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品设计与需求

 lztiandi 2016-07-06

写在前面

  有一次参加某省的培训活动,有位老师向我提了个要求:“ 程老师,您是否能给我们写点怎样上课的文章?!”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广大的第一线教师不仅仅是需要教学理论上的提升,也迫切需要如何实实在在地上好一堂课的具体帮助。我当了45年的教师,现在人虽已到古稀之年,但心尚有余,应该义不容辞地尽力去满足基层教师的期盼。于是夜以继日,化了近七天的时间,写了下面的《人的需求与设计》文章。同时,虔诚地希望听到大家的意见(可以直接发到我的电子邮箱chenghaochu@163.com),以促使我更有效地去研究。。                      

程镐初 

浅说“人的需求与设计”

  满足人的需求是自始至终贯穿在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条主线,深刻理解需求的涵义、正确把握需求与设计的关系,领悟需求在技术设计中的地位,对于教师教好和学生学好通用技术课程,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    设计源于需求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离开了人和人的发展,一切美妙的教育计划都无异于海市蜃楼”。

  人类在争取生存和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需求。为了满足人的多样性需求,促使了设计的产生,从而设计和生产出各式各样的不同产品。所以,设计是人为了满足需求进行的一种创造活动。

  当人的某种需求得到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求,从而又推动设计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所以人的需求又是推动设计发展的不竭动力。

  对于人的需求的研究,早在公元前的我国春秋时代,著名思想家墨子就曾说过:“衣必常暖,而后求丽;居必常安,而后求乐”,首先提出了人类的需求存在着层次和发展的观点。

  到了现代,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研究人类动机时,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注①。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到安全需要,再逐一上升为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最终向上发展到人的自我实现需要,表现为金字塔阶梯形逐级上升状态。而且只有当下一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之后,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明了人的需要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递进、不断从低级到高级的转化规律,概括了人从物质生理需要到精神心理需要发展的全部内容。

  在这基础上,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在《市场营销管理》一书中,进一步区分了需要、欲望与需求的关系。他认为,人类的需要是指没有得到某些满足的感受状态,是对某种目标的欲望或要求,例如:人饿了要吃东西,吃东西是人的需要,它是人的本能所决定的。有了想吃东西的需要,就会产生“吃什么?如何吃?到那里吃?”的具体欲望。有了具体的欲望就会转化为“怎样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合理”的不同需求。

  需求是指由需要所产生的、而且能够达到的各种要求。为了满足某种需求,人类用自己的智慧进行有目的规划和创造性活动,这就是设计。其中对某种物品的创新或改进,就是产品设计注②。通过产品设计,产生构思和形成方案,并制造出现实产品的物质形态,从而使产品走上市场并促进消费,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需求和精神满足。所以,产品设计是体现满足需求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

  由于产品设计能较好地体现通用技术课程的总目标要求,又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在通用技术课程中,讲的设计大都采用产品设计作为教学的一个主要载体。

  二、市场需求与产品设计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是商品进行买卖的场所,所以,经过设计而生产的产品必须作为商品进入市场。

  市场并不是由产品组成的,主要是由人的需求组成。只要是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就自然存在着市场。只有主动地寻找消费者,才能发现需求,进行创新的设计,生产出新的更好的产品,才能不断地拓展市场,并赢得市场的主动权。

  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人的消费,发现人的需求。再经过设计,生产出新的产品,又会推动市场的活跃,形成了设计与市场的相互依赖关系。

  只有了解市场,才能使产品设计适应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在一定意义上成了产品设计的重要基础和衡量设计成功的尺度。

  在过去生产落后和经济不发达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厂按照领导的意志制定生产计划,生产产品,再进行计划分配供应给消费者,采用的是“计划——产品——分配”的模式。因此,很多市场十分需求的商品只能采用凭证供应的方式来限制消费。

  改革开放后引入了市场经济体制。采用“市场——需求——产品”的经营模式,把市场需求为杠杆,调节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即首先进行市场调查,从市场中发现消费者需求,然后才去设计和生产产品。

消费者是使产品设计走向市场实现经济价值的客源,也是检验设计是否成功的主体。消费者满意和接受的产品,设计也就会得到认可,就能实现商品交换的经济价值。因此,需求也可验证设计的成功与否。

