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信的孩子远比优秀可贵

 先下手为强mqa2 2016-07-01
孩子是在亲子关系中不断确认自我,知觉到什么样的情况下自己是容易被父母或老师接纳。如果把孩子比喻成电脑,父母就像孩子的外挂程序一样,虽然看起来挂在外边,但实际上正在替代年幼的孩子管理自我。渐渐地,孩子把外挂的替代者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即形成了父母自我,这种自我会让父母不在身边时,也以同样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管理。
 
所以,你如何看待幼年孩子的成功和失败,孩子将来就如何对待自己的成功和失败。


孩子作为“人”本身的存在价值是不需要通过什么来证明的。如果成年人将否定、失败或成功与自信和价值直接联系起来,孩子就容易感觉到低自我价值感或者回避体验,从而通过各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当然这种方式有的是社会认可的,有的可能是伤害自己,甚至是反社会的……


父母要调整“拥有什么才会自信”的执念


当被否定时,你能够仍然爱和接纳自己,仍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吗?你能够不放弃自己,信任自己吗?
 
如果你在生活中没有事事苛求自己,尤其是不苛求自己一定要做个好妈妈,而是能够边走边唱,同时不断反思和提升,这种享受当下生活的状态要比教给孩子多少知识更有价值。
 
如果你总是告诉自己,等我拥有了什么,就一定会更自信,那么,你真的需要停下来回顾一下,在过去的岁月里你是否有过曾经的渴望的东西,而当你真正拥有时,你的整个生活是否真的发生了如期的变化。我们总是寄希望于外界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内心,那只会让我们失望,不妨放下这种执着,从现在开始尝试无条件接纳自己,从当下开始改变。
 
容纳孩子被否定时真实的挫败感

容纳是指父母为幼儿创造一个心理空间,可以盛放孩子的自我被否定,以及失败的体验,而孩子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自由体验负面情绪,并逐渐从中恢复。而不是孩子一有情绪,父母想要控制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少的在父母面前表达自己的情绪,将它们压抑到心灵深处。
 



当孩子被否定而沮丧时,你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他:“我爱你”,让他体验到你仍然爱此时沮丧的他。而不是急于去把他从沮丧中拽出来,也不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他,“我不喜欢也不能容纳一个因为失败而哭泣的孩子”。
 
当孩子因为害怕失败而拒绝尝试时,你可以在接纳孩子的情绪,陪伴他从挫败中恢复出来以后,邀请孩子一起去回顾:“这次经历,我们可以有些什么收获?”因为孩子只有在感觉关系安全时,才有可能去探索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世界。

提升自我觉察能力,减少孩子替代性体验你的情绪
 
当孩子的表现与你心中的理想小孩不一致时,你泛起的情绪是怎样的?当孩子在人群中不是优秀的那个时,你是如何看孩子的,你又会做些什么或者不做什么让自己舒服一些?
 
当你感觉孩子被否定时,可以先问下自己:“这是孩子的感觉,还是我自己的感觉”。
 



一天,幼儿园的童童与乐乐在一起玩,童童要求爸爸出题,和乐乐一起比赛口算,爸爸出一道题,童童就抢答而且正确。童童很兴奋,乐乐也还好。乐乐爸爸看到都是童童答对,就替乐乐开脱道:“乐乐的幼儿园没学过算术,所以抢答不出来”。正在专注在算术题游戏上的乐乐,听到爸爸的开脱之词,忽然变得不高兴了,眨巴着眼睛,神情甚是沮丧。

 
可以看到乐乐爸爸之所以替孩子开脱,是因为他自己把口算看成了一场决定优劣的比赛,在这场比赛中,认为处于劣势的乐乐的自信心受到了伤害,为了避免乐乐不要有这种体验,就替乐乐辩驳是因为没有学过。
 
而爸爸的开脱,恰恰传递了爸爸关于自信的信念“你回答不出来,自信心会受挫,你可能会因为自己没回答出来而受伤”,乐乐接受到了爸爸的信念,替代性地体验到了爸爸的挫败感。
 
当父母持有这样的自信信念时,为避免孩子自卑而做的努力,恰恰损坏了孩子作为一个人的自信。
 
如果乐乐爸爸的内在信念认为自信是允许被否定,而不是事事都要第一,那他就更可能允许孩子被否定,认为孩子即使没有表现很优秀,仍然可以拥有作为人的自信。他在行为上就不会出面开脱,而是欣赏孩子们的游戏。

因此,保持觉察很重要。觉察是有意而不加评判地去注意体验。
 
只要体验能被觉察到,我们防御性的应对就会减少。觉察就是疗愈,因为觉察开启了一个不同的方向。
 

父母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也不要太心急,就像登山,当你有了一个想要登山心念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攀登了,经历各种努力和体验,才能一步一步到达山顶。


我们不需要做完美的父母,但要做有觉察力的父母,这样才能减少挫败模式的代际传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