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禹治水(上古三代)

 春云如烟 2016-06-30
大禹治水(上古三代)

还是帝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水灾,河水泛滥,庄家被淹,房屋被冲毁,老百姓只好跑到高处去躲避。

尧根据四岳们的推荐,派鲧去治水,结果用了9年时间也没有治好。舜代尧行使职权的时候下去巡视,发现鲧治水时只懂得用堤坝去堵,结果越堵水越大,一冲坏水坝,水灾反而更大,于是舜在羽山处死了鲧。听说鲧的儿子禹治水有一套,舜不避他是罪人子弟,就举荐禹去治水。

禹姓姒(音四si)名文命,是帝颛顼的曾孙,因为后来被封在夏的地方,所以又称他为“夏禹”。她的母亲有莘氏女修己。禹性情仁厚和善,机智勤劳,不但知识渊博,而且特别谦恭下问。据说他每一次路过有10家以上的村庄时,都要进村求教,听到有益的话就向人拜谢。

舜对禹说:“你去治水,可一定要抓紧时间啊!”

禹不敢怠慢,便和益、后稷召集百姓参加治水。他接受父亲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变过去的堵截为疏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他一边和老百姓一起劳动,一边拿着规矩和准绳,规划水道,开山筑堤,走遍九州各地。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结婚4天就离看了新婚妻子,后来几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据说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了个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啼哭,他走在门外听到了哭声,但一狠心又走了。

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堵塞了河水的去路。由于河道狭窄,黄河水常常在这里溢出发生水灾。禹就在那里观察地形,规划工程,带领人们凿开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就这样黄河水才畅通无阻了。

禹很关心百姓疾苦。有一次,他看见一个人穷得把孩子卖了,禹就用铜钱把孩子赎回来。见到有的百姓没有吃的,他就让后稷匀出少的可伶的口粮接济他们。禹自己却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着粗劣的食物,住着简陋的席棚。每天他都拿着工具,带头干最苦最累的活。多年下来,他的胳膊和腿的汗毛都磨光了,手掌和脚掌也都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经过13年的努力,不知开了多少座山,疏浚了多少条河,终于使河川都畅通无阻流向大海,根治了水患。人们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为“大禹”。

为了治水,禹走过了很多地方。他对各地的地形疆域、户籍、风俗物产都了如指掌。根据这些情况,他重新把天下划为九个州:

黄河从壶口到碣石的地区划为冀州;

济水和黄河之间为兖州;

东海和泰山之间叫青州;

东海、泰山和淮水之间为徐州;

淮水和大海之间为扬州;

荆山至衡山一带是荆州;

刑山和黄河之间为豫州;

华山以南,黑水以东是梁州;

黑水以东,黄河以西是雍州;

禹定九州对中国的历史影响很大,至今“九州”一词还被人频繁使用,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大约在后来的战国时期,有人写了第一部地理著作叫作《禹贡》,对研究上古地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禹还根据地域的远近,规定天子帝畿五百里为甸服,再外五百里为侯服,再外五百里为绥服,再外五百里为要服,最外五百里为荒服。甸、侯、绥三服进贡不同的物品,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即不进贡物品也不负担劳务,但要接受管教。荒服则根据他们的习俗管理,不强制推行朝中的政令。

禹的功绩很大,威望也越来越高,舜便把一块玉圭赐给了他,又封他为伯,把夏地(今河南禹县)封给他。舜说:“禹啊,你是我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我想为民造福,你就来辅佐我;我想观察天象,你就来谏明我;我想听五音六律八声来治乱,宣扬五德,你就来帮助我。你从来不当面阿谀奉承背后诽谤中伤我。你的功劳真是太大了。”公元前2070年,舜在位的第33年就把帝位禅让给了禹。17年后舜死了,禹正式管理国家。他建都城于夏,因此国号为夏,禹便是夏王朝的第一个天子。他把天下的铜钱收集起来,铸成了九尊宝鼎,象征天下一体。所以后来就把“问鼎”这个词比作夺取天下了。






 

(参考简明社会科学词典、中国古代史常识、中国通史2015-07-08 08:47:45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