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被一篇爆款鸡汤文吓到了,如此养生后果很严重

 睡觉人图书馆 2016-06-30

最近网上有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从容地老去》。其中有关健康的论述让我吃惊。如果这些论述广泛流传甚至被很多人奉行,那后果真是太可怕了。

我被一篇爆款鸡汤文吓到了,如此养生后果很严重文中说“专家说、学者说、医生说、禅师说……讲动的,讲静的,讲吃素的……听来听去,仿佛越活越不会活了?……试问一下,这些说教者,他们自己长寿吗?…… 恐怕他们自身实践和理论也未必统一”。

文章大有“一棒子打死一群人”的架势,即使专家、学者、医生未将实践与理论统一、自身不长寿,并不能证明他们的长寿理论是错的,相反,这些理论大部分是科学的理论,是基于大样本调查研究的结果。

我被一篇爆款鸡汤文吓到了,如此养生后果很严重文中说百岁老人“反倒有爱喝酒的、常抽烟的、吃肥肉的、不体检的”。

许多经过统计学、循证医学证明的研究发现,喝酒可导致胃癌(归因危险百分比喝酒者50.74%,一般人群17.78%),抽烟可导致肺癌(发展中国家约80%肺癌病例与吸烟有关),吃肉可导致肠癌(过量食用猪肉、牛肉的女性、男性患肠癌风险较正常食用者增加分别为48%、44%),不体检的会导致小病变大病、大病变绝症。

我被一篇爆款鸡汤文吓到了,如此养生后果很严重

文中说“抗衰老?衰老岂能抗,天下哪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其实尽管没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但衰老还是可以抗的,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人均寿命比1990年时平均延长了8年半,男性、女性平均寿命为74岁、77岁(引自《柳叶刀》)。而日本的人均寿命世界排名第一,为83.4岁。为什么寿命可以延长,是因为有抗衰老的方法。文中提到了“过度的治疗”,作者知道过度治疗的概念吗?难道如文中所讲“有病就治,有药就吃”就是过度治疗吗?过度治疗是指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治疗行为。人生在世,生老病死,疾病可防可治,只要适合防治疾病实际需求的均应该提倡。文中说“长寿的前提,是能自理”,难道不能自理就多辱,就不应长寿?那么美国著名科学家霍金不能自理,就该多辱?许多不幸中风偏瘫的老人,就该多辱?

我被一篇爆款鸡汤文吓到了,如此养生后果很严重最后文中提到做好几件事,简而言之,就是:去想去的地方,办想办的事,说想说的话,记想记的事,向梦中人表白,少锻炼,快乐,主客观为己。

说的让人感觉大限将至,赶紧完成自己的心愿,然后快乐地等死去,真是可怕。

笔者在这里想建议大家应做好几件事。

我被一篇爆款鸡汤文吓到了,如此养生后果很严重每年体检,发现身体不适早点治疗。正如《黄帝内经》所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应做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

我被一篇爆款鸡汤文吓到了,如此养生后果很严重起居有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应在白昼阳气盛时劳作,在傍晚阴气盛时休息, 以法阴阳。《灵枢·本神》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

饮食有节,不大鱼大肉,不抽烟喝酒,粗茶淡饭,益寿延年。《黄帝内经》云:“饮食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本草纲目》云:“饮食不节,杀人顷刻。”

我被一篇爆款鸡汤文吓到了,如此养生后果很严重调畅情志,即调畅七情五志。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五志,是指怒、喜、思、悲、恐。情志失常皆可令人患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 “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现实中我们经常见到,打麻将的老人胡牌了,一高兴心脏病犯了,家里闹矛盾,一气晕倒了等等,说明情志失常确实影响身体健康。

我被一篇爆款鸡汤文吓到了,如此养生后果很严重适当锻炼,不过度劳累。《黄帝内经 ·素问 ·宣明五气篇》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可以练习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锻炼身体。

祝天下老人健康长寿。

(杏花岛作者高晋生,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山西省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杏花岛”,遇见更有趣的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