  当今时代对产品需求的一种新观念是:设计不仅是满足人的需求,而且要通过设计创新激发新的需求,进一步实现展拓展市场。从“满足市场”到“拓展市场”,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以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为中心,这是为现代设计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设计创新需要企业经营者和设计者独具慧眼,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通过运用独特的思维和集体智慧,分析潜在需求,科学地预测未来市场趋势,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新能力,以前瞻性和独创性的产品设计,创造和开发新的市场空间。因此,面对新时期新的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必须遵循市场需求的发展规律,结合新的创新形态和新的使用方式,针对消费者对现代产品需求的新变化,注重精神感受和文化品位,注重人类环保,更侧重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结合,进行多层面的配套产品、系列产品的综合设计,从而进一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点,赢得竞争,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的需求。

  需求与设计之间存着紧密的关联,需求是设计的基础,也是设计的反映,更是设计的动力。只有紧紧围绕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需求所思,为消费者需求所想,才能更好地创造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设计来满足需求,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的前进和发展。

  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中,不能把学生的思想和活动禁锢在学校的教室里,不能单纯地依靠教师通过课堂的讲解让学生去理解设计与需求的关联。也要在通用技术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有所作为,有所创新,根据学校的条件,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市场,发现需求。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的几个方面

  1.突出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

  设计的对象是产品,但设计的根本目的不是产品,而是满足人的需求。设计是人对产品需求的产物,设计如果离开了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满足,那它就变成了空想,设计就会变得毫无任何价值。

  设计从需求中来,所以需求是产生一切设计活动的起源。人们通过设计的方式去实现

  人对需求的满足,这种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意味着设计目标的实现,而设计目标的实现本身又是人的需求,所以,需求又是设计活动的结果。

  设计的理念源于需求,但最终又归于需求,设计是人类需求基础上产生的必然行为。

  2.抓住使用功能需求为先导。

  产品功能是指设计中产品在达到其目的时所起的作用,功能需求是产品设计的目的和归宿,一件产品失去了它的功能,往往就失去了价值。产品功能包括使用功能、审美功能、环境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内容,应全面地进行统筹考虑。

  由于通用技术课程主要是以产品设计为教学载体,而使用功能是产品的第一要素,它又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要抓住产品的使用功能引发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展开教学,并注意逐步深入,导入审美、环境等需求。

  3.注意形成设计活动链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在学生完成产品的设计制作的评价、改进后,就算结束了。实际上当某一产品设计完成后,人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新的激发,又会产生新的需求,需求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导致设计,设计推动生产,生产制造产品,产品的使用又会激发人产生新的需求……,形成一个设计活动链,使得设计不断改进和创新,使产品设计形成不断循环和发展,从而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的日益进步。所以,还需要教师继续引导,使学生对设计过程形成一个设计活动链,从而对设计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 

  4.重视需求的前赡性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地只讲设计的现实,缺乏对需求的前瞻性。根据科特勒教授的理论,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不断发展的需求。即:设计既要认识人的现实需求,也要了解人的未来需求,更要分析人的潜在需求。

  5.引导关注市场的需求

  产品设计不是一种的空谈,应该避免主观意志的“闭门造车”和单凭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盲目设计。设计一定要从需求出发,注重了解消费者,为消费者需求所思,为消费者需求所想。以市场为前提,充分做好市场调查,在调查中认识需求,以实用为原则,去实施产品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来满足需求。 

  四、案例的选取和运用

  怎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激发起学生的需求呢?这是教学中经常碰到的一个十分普遍问题。关键是要正确选择和使用好教材中的教学载体。

  教材中往往有不少贴近学生的生活的载体,关键是老师要从利用这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问题中引发他们的需求。

  通用技术的教材每个章节的内容中都有大量教学案例。其中《技术与设计1》教材中的案例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案例是作为设计全过程的“大”载体,例如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台灯设计”、广东科技出版社的“广告宣传灯设计”、地质出版社的“多功能文具盒”等,它贯穿《技术与设计1》教材中关于设计过程的整体内容;第二类案例是把设计过程中某一个部分内容单列出来的“小”载体。三个版本都有这方面的案例。例如:苏教版《发现问题》采用“电话的发明”。这些“小载体”往往特别有针对性,有利于阶段性地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而且。这两类载体各有所长,大载体体现设计过程的整体性、相关性和目的性,又有教学小载体突出章节的重点和特点,可较好地体现教材的动态性和环境适应性。大载体和小载体相辅相成,成为不能相互替代的教材系统。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教材内容,拓宽了学生的技术视野,使学生一直对技术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这一方面苏教版教材做得尤为突出。在教材中采用主辅两条线的形式,各个版本都有不同的做法,形成了各个版本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积极主张任课教师手中要尽可能地拥有各种版本的通用技术教科书,便于相互比较,注意吸取各个版本的长处,优化教学过程。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教科书时,要精心选择范例及学生实际设计与操作内容,一方面要注意可行性与实用性,贴近学生实际;另一方面要尽量体现技术的先进性,具有时代气息,体现未来科技走向。”所以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对教学大小案例的选择都十分慎重,经过教材编写组集体反复讨论、推敲,又经教育部组织一批专家逐册逐章逐节逐句逐字地进行严格审查,并进行多次修改而批准后发行。在教学过程中,对贯穿整册教材的大载体,建议学校教师不要轻易地进外更换,因为这一变动牵涉到的内容和问题很多很广,如果对课程标准要求把握出现偏差的话,容易发生对教材整体的严重影响,在教学上产生不良的后果。对每一章节内容中的需要修改或更换的教学小载体,必须经过课堂教学实践证明确实不适应当地实际情况,并在吃透教材原有内容和领会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教学载体的替换。并将这些情况详细地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及时反映给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组或有关教材写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材试验的一种效果。

