来,虽经多次增补,但对郑露、郑庄、郑淑的出生年月,为官时间、迁居时间和地点等,都记载得一清二楚,前后没有变化。

  二、碑刻为记。郑露后定居在莆田西峰尾,卒于唐宪宗十三年戊戌(公元818年)十月初九辰时,享年79岁,其墓在壶山右麓宝胜院前,墓碑上刻“唐太府卿郑公之墓”,唐德宗下旨勒建的“开莆来学”牌坊,上书“倡学先儒唐太府卿祀乡贤南湖郑露”。郑庄卒于唐穆宗长庆二年壬寅(公元822年)八月初一午时,享年79岁,与其子郑积的墓都葬在浔阳山下。郑积的墓道碑尚在,上书“唐散骑光禄大夫郑公神道”,旁刻十一世孙男知枢密院事宋开国侨等立。郑淑卒于唐穆宗长庆四年甲辰(公元824年)八月初二,也是享年79岁,其墓碑上书“唐常州别驾郑公墓”。现墓碑刻被仙游县博物馆收藏。

  三、子孙为证。“南湖三先生”的后裔有不少中了进士,当了高官,其经历也足以为证。郑露之子郑珙登唐德宗贞元进士,孙皋登懿宗二年进士;郑庄之子郑积是唐散骑光禄大夫;郑淑的曾孙是赫赫有名的晚唐诗人郑良士,曾在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献诗五百篇,被授国子四门博士,后又被朝廷命授左散骑常侍兼御史中丞大夫。他生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丁丑(公元857年)卒于后唐明宗长兴辛卯年(公元931年)六月初十。郑良士与其曾祖郑淑四代相隔至多一百年左右。如果说,郑露三兄弟是梁、陈人,那梁、陈与晚唐相隔了300多年,该怎么解释呢?如果说,郑露不是唐朝人,其子郑珙、其孙郑皋都是唐朝人,父子、祖孙能相差300年吗?那他的诗《彻云涧》被选入《全唐诗》第887卷第7首,这又怎么解释呢?

  综上所述,“南湖三先生”本是地地道道的唐朝人,那为什么不少史书却将三先生当作梁、陈人呢?我认为,此说或许是受了黄滔的《南山灵岩寺碑记》的误导。黄滔在碑记中提到邑儒荥阳郑生家献其居为金仙庵之事,即陈永定二年庚申也。黄滔在这里并没有说郑生便是郑露三兄弟,但后人可能就误读为郑露三兄弟了。

  历史是以事实为根据的。我们应当尊重事实,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还郑露三兄弟以本是唐朝人的真面目。□陈金添

声明: 本文由(莆田文化网)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郑露三兄弟本是唐朝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