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 · 名人堂 |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shuzechi 2016-06-29


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Prokofiev)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也是20世纪少数几位可以将作品创新和作品的深刻程度完美融合的作曲家,被誉为是“新古典主义”的领导者。他在调性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使音乐增加了全新的色彩,让古典主义形式重新换发了的生机。



Versatility / 名声斐然
1

作曲家


身为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有诸多经典作品流传于世,比如:


彼得与狼 | Peter and the Wolf

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 - 选段

以这首乐曲配乐的同名无对白音乐动画短片《彼得与狼》获得了2008年学院奖最佳动画短片奖,并摘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桂冠。



芭蕾舞剧 · 罗密欧与朱丽叶 | Romeo & Juliet

芭蕾舞剧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纪念币 | 发行:苏联

虽然莎士比亚的戏剧一直是作曲家改编音乐剧所青睐的题材,但在普罗科菲耶夫之前,是没有人想到过要把莎翁的作品改编成芭蕾的。普罗科菲耶夫凭借对莎翁诗篇的理解,将19世纪末柴科夫斯基所创作的片断整合成了流传数代的整部芭蕾舞音乐。


遗憾的是,当时普罗科菲耶夫是希望忠实原著的,而芭蕾舞团方面的编导则大耍脾气要求将故事的结局改为喜剧,最终普罗科菲耶夫带着自己为芭蕾舞剧写的乐谱离开……这部作品就这样推迟问世了长达四年之久。直到六年之后,这部专门为芭蕾舞剧所谱写的作品才第一次以芭蕾舞剧的形式在舞台上与观众见面。1940年1月11日,基洛夫芭蕾舞团在基洛夫国家歌剧芭蕾剧院演出了这部作品,大获成功。


后来,在这部作品的基础上,各国都涌现了自己的改编版本,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有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不过在演出时,不少版本还是将普罗科菲耶夫的名字放在最前面,以示敬意。



芭蕾舞剧 · 灰姑娘 | Cinderella

灰姑娘剧照

2008年,巴黎歌剧院版本

《灰姑娘》是普罗科菲耶夫继《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后创作的又一部芭蕾舞剧音乐作品,这部作品的影响力依旧是世界级的……包括迪斯尼在内的很多后续改编版本,都在音乐表现力等方面将这部作品作为范本来参照。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符合芭蕾舞表演的环境,原著中经典的水晶鞋,被调整为普通的芭蕾舞鞋。



歌剧 · 战争与和平 | War and Peace

歌剧 · 战争与和平

2000年,法国国家歌剧院版

《战争与和平》同样是一部世界级的作品,在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改编版本。因为原著小说是以1812年法国侵略俄国的战争为历史背景,因此在法国也格外受到欢迎。部分真实人物和真实情节,也被搬上了歌剧舞台。对这部作品只需要一句话评论就足够:无论哪个改编版本,普罗科菲耶夫的名字都排在最前面!



2

电影原声乐


普罗科菲耶夫也是电影配乐的奠基者之一。在那个时代,还鲜有专门为电影表演创作的音乐作品,这一次他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的作品《亚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和《伊凡雷帝》(Ivan the Terrible)是最早的专为电影谱写的配乐,是电影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不夸张地说,20世纪末的所有电影音乐,都带着他的影子。

普罗科菲耶夫纪念邮票

左:前苏联发行 | 右:俄罗斯发行

他青壮年时期曾游历欧美诸国,期间坚持音乐创作与表演,积累起了广泛的国际声誉。而到了世界经济“大衰退”的后期,他的芭蕾舞剧和新歌剧成了世界文艺圈的新宠,他也因此成为了西方世界与红色苏联间的音乐大使。

1945年11月19日 | 时代周刊

普罗科菲耶夫因卓越的国际影响力登上时代杂志封面人物


3

国际象棋


普罗科菲耶夫还是一名实力不俗的国际象棋选手,连国际象棋大师卡帕布兰卡(Jose Raul Capablanca)也曾是他的手下败将。卡帕布兰卡是第三位获得世界冠军的国际象棋大师,也是普罗科菲耶夫的棋友之一。

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图片中对弈的两人为普罗科菲耶夫(右)和小提琴家奥伊斯特拉赫(左,David Oistrakh),观战者为女提琴家希莉尔斯(Liza Hilels,也有一种说法是Elizaveta Gilels)。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正是与棋友奥伊斯特拉赫在D大调长笛奏鸣曲的基础上联手改编完成的,首次演出也是由二人联袂进行。


视频中小提琴的演奏者为著名俄国小提琴演奏家David Oistrakh(1908-1974)。他的演奏以浑厚、温暖的抒情性著称,他的分句极有特色,善于通过揉指强调色彩的明暗变化,其演奏既有气势和幅度,又柔美细腻。


小提琴家David Oistrakh



Flute Sonata / D大调长笛奏鸣曲

虽然普罗科菲耶夫被尊为“新古典主义”的领军人物,但在D大调长笛奏鸣曲这部作品中他却展现了自己在音调运用上的丰富多彩,这种大胆的创新将广阔的音域、炫目的半音与古典的结构相融合,成就了这部极具个人色彩的代表作。这首作品是他写的唯一一首长笛奏鸣曲,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长笛作品之一。据统计,这首作品是国际青少年长笛比赛中被演奏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

                                                                                                                                            23:24                                      D大调长笛奏鸣曲 - 帕胡德                     来自鲁宾斯坦音乐文化                                                       

音频演奏者帕胡德(Emmanuel Pahud)于1970年1月27日生于瑞士日内瓦,以演奏巴洛克、古典时期的长笛作品闻名。1993年任柏林爱乐长笛首席。2001年,欧洲圣城音乐会中他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莫扎特D大调协奏曲,被奉为当今世界古典音乐演奏的典范,也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最伟大的长笛大师,成为乐坛的标杆之一。


帕胡德(Emmanuel Pahud)



Encounter / 长笛与钢琴的邂逅
浪漫夏夜 - 长笛与钢琴音乐会
时间:2016.06.28
地点:北京 · 中山音乐堂
活动介绍

长笛

艾斯特·若菲


钢琴

王笑晗


音乐会主要曲目

 德沃夏克 - 长笛小奏鸣曲

 普罗科菲耶夫 - D大调长笛奏鸣曲



她,是以色列年轻一代最有才华的长笛演奏家,以极难得的最优奖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以色列耶路撒冷室内乐团长笛首席,梅耶基金会大奖、马克·里奇基金会艺术家成就奖荣获者。



他,是中国年轻一代钢琴家中的佼佼者,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历史上唯一一位满分毕业的优秀毕业生,德国慕尼黑ARD国际音乐比赛、美国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德国波恩贝多芬国际钢琴比赛、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获奖者,钢琴、作曲、指挥“三栖”艺术家。



一支柔情四溢的长笛

一架灵动流畅的钢琴


若菲的长笛音色细腻、华丽,偏爱丰富的泛音运用,让笛声更加飘逸高贵。王笑晗的钢琴力度变化丰富,触键明快、清晰,音色自然。两位中以乐坛年轻一代的翘楚这次在中山音乐堂的联手表演,会为观众呈现一场怎样的“他和她的浪漫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