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讲解 explanation 1.有医学背景的读者建议通读全篇,互相学习交流。 2.没有医学背景的读者可直接读总结部分。 既然是探讨检验与临床的关系,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应该是一篇临床指南——2014年的AUA(美国泌尿外科学会)发布的关于肾结石的临床诊疗指南。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新的国外指南了,比较有代表意义。(小编顺便想吐槽下,人家国外每年各专业协会都会出台最新的指南或者规范,国内的卫计委大佬们……) 规范的指南开头三点全是检验相关的内容,而且还是Clinical Priciple ——临床应用原则哦!简单翻译下: 1. 临床医生应通过病史、饮食、血液生化检查、尿液分析等指标对新发泌尿系或肾结石患者进行评估。 2. 对于临床上怀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临床医生需要了解其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水平。 3. 如果能够获得结石,至少要做一次结石成分分析。 从上述三个环节不难看出,结石和检验的相关性主要集中在:血液生化、尿液分析、PTH以及结石成分分析四个方面,后面将逐项进行介绍。 与结石相关的疾病基础 · 肥胖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痛风 · 肾小管性酸中毒(RTA)Ⅰ型 · Ⅱ型糖尿病 · 骨骼疾病等其他疾病 请具有相关基础疾病的同志对号入座。 当然,在此指出这些疾病,主要是针对这些疾病的检验项目都是结石患者需要考虑的哦! 尿液分析中下列指标与结石息息相关 o pH o 结晶性状 o 尿液比重(比密) o 红细胞 其中pH及结晶性状是评价结石类型的关键指标
这里要指出的是:正常人尿液中也会出现晶体。但是结石患者的晶体出现几率及其浓度远高于正常人群。而且其晶体的主要类型也不尽相同。小编简单的罗列几种主要晶体(草酸钙结晶、尿酸结晶、磷酸盐结晶)对应pH值。 可以看出,除了磷酸盐结晶以外,其余结晶都是在酸性环境下的。通过pH可以简单的预判下结石的性质。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常常诱导产生肾结石 o 血清甲状旁腺浓度 o 血钙浓度 o 血磷浓度 o 尿钙浓度 对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而言,由于PTH的持续升高,从而导致骨钙分解,血钙升高,血磷下降,进一步导致尿钙的升高,最终诱发肾结石,所以对于肾结石患者,检测PTH是有必要的。 1.结石是一种由于多因素造成的复杂疾病,既和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食习惯、药物使用等有关,也和前述基础性疾病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目前,结石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而检验学在结石类疾病上的贡献,主要集中在预防并发症、判断结石类型以及治疗效果监控等方面。
2.结石的血液生化检查主要是判断患者体内的钙磷水平,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以及尿酸水平,这些指标的高低直接与结石成分相关,同时其他并发症和伴生疾病的筛查也需要靠血液生化来完成。
3.尿液分析常常被忽视,结石患者(在此强调,一定要是已确诊结石的患者,因为正常人尿液中也会出现结晶)的尿液pH及尿结晶检查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判断疾病程度,另一方面也可用于治疗效果的监控。 (责编:damao)
本公众号欢迎专业人士投稿!文稿分科普、专业两类,科普类以尿路结石机制原理、日常预防、保健医学常识普及教育等内容为主,专业类以学科进展前沿、荟萃分析、新技术推介等内容为主。投稿请附作者简介,邮箱:mededitor@qq.com,一经刊用,即致稿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