  第三,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一个重要的特点,要让学生,动脑又动手。所以选择的教学载体可以当地条件下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学技术。

  由于通用技术教师都是“半途出嫁”改行而来,往往不熟悉课程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加上有些老师对“可以选择教学载体”的片面理解,造成当前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选择的载体往往是教师自己熟悉的问题。例如有的搞科技活动出身的教师,往往把自己拿手的科技活动项目替代教材内容,搞得不好的话就把通用技术课程变成了科技活动课。

  设计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是“发现问题和明确需求”,它是设计的动力泉源。所以,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激发他们的需求,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设计活动。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往往是多种多样,而且各种问题有时还会发生相互交错,并不都是单一的技术问题,例如:我们经常看到科学技术词组,所以容易把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这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混淆起来。为了让学生知道技术问题与其它问题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可以先提两个问题学生非常熟悉的例子请学生讨论:

  1.长在树上的苹果熟了为什么只往地下掉而不向天上飞?

  2.为什么中国人吃饭要使用筷子?

  这显然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第一个这是牛顿小时候发现的一个问题。这是人人都熟悉这个现象,但大家都熟视无睹,牛顿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后来牛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是一个研究和发现自然界的规律问题,是属于科学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为了满足用餐时挟给小菜和进食食物方便,这是一个满足人的需求问题,是属于技术问题。

  筷子是古代中国人的一项发明,学生一听到发明和创新,不少学生觉得自己力不从心,会对技术产生疏远感。为此,再展示两幅图:请学生比较这两幅图中的筷子有什么不同之处。

  从右图可见,其中一双筷子的前端挟菜部位有环状条纹,另一双却没有。因为使用筷子挟取食物时经常会发生滑脱问题,为了满足用筷子挟持食物不会滑脱的需求,在筷子前端的部位多了一些环槽,提高了筷子挟持食物的防滑能力。这是一种改进设计,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筷子一种创新。像这样一些小的改进设计,人人都能够完成。

  有了上面这么一段教学过程,使学生明白了技术与科学不同,知道了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满足的需求,也一定程度消除了设计的神秘感觉。

  接下来可以选择和分析教材上的一些典型的案例。可以采用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078页教材上《案例分析--电话的发明》。这是一个讲贝尔发明电话的故事。

  怎样使用好教材中的案例,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如果按照书上内容读一遍,或叫学生看一下,都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才能使教材上的“案例分析”内容成为课堂里的“案例教学”。

  教材中《电话的发明》中仅用了第一句话就点出了人的一个普遍需求:“人们总是想与听觉范围以外的其它人联络”。这一句话写得好极了!因为这是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遇到的问题,每个人对此都有实实在在的需求体验,不要再用任何解释。

  教材中的“案例分析”讲了古罗马人使用镜子、古代中国人用烽火和烟雾、贝尔发明的电话三个案例。对其进行筛选和改进:去掉了古罗马的从山顶间用闪镜的例子,保留了古代中国烽火台和贝尔发明电话,增加了手机发展,理由是:这样案例数仍然是三个,从时间上增加了跨度:变成了二千多年、一百多年和现在三个跨度,从特色上各有千秋:一个是弘扬中国古代的技术文明,一千是震惊世界的经典发明,还有一个是紧密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

