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俺娘(续) (郭培耘)

 郭培耘 2016-07-05

 俺娘(续)

(郭培耘)

俺娘出身于中农,但家境殷实。娘家虽属农民但土地不多,姥爷芦明德做买卖,在天津塘沽开店铺,日子也过得相当滋润。

娘姊妹两个,身下还有一个弟弟,不幸早亡,所以从小娇生惯养。娘小时读过书,虽然姥娘不赞成闺女家读书,但姥爷的弟弟芦修德就是教书先生,所以不用抛头露面在家里就能读书。所以连玩带学,也读了一些书,识了一些字。

娘的出身虽说不上大家闺秀,但小家碧玉是绰绰有余的。因此娘言谈举止不俗,有派头,很体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气质。都说娘性子慢,火上了房也不着急,其实那是一种气质,不是装出来的。我们私下议论说娘是“地主婆”,尤其是小时挨娘打时背后骂她这话。

娘始终带有金耳环,银镯子,银戒指,那是娘的嫁妆。说到这里,我就清清楚楚地想起我们小时候,娘和面做干粮,带戒指的手指有意无意划过瓷盆时,发出的“沙沙”的悦耳的金属声音,像伴奏。

娘戴首饰的习惯多年来一直如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文革时期也如此,从没拿下来过,这在那个时候是很少见甚至是身边绝无仅有的。记得好像一九八几年,在白山(当时叫浑江)终于被坏人盯上了。一天早晨娘散步时,一个男青年很和气很高雅的说:“阿姨,你的这对耳环挺好的,请你把它摘下来送给我好吗?”娘什么场面没见过?当年斗争地主时,我娘亲见把家里的好房子,银元,被褥,箱子柜子和土地……分出去,俺娘眼都不眨一下。所以对眼前这种小意思二话不说,很配合地摘下送给了那人。为此,我们很佩服娘的聪明,保全了自己没有受到伤害。这也正是娘异于常人的地方。后来,好像是五妹或是三妹又给娘买了一套金银首饰。

娘有派头,即使年龄大了更是如此。娘有自己的餐具,吃饭时,桌子上或手头上总是放有一块洁白的小方巾。吃几口饭,总是不时的用这块方巾很高雅地揩揩嘴,慢条斯理地吃饭。

娘年轻时貌美,几个姑娘中四妹最随她,白净,大眼睛。我想也是,娘是大美人,要不怎么能嫁入我们地主大户人家呢?那年陪娘回老家,老人们说,你娘有三个特点:长得好,针线活好,厉害。长得好不用说,看照片就知道。针线活也能看得出来。性格厉害举个例子就知道了。娘说,我17岁嫁给你爹,你爹12。当时你爷爷在外面当国民党,都以为木有了。可是过了两年这老头子回来了。回来就回来呗,还要装老公公的派头,像地主指使丫鬟一样指使我。我哪受过这个啊,我骂过他,挠过他,撵得他围着井台转。说到这娘总是很得意,要知道那时是什么年代啊。于是我问,你这么对待老公公,我爹不管你啊。娘说你爹看热闹,他就知道唱戏,家里的什么事都不管。

娘的漂亮也惹来过麻烦。娘刚出嫁时,爷爷不在家,奶奶刚去世;爹年龄小,又常在外读书唱戏,不常在家。所以,同镇子的一个吊儿郎当的刚翻身做了主人的“穷鬼”盯上了我娘。有一次我娘回娘家,这个无赖竟尾随我娘到家里,撵也撵不走。当时我姥爷在家,发现这个情况后大怒,当场两拳打死了这个坏蛋(我家地处山东德州,紧靠河北沧州,盛行武术。姥爷是练武好手)。过后少不了一番周折,那个坏蛋的家里人也自觉理亏,所以最后还是用银元解决了问题。这个故事是姑姑说的。姑姑说,过了好些天,屋子里还有血腥味。

由于走过的路多,见过的事多,娘形成了倔强,坚韧,内敛的性格。爹去世时,娘没掉一滴眼泪,十多年了,也很少提起过爹,更没听过娘说过柔情的话。去年,做警察的三弟因涉嫌伪造公章犯了法被判刑。按理说,这么大的事,对娘的打击够大的吧?但是娘表现得出奇的淡漠和镇静。几个妹妹在娘身边说话总是遮遮掩掩,神秘兮兮,甚至鬼鬼祟祟打哑语。我说你们瞒不了娘,三弟三两天个把月不出现能蒙过去,但时间长了,就凭娘的智力肯定怀疑,是不是出事了?这样反而不好,倒不如正面和娘说清楚。再说,你们太小看咱娘了,太不了解娘了。果然,娘听到实情后,解事而淡定的说,自己做的事自己担当……犯了法就应受到制裁……令人佩服!

