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哉琴意!欧阳修的琴诗琴文和琴趣

 韦凯玲 2016-07-04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一生不仅喜欢弹琴、听琴、藏琴,而且喜欢写琴诗琴文,以记琴声与琴事,以论琴意和琴理,深得琴中趣味,其中《三琴记》便是其中一篇,简短小文,讲述他所拥有的三张琴以及喜欢的琴曲。欧阳修一生弹过不少琴曲,也听过不少琴曲,而他最喜欢的则是《流水》
  曲不必多,要于自适
  三琴记
  吾家三琴,其一传为张越琴,其一传为楼则琴,其一传为雷氏琴,其制作皆精而有法,然皆不知是否。要在其声如何,不问其古今何人作也。琴面皆有横文如蛇腹,世之识琴者以此为古琴,盖其漆过百年始有断文,用以为验尔。
  其一金徽,其一石徽,其一玉徽。金徽者,张越琴也;石徽者,楼则琴也;玉徽者,雷氏琴也。金徽其声畅而远,石徽其声清实而缓,玉徽其声和而有余。今人有其一已足为宝,而余兼有之,然惟石徽者,老人之所宜也。世人多用金玉蚌琴徽,此数物者,夜置之烛下炫耀有光,老人目昏,视徽难准,惟石无光,置之烛下黑白分明,故为老者之所宜也。
  余自少不喜郑卫,独爱琴声,尤爱《小流水曲》。平生患难,南北奔驰,琴曲率皆废忘,独《流水》一曲梦寝不忘,今老矣,犹时时能作之。其他不过数小调弄,足以自娱。琴曲不必多学,要于自适;琴亦不必多藏,然业已有之,亦不必以患多而弃也。
  嘉祐七年上巳后一日,以疾在告,学书,信笔作欧阳氏三琴记。
  上文大概之意是,欧阳修有三张老琴,其中一张金徽,一张玉徽,一张石徽,因为老来视力的原因,最常弹的不是金徽琴和玉徽琴,而是石徽琴。他最喜欢弹的曲子是《小流水曲》,并认为弹琴曲不必多,要于自适。
  抱琴舟上弹,栖鸟林中惊
  江上弹琴
  江水深无声,江云夜不明。
  抱琴舟上弹,栖鸟林中惊。
  游鱼为跳跃,山风助清冷。
  境寂听愈真,弦舒心已平。
  用兹有道器,寄此五景情。
  欧阳修自少弹琴,《江上弹琴》一诗写于明道二年赴随州省亲时,描述了寂静夜晚在江上弹琴的意境与感受。
  弹为古曲声,如与古人言
  弹琴效贾岛体
  古人不可见,古人琴可弹。
  弹为古曲声,如与古人言。
  欧阳修认为琴保留了传统之“古”,弹琴就是与古人对话,就是进入上古醇厚古朴世风的方式。
  琴之乐,在人不在器
  书琴阮记后
  官愈高,琴愈贵,而意愈不乐。在夷陵时,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琴虽不佳,意则萧然自释。及作舍人、学士,日奔走于尘土中,声利扰扰盈前,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乃知在人不在器,若有以自适,无弦可也。
  欧阳修总结一生弹琴以及藏琴经验,提出琴之乐“在人不在器”的观点,官高、琴贵都是外在的因素,只有内心的清净才是弹琴可乐的关键。
  美哉琴意,伤而和,怨而静
  奉答原甫见过宠示之作
  不作流水声,行将二十年。
  吾生少贱足忧患,忆昔有罪初南迁。
  飞帆洞庭入白浪,堕泪三峡听流泉。
  援琴写得入此曲,聊以自慰穷山间。
  中间永阳亦如此,醉卧幽谷听潺湲。
  自从还朝恋荣禄,不觉鬓发俱凋残。
  耳衰听重手渐颤,自惜指法将谁传。
  偶欣日色曝书画,试拂尘埃张断弦。
  娇儿痴女遶翁膝,争欲强翁聊一弹。
  紫微阁老适我过,爱我指下声泠然。
  戏君此是伯牙曲,自古常叹知音难。
  君虽不能琴,能得琴意斯为贤。
  自非乐道甘寂寞,谁肯顾我相留连。
  兴阑束带索马去,却锁尘匣包青◇。
  “琴声虽可状,琴意谁可听。琴声虽可听,琴意谁能论。君虽不能琴,能得琴意斯为贤。”欧阳修的琴意是什么?隋王通《礼乐》云:“子游汾亭,坐鼓琴,有舟而钓者过曰:美哉琴意,伤而和,怨而静,在山泽有廊庙之志。非太公之都磻溪,则仲尼之宅泗滨也。”在欧阳修看来,琴在音乐中相当于古代的圣贤,琴声或琴音则如同圣经。
  音之移人
  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
  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
  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
  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
  其中苟有得,外物竟何为。
  寄谢伯牙子,何须钟子期。
  欧阳修表示最欣赏陶渊明琴无弦而自乐的境界,像陶渊明那样对着无弦琴能自得其乐,又何必像伯牙那样非得要有个知音呢?欧阳修更欣赏琴的自娱功能。
  “盖七情不能自节,待乐而节之;至性不能自和,待乐而和之。”欧阳修相信“音之移人”的作用,他相信音乐对人的情感会发生“节之”、“合之”的作用,因此人都需要或者离不开音乐。
  琴声,养身养生
  送杨寘序
  予尝有幽患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
  欧阳修结合个人学琴、弹琴的心得,在将琴比附于儒家经典的同时,非常明确地指出琴声能够疗疾。欧阳修的理论依据是:“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合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代表“正声”的琴音能够使人心气平和,使人抵抗“邪”声的侵入,是极为有效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琴声因此不仅能疗疾,而且能够养身养生。这也就是《三琴记》中所提到的“足以自娱”“要于自适”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