  远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边疆常发生外来的入侵,抢掠民财,搞得边疆地区人民生活很不安宁。为了发现敌情后快递传递这一信息,中国人设计建造了每隔5~10公里建造一个烽火台(见附图所示)。某地发现敌情,白天施烟,夜间点火,附近的士兵或百姓发现这烽火后,也立即点燃自己的烽火台,这样台台相传,很快把信息传递开来,便于采取军事行动。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它的设计的特点是:第一:用光来传递信息。现在我们大家学了物理后都知道光的传播速度是300000千米/秒,它的传播速度是最快。但我们的祖宗已经能选择光来传递信息。第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损耗,造成不能长距离传送的问题,为此采用“接力”的方式,每隔一定距离造一个烽火台,当有一个地方发现敌情来犯的情况,立刻点燃烽火台,邻近的烽火台立即点燃起来,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从而使信息能够进行长距离的传递,实现了把敌情信息很快地传播开来。第三:能适应环境的变化。由于白天火光在强烈的太阳光下不易辨认,烽火台主要利用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浓烟;晚上,利用完全燃烧产生强烈的火光。我曾到过西部边疆地区,见到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烽火台,听了介绍之后十分震撼,感悟到这正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伟大设计,设置接力站传递信息的方式,与现代的微波中继通信似同一辙;用光作为信息的载体,可谓是近代“光缆通讯”的皱型;白天和黑夜用不同信息源,使设计适应环境变化,这些设计思想和方法与今天的现代设计思想非常接近,采用的方法如此有创新,在当时是正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先进技术,中国人该多自豪!心里正是十分激动。可我在为烽火台的遗址拍照时,不少人却风言冷语地说,“拍这土墩干什么!”我听了之后,心里真的十分悲哀!古代中国人这么伟大的技术发明,到了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看不懂烽火台的技术价值,还把它说成毫无价值的土墩!我只能在心中长叹:这伙人西装革履,但脑袋里没有装一点技术素养!此时,又一次感受到中学开设通用技术课是重要性和做一个通用技术教育工作者肩负职责的重任!
  我们过去对于中国古代的技术发明这件事研究不够,宣传力度上也不足。从中小学生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只知道“四大发明”。根据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Dr.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他编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有关资料,对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 中国不仅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明还有100种之多。而且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著名学者余秋雨对流传已久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四大发明”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在他看来,中国古代的第一发明应该是天文历法。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发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所以,要重视弘扬中国古代技术文化,特别是作为中学的技术课程,利用课堂这个渠道,加强宣传力度,激励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电话的发明在信息传递的技术史中是具有举足轻重的经典案例,国外的不少中学教材也选中了它。说明是一个很不错的教学载体。

  我仔细地比较了中外教材版本中使用贝尔发明电话的案例,这里作一个简单的对比和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迪。

  首先对案例的切入的角度有不同。国外教材是这样描述的:贝尔于1847年3月3日出生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少年时在他家附近有一座磨坊。贝尔觉得这种老式水磨太费劲了,要改进。于是,他查阅各种图书资料,设计出一幅改良水磨的草图。这图虽然画得不规范,但构想却十分巧妙。经过工匠的加工,改进后水磨果然变得十分灵活,比原来省力多了,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发明家”。 


 

  贝尔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激发起贝尔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能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曾试图用连续振动的曲线来使聋哑人看出“话”来,但没有成功。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

  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间里电报机上的弹簧颤动起来,还发出了声音,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贝尔的思路顿时大开,如果能用电流强度模拟出声音的变化不就可以用电流传递语音了吗?于是他辞去了教授职务,一心扎入发明电话的试验中,两年后,经过无数次失败后他们终于制成了两台粗糙的样机,又经过半年的改进,贝尔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电话机。1876年3月3日,贝尔的专利申请被批准。

  从上述介绍中可以看到:某国外教材是从贝尔小时候注意人的需求,改进水磨作为切入口。这告知学生,像贝尔这样大发明家不是天生的,需要从小做起。而且教材中强调的贝尔发明过程经历多次失败,并通过技术试验的方法进行不断改进,把技术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渗透在案例之中,不像一般教材中重点阐述贝尔电话机怎样利用的科学原理制成的。

  特别吸引人的是这样一段叙述:“其实,在贝尔申请电话专利同一天的几小时后,另一位杰出的发明家艾利沙·格雷也为他发明的电话申请专利。由于这几个小时之差,美国最高法院裁定贝尔为电话的发明者。”这一小段话又为后面的技术专利进行了铺垫。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要补充一个移动电话(手机)的案例。理由有两条:第一条:前面的两个案例很好,但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讨论有极大的困难,因为这毕竟离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太遥远了。而手机和学生生活十分靠近,亲眼看到手机的不断地飞速发展,而且许多学生已经使用过,特别是手机功能愈来愈强大,更换新一代手机的强烈的需求欲望吸引年轻人。所以第三个案例的教学的重点在让学生从知识性目标的“了解”一级水平向前再提高一层,达到“理解”层次的水平,即“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新旧知识之间能干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和处理信息等”。(见“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第70页)。并通过学生自身的经历过程,体会设计是会随着人的需求的发展而不断改进。

  怎样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第三个案例的讨论呢?这要求教师提前作好安排,在上一节课的结束时就留下下面的问题,作为布置作业的内容之一,请学生作好充分准备:

  1.   是谁发明了手机?是什么因素推动了手机的发明?