娘喜欢喝茶。平日里,除了忙家务,总是不紧不慢的,悠闲的,滋滋的喝茶。即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困难时期,我家也总能是少不了茶叶。花茶,红茶,绿茶,青茶,普洱茶,铁观音,龙井,毛峰,茶叶末……什么茶都喝,从不挑剔。我家也成了陈叔、聊叔、王叔……茶友经常聚会的地方。因此,我们回家带给娘的礼物除了别的,总有几盒各种各样的茶叶讨娘喜欢——娘的可爱之处是从不让我们扫兴:送给她什么茶都说“好好好”——其实娘是非常懂茶的。去年好友赵起送我两盒“白茶”,我原封不动地送给了娘。娘听说是“白茶”很好奇,连连说,木听说还有白茶,俺看看。喝了后连连说好!最近,广东的一位学生送我一大盒“金骏眉”——这是茶界的一种新品种。想送给娘,但后期娘已经喝不动茶了!只能献于娘的墓前,让娘在那个世界尝一尝吧。

娘有自己的养生之道。除了喝茶,再就是喝玉米面子粥。娘喝茶,用娘的话说一天“能喝一水筲”。喝面子粥呢?能喝三大碗!正因如此,娘虽然喜欢吃咸,但娘的身体基本健康,却没有心脑血管疾病。这也许和这两个习惯有关吧?

在吃的方面,娘有自己的吃法特点,甚至说是很奇怪的做法。包饺子的肉不能剁碎要切成小块;娘吃的蒸酱要加盐;娘包饺子不喜欢放酱油,但要放大酱汤。娘常喜欢吃咸鱼,那种很咸很咸的发臭的咸鱼尤其喜欢。前年我在护理娘的时候,发现屋子里总是飘出一种浓浓的臭味。找啊找啊,发现臭味来源于阳台下的柜子里的一条大大的,又臭又粘的咸鱼!我想,这种东西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其他有害物质。吃了这种东西,在血液中肯定增加血粘度,增加血压,于是想把它扔掉。可娘制止了我,说这是青岛你姐姐寄来的,隔段时间就做一块吃。我说这不是绿色食品,吃了有害,何况新鲜鱼有的是,想吃咱就买,扔了吧?娘不同意。但后来我还是背着娘偷偷扔掉了。后来娘是不是发现我就不知道了。

娘一直耳聪目明。我们不到六十,眼睛却花了,看书上网必须戴眼镜。可娘却能不戴眼镜认针,做针线活,装老的衣服就是自己亲手做的。临终的前两天,有人敲门,我们都没听到,娘却听到了,提醒我们:敲门了。最后那几天,娘还能听到放到另一个屋里自己的手机来电话的铃声。临终前一天,我走路把制氧机的电源碰短路了,制氧机停止了工作。可我找不到毛病,俺娘说,就是你那边的黑色的插头。果然!真是奇了!

娘一生育有子女十一人,活下八人,三男五女。不知因为什么,娘不喜欢儿子,喜欢女儿。女儿当中最喜欢大女儿,即青岛大姐。喜欢到什么程度?爹去世十几年,我们定下每人每月都要给没有退休金的娘二百元后来增到五百元的生活费,姊妹们轮流看护娘。大姐十几年是即不出钱又不出力。其实这些妹妹们早就议论纷纷,我们也看在眼里,都知道。可娘竟始终隐瞒实情,煞有介事地谎说“交了生活费”,甚至替大姐交生活费。——其实这两三年大姐家烦心事不少,我们也都同情和理解。只是说对娘的这种遮遮掩掩的天真和良苦用心感到羡慕和感动。

娘和大姐情感笃厚,但命中相克,妹妹替大姐算过。娘生命的后一个月,大姐从青岛到娘身边巧言传教(姐姐信基督教)。可是娘的身体实在受不了,每次接近娘,娘就受不了,心跳加速,脸色发青,呼吸急促艰难,吸氧也不行,而大姐离开就好。试了好多次都如此。娘经过了这种亲身体验,有了心理活动:你说得这么好那么好,怎么我难受啊!其实娘也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好的宗教,无论是佛还是道,还是基督教天主教,都能给人带来吉祥好运幸福安康,而她家乱糟糟的,能有说服力么?娘心里明明白白,拒绝了大姐的劝诱。娘歉意地说:到老了,还把大丫头得罪了!

不知该不该说,娘晚年最大的遗憾是没领过工资。感谢国家,给娘的同龄人发放工资,开始一千元,后来达到一千三百元。其实二弟已经尽其所能为娘办理了低保和其他的待遇,也能保证娘平时的零花用。可娘就执拗地说,那是补助不是工资!年岁大了就是这样。翻来覆去地和我们絮叨,咱家这老二就管这个事(二弟当时主管当地的劳动就业保障工作),总么就不给俺办这个事呢?邻居好友一提起这个话题,娘就黯然失色,好可怜!(2016612日写于淡墨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