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的理趣诗

 老刘tdrhg 2016-07-03

                                    苏轼的理趣诗(之一)

    “苏诗长于趣”(《艺概  诗概》),这是刘熙载比较李杜韩苏四家诗的长处而得出的结论,说明趣是苏轼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而“初看若散缓,熟读有奇趣”,这又是苏轼对陶渊明诗的评价,说明“趣”又是苏轼评价诗歌的一项主要标准。可见“趣”在苏轼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何谓“趣”?“趣者,生气与灵机也。”(史震林《华阳散稿》自序)诗人只有运用形象化的表现方法,是作品充满活力,具有浓郁的情趣并具有深意,才能吸引众多的读者。理趣诗不同于一般的哲理诗和议论诗,关键就在于这个“趣”,有“趣”就有诗意,就能把事物讲活,成为理趣,否则必然讲得死而成为理障,便是概念化的作品。沈德潜之所以称杜诗“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是“俱入理趣”,而理学家邵翁的诗“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是“以理语成诗矣”(《说诗啐语》卷下),原因即在于杜甫说明大自然无私等道理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述的,而邵诗则缺乏形象,是理学家的腔调。

    苏的理趣诗能通过形象来表现思想,说明事理,或写人物神态,或写生活小事,或写自然景物,都具有从生活中来,到形象中去的特点。如《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认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身在此山中”,换言之,“要识”庐山真面目,就应走出庐山,山外观山。这是诗人为我们所揭示的深刻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全貌与实质,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克服主观主义的毛病。此诗正在于蕴涵哲理,把感情和智慧合为一体而诉诸思考。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也。”其实“不识”即为“识”。庐山本是千姿百态的,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以及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观看它,其景都会不同,不可能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样子。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受到局限,一时看不清它的全貌和真相,这是完全合乎认识规律的。所谓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就是指的客观条件的不同与变化;成岭成峰,或高或低,似远似近,则是庐山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所展现的多种形态。“不识”者,正是苏轼把这些众多的感性材料经过分析比较之后而获得的理性认识。从形式上看,“不识”好象是诗人认识能力的低下,实际上却是诗人认识能力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提高和发展。所谓“不识”,只是诗人对事物之不易为人们所认识而发出的感慨而已!

    其实,即使走出庐山,也未必就能视其全貌。庐山景色的各具形态,山中观之是这样,山外观之又何尝不是这样!苏轼在杭州从西湖上看吴山就得到了这样的印象:“朝看吴山横,暮见吴山纵。吴山固多态,转折为君容。”(《法惠寺横翠阁》)吴山之所以纵横多态,同样是由于白天和夜晚这类不同的客观条件所造成的。不仅客观条件对认识事物有影响,主观条件也是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因素,这也有苏轼《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为证:“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浅深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苏轼以“识”为“不识”,说明他不仅看到了认识的相对性,而且也看到了认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自然景物变化多端,人世间事更是变化莫测,“自古人事尽如此,反复纵横安可知。”(《昭君村》)“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复。”(《和李太白》)因而,如何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