  2. 观察目前市场上有哪些功能的手机?分析为什么市场上会有各种档和不同功能的手机?

  第1题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手机的发明人,包括我们教师自己。不知道这些信息并不要紧,而重要的是解答这个问题的信息可从哪里去获得!

  从网上找到了资料,发明手机的人是马丁·库帕。当时的库帕是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可以穿插一段小故事:         1973年4月的一天,库帕站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绳电话,并打了一通,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侧目,其实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手机!此时贝尔用它打电话给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对手,对方当时也在研制移动电话,但尚未成功。库帕后来回忆道:“我打电话给他说:我现在正在用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跟你通话。我听到听筒那头的‘咬牙切齿’——虽然他已经保持了相当的礼貌。”

  回答完是谁发明手机,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前面两个案例的基础上,从人的需求不断发展,并通过设计不断推动技术创新这个角度,在新的情景中加以具体运用。距今一百多年发明的电话实现了相隔某个距离的两人之间方便地通话,而且经过改进,愈来愈完善。但还是受到不能将电话机随身带在身边随时随地进行通话的制约。为突破“有线”约束,满足“无绳”通话的需求,于是进行了新的设计,发明了无绳电话,又经历改进和发展,变成了体积小、功能强的手机。

  这里可以提出对手机的下一代电话的设想,激发学生的兴越和想象。说不定你的许多学生中果然有人真的把此变成了现实!

  第2题是从“发现问题”转入到教材下一个内容“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桥梁。

  前面在《说基础知识》中己经阐述了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是商品进行买卖的场所,设计的产品首先必须作为商品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分析可以了解人的消费,发现人的需求。我为此特意去了一些商场的手机市场,观察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区的人对手机的需求,并和营业员交谈了一番,我原来是去了解市场需求,结果被市场激发了需求,达到了几乎要掏腰包购买一台新手机的程度。所以我还是建议要让学生去接触市场,有人说学生都曾经到商店去逛过,但那时去商店主要是带着需求去购物,此时去商场是了解市场,发现需求,两者的目的不同,结果不一样。但我不主张利用课内时间组织学生去商场,那种方式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提倡课余时间学生自愿约定2~3人为小组去商场观察,通过接近市场,来完成作业要求。

  尽管去市场调查需求的布置下去了,但第一次的效果可能不好,或许有很多学生没有去做,从而上课会出现尴尬的冷场。所以,教师在上课前要深入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到商场去调查了没有?有什么情况?没有去的要督促学生去落实好,不能只布置,不检查,那怎么会有效果?!如果上课时一个学生没有人去过市场调查,如果是我执教,我会把亲历市场调查的情况和感染和学生交流,以自己的以身作则和真实的感受会带动学生。

  通过上述两个问题的讨论,可以作一个小结:设计是解决人的需求问题的过程,设计必然从发现人的需求问题开始。通过调查才能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

  由于苏教版教材中的一个连贯全册教材的大载体是台灯设计,所以还得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这方面来,即要把发现问题的方法再一次运用到台灯设计的新情景中,并通过台灯设计过程,得到巩固和提升。

【参考资料摘引】

①马洛斯

  马洛斯(1908.4—1970.6)生于美国,是美围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曾任美国人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世界著名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的“需 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潜能发挥”等理论和思想,曾产生很大影响。《纽约时报》评论说:“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马斯洛在194 4年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中首先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由低到高分成五个阶层,像金字塔一样:

  生理需要:是人类本能的最基本的需要,位于多层次需要构成的“金字塔”图式的底部。这种需要包括衣、食、住、行及延续种族的需要等。

  安全需要:实质上是生理需要的保障。包括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职业安全、劳动安全、环境安全和心理安全等。

  社交的需要:也可称为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社会交往,从属于某一个组织或某一种团体,并在其中发挥作用,得到承认;希望同伴之间保持友谊和融洽的关系,希望得到亲友的爱等等。

  尊重的需要:即自尊、自重,或要求被他人所尊重。包括自尊心、信心、希望有地位、有威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以及高度评价等。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位于金字塔的顶端。包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成为有成就的人物。马斯洛说:“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是什么样的角色就应该干什么样的事。我们把这种需要叫做自我实现。”

②产品设计

  产品一词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被生产出来的物品。产品设计是指现代化生产手段批量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如家用电器、生活用品、办公用品和各种交通工具等等,它是工业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之一。产品设计涉及的方面如下图所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