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到一位妈妈的电话。 但是,心痛归心痛。 作为父母,我们还要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仅仅停留在为孩子抱不平,心疼孩子上,那么,很遗憾,孩子以后再面对这样的事情时,他就只会停留在本能反应的层面上,比如:自卑、愤怒、害怕、恐惧、逃避...... 那么,怎样才是父母更高明的做法呢? 打个比方: 你也许不能决定你的孩子选择谁做自己的朋友,但你可以影响他的择友观; 孩子与孩子最大的差距不是运气、遭遇的不同,而是遇到同样的事情,他的反应和态度不一样。 他的反应和态度源于他的价值观。 我慌乱地四处翻找,老师就在那里冰冷地站着。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短短3分钟,我像熬了一个世纪,浑身是汗。 说实话,我却并不恨老师。这也许跟父母一贯的教育有关系,一则,与人为善,不懂仇恨;二则,别人讲你的时候,你首先要检视自己是不是确实有这样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三则,人的价值和尊严是通过做事建立起来的,而不是瞎嚷嚷几句,别人就会尊重你。 另外,说实话,我也太小了,一个12岁的小姑娘,面对一个如此让人目眩神迷的老师,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所以,我告诉这位妈妈,光有同情还不够,对孩子的痛苦感同身受,你只不过是一个及格线上的父母。 父母更应该做到的是:等到孩子冷静下来之后(记住:一定是冷静下来,谈话的时机要把握住),等孩子情绪过去,冷静下来,我们还要通过这件事来武装孩子的头脑。 武装孩子的头脑。 让他明白,问题的核心在哪里,应该如何应对,如果有能力,要切切实实帮助孩子解决一下问题。 这样孩子才能跳脱出单纯的情绪反应,本能反应,而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上看待这件事,并且开始运用自己的能力去驾驭事情的走向。 教会孩子明白事理。这才是父母真正应该做到的。 不管不顾,简单粗暴地骂孩子,这明显不及格; 俯下身子,对孩子的内心感同身受,这仅仅达标; 不但能俯下身子,还能利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的内核,引导孩子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才是称职的父母。 比如这件事,问题的核心在哪里? 在孩子的字上。 一切的矛盾冲突是由字引发的。 字写得不好,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学习不好,这个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告诉孩子,没有人,包括老师,必须有义务维护你的尊严。尊严都是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争取到的。 第二:抛开老师不谈,我们的字,确实写得也不太好。这也是不能否认的。 第三:但是,写得不好,这是暂时的,只要我们用心,字就一定可以写好。来,到妈妈跟前来,我们一起研究一下,怎么就把字写好了...... 当然,事情的解决不是仅仅靠几句话就可以的,期间需要做父母的花费很大的心思,但是,这样的观念一定要传达到位,而且传达的时候要冷静、平和、宽厚。 这个态度给到孩子,他将一生受益。 孩子积极应对的态度,必然会有积极的行为,你想,有了积极的行为,必然字会越写越好,孩子的字越写越好,老师自然会表扬他,甚至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 即便老师不表扬他,字由写得不好,到写得好,这本身就是对孩子努力的一种奖励。 同一个老师,前几天还在骂他,甚至羞辱他,但后几天,就开始表扬他了。这一系列转变,孩子从开头看到后面,他会发现一个宝贵的人生经验: 这样的体验将会观照孩子的一生。 “发乎情,止乎理” “以理节情”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反思,通过价值观的输入和积极的行动,让孩子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获得一种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认识到人的动物性和精神性的区别,能够有意识地跳脱出自己的情绪、本能,进而用一种理性思辨的习惯面对人生的不确定性,这样的孩子,遇到每一件事,无论好坏,都会像海绵一样,从中学到经验和体悟,他们会越来越成熟、达观,拥有驾驭自己人生的强大的能力! 对了,文章最后依然做个小小的广告 阳明教育2016年暑期“一起来走心”集训 正在火热招生中 初高中15天 每期招收150人 两期共计300人 小学4、5、6年级8天 只收 共计60个孩子 名额有限 有需要的家长可以拔打 我们咨询电话:400-9917-186 详细咨询。 您也许错过了这堂好课: 李波老师的:如何引导孩子建立起学习的自觉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