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午流注——脏腑的时间分配(内附服药时间指导)

 天青青水蓝蓝我 2016-07-03



  子午流注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子时(23:00~1:00)胆经的旺时。
胆贮藏和代谢胆汁,主决断。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


对事物的判断并作出决定,是胆的功能。如果遇事犹豫不决,那就是胆的功能障碍,胆气虚。有时候碰上难以决断的事,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形容这种状况叫“绞尽脑汁”。所以决断不是简单的事,是十分复杂的劳动过程,是耗能的,胆需要补充能量和进行修复,胆补充能量和修复的时间就是子时。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胆汁的代谢过程也是胆的修复过程。胆的修复和胆汁的代谢必须在睡眠状态下完成,子时人应该处在睡眠状态。


如果子时不睡觉,会影响胆的修复和胆汁的代谢,长此以往,容易使胆的决断功能下降和胆汁的代谢不畅,导致判断能力下降,遇事优柔寡断,胆小怕事,惊恐不安,并且容易患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

丑时(1:00~3:00)肝经旺时。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主藏血、主筋、肝经循阴器。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肝脏自身的修复和解毒功能主要是在丑时进行,也是睡眠状态下进行的。所以养肝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丑时睡好觉,特别是春天的丑时对养肝尤为重要。


如果丑时不能睡觉,时间长了会影响肝脏自身的修复和其解毒功能,出现急躁易怒,或抑郁不舒,面色发青,男人出现阳痿。


更为严重的是,丑时不睡觉还可影响肝的免疫监视功能,容易患肿瘤。《内经》认为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极”是什么呢?极者,乱也。罢极就是平定暴乱,谁来平定暴乱呢,将军的职责就是带兵打仗,平定暴乱,人体的肝脏就是平定暴乱的将军。人体的暴乱是什么呢?就是细胞发生突变,变成人体本身的异己,形成肿瘤细胞,肝脏的功能就是平定突变的细胞,维护人体的安定。

寅时(3:00~5:00)肺经旺时。
肺主气,司呼吸,主治节,朝百脉。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经过肝脏解毒净化后的血液输送到肺,再通过肺的宣发输布到全身,所以人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肺是主管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以及人体和外界保持协调统一的脏腑,这就是肺主气司呼吸,主治节的功能。


一天之中,寅时是呼吸新鲜空气的最佳时机,很多健康长寿的人都有晨练的习惯。《内经》所说的“肺者气之本”的“气”除了指空气以外,还有“节气”的意思。《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一年之中,大的变化是四季,又叫四时;小的变化是候;中的变化是气,又叫节气,亦称为节。一年分为24节气,节气的变更意味着气候的变更,自然界气候的变化人体必须与之相适应。感受自然界的变化,调整人体变化的脏腑就是肺,所以《黄帝内经》称肺为“气之本”,“治节出焉”。


也正因为如此,肺虚的话,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就减弱,容易发生感冒之类的外感疾病,预防外感疾病的方法就是补肺气,中医有个很著名的方叫“玉屏风散”,预防感冒很有效,这个方就是补肺气的,容易感冒的人可以常服这个方。而补肺气,养肺的最好时机就是寅时。寅时服“玉屏风散”效果最好。

卯时(5:00~7:00)大肠经旺时。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水谷,排泄糟粕。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同时,肺与大肠相表里。饮食经过胃受纳、腐熟,脾的运化,小肠的分清泌浊,糟粕进入大肠。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输布到全身,大肠最早接受肺的新鲜血液,开始工作,排泄糟粕。有正常生活规律的人,大多数是在清晨起床后排大便,正好是在卯时。所以卯时是排泄大便的最好时机,治疗便秘的服药时间也最好是卯时。


对于习惯性便秘的患者,除了服药以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规律,每天在卯时定时排便,否则习惯性便秘难以治好。

辰时(7:00~9:00)胃经旺时。
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
《黄帝内经》将胃称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也将其称为“后天之本”。
所以在辰时的时候,胃的机能最旺盛,人有饥饿的感觉,也是一天之中开始进食的最好时机,早餐最好应该在辰时,早餐也一定要吃好,这是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进餐时间,是人体获得营养的最好机会。


现在很多人身体不好,体质虚弱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正常的生活规律,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卯时该排大便的时候不排大便,而形成习惯性的便秘,导致糟粕堆积在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泄;辰时该吃早餐的时候不吃早餐,人体不能及时得到充足的营养,还容易得胃病。毒素不能及时的排泄,营养不能及时的补充,人体怎么能健康长寿呢?

巳时(9:00~11:00)脾经旺时。
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升清,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饮食经过胃的受纳、腐熟以后,进一步的消化,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主要是脾的功能。脾的功能强壮,精微物质的吸收、输布正常,气血充足,肌肉四肢得到充分的营养则肌肉强劲,四肢发达,轻劲有力,气血充沛,口唇红润。


如果脾虚则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大便稀溏,肌肉瘦削,四肢无力,口唇苍白。脾虚的病人,服健脾药最好是在巳时。

午时(11:00~13:00)心经旺时。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神志活动和血液的运行是心脏的功能,心脏的功能正常,则神志活动正常,思维清晰,反应敏捷,血脉通畅,血液循环正常,面色红润,神采奕奕。


如果心脏的功能减退,就会表现出神志异常,血液运行不畅,面色青紫发瘀等。
养心的最佳时机是在午时,在午时服养心的药疗效最好,午时睡午觉可保持心脏功能的旺盛,可使下午精力充沛。

未时(13:00~15:00)小肠经旺时。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清泌浊。


饮食经过胃的受纳腐熟,脾的运化,到达小肠。小肠的功能就是将精微和糟粕分别出来,精微物质被人体吸收利用,糟粕再被小肠分清泌浊,浊中之清的水分被送入膀胱,浊中之浊的糟粕被送入大肠。治小肠的药最好在未时服用。

申时(15:00~17:00)膀胱经旺时。
膀胱的主要功能是功能是藏津液,通过气化排泄尿液。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膀胱不能藏津,而出现小便频数,甚至遗尿;一是膀胱不能气化排泄津液,而出现小便不利,消肿等。
恢复膀胱功能的最佳时间是申时,治疗膀胱疾病的药在申时服最好

酉时(17:00~19:00)肾经旺时。
肾为水脏,主水,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主骨生髓通于脑,为先天之本。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精气是人体的生命物质,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五脏六腑吸收的水谷精微,精气旺盛是人本生命力旺盛和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先天的精气藏于肾,五脏六腑从饮食水谷中吸收营养物质,除了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外,其中最精微的部分也要藏于肾,对先天之精进行补充。先天之精是生命的火种,是传宗接代的物质基础。


所以,肾精亏损,不仅会影响本身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而且还会影响后代的体质,这就是将肾称为“先天之本”的原因


肾脏藏精的时间主要是在酉时,补肾的最好时机也是酉时。同时要注意的是,在酉时最好不要泻精

戌时(19:00~21:00)心包经旺时。
心包又称心包络,为心之宫城,代心用事,代心受邪,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心包受邪会影响神志,出现神志症状。


戌时是心包经的旺时,也是心包进行自我修复的时段,服清心开窍的药也是在戌时最好

亥时(21:00~23:00)三焦经旺时。
三焦是人体最大的腑,将所有的脏腑都包括在内,具有通行元气和津液的功能。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亥时是三焦调节人体元气和津液,协调各脏腑关系的时段,亥时高质量的睡眠对恢复全身的功能非常重要,可使人体精力充沛,面色红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