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剖析—弄清楚老师布置的每一项学习任务背后的深意

 youxd 2016-07-06

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从没有真正去思考过其背后的深意。当学生们嚷嚷着作业多的时候,有没有人去反思过:这些作业对自己而言是否过量,自己能否认真完成,自己通过作业能让自己收获什么……

就目前而言,老师布置的任务重,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即便这么重的任务,依然没有给学生带来好成绩,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一点:所练的目标并没有达成。

对老师而言,布置作业必然是基于所授知识能够被完全掌握需要练习的饱和量,老师自然是做过一些简单的评估。但是学生是怎么完成作业的,则成了学生任务达成的关键要素。

其实不仅是作业,老师布置的其他任务,都有去思考其目标是什么,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对这些学习任务怎样去实施。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必然就要弄清楚其背后的深意是什么?

老师布置的任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掌握类:记忆、背诵

练习类:作业、试卷

拓展类:预习、阅读

其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妨用一张图去表示

深度剖析—弄清楚老师布置的每一项学习任务背后的深意很显然,这些都是基于老师的角度上,去对所讲很好掌握的认知,但是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则就会产生大量的学习问题:

深度剖析—弄清楚老师布置的每一项学习任务背后的深意掌握类的:记忆,背诵达不成,学生费大力气去记忆了,但是没有多长时间就忘记了。

练习类的:作业,试卷完成质量差,学生苦心巴拉的完成了这些作业,但是思路很是很懵。

拓展类的:预习、阅读完成方向偏,学生用课余时间去练了,但是谈不到收获。

其实每一项任务之所以被延续了几十年,甚至有的任务被延续了几千年,存在必有其道理,关键是对这个道理,学生有没有真正去感悟。

学生需要记忆和背诵:记忆什么?背诵什么?记忆背诵这些是为了什么?

我们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很多学生会说,英文的文章背诵了,有什么用。考试又不会考!

确实,学生所讲是正确的,但是为什么老师还要求背诵呢?难道老师不知道要学生背诵的内容,考试过程中不会去考?

那这里面必然会有老师要求背诵的目的在,那么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对英文文章不布置背诵任务,学生会怎样?

那么背诵的目的是不是就出来了:背诵就是让学生最大化的去听、去读、去表述。当学生做到了这一点,自然而然目标就已经达成了。

反之当学生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去记忆文章的时候,本身练的目的就已经丢失,学生即便当时记住了,但是遗忘必然性,会导致学生背诵内容遗忘之后,就没有任何收获了。

学生练习作业和试卷:面对做不完的试卷和作业,学生如何去思考为什么老师这么BT,布置这么多的任务?

为什么问老师的时候,老师也会说学生作业多,但是布置作业的时候,却不会手软?

当然我们也常听到家长说:小学,或者初中的孩子做完作业都快11点了,不管是从孩子的成长发育,还是从孩子的学习诉求出发,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作业不多,学生不学”→这是不少老师的心声。当老师心疼学生,并不意味着,会得到学生的理解。现在虽然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学习作业观”依然是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主流观。如果某一门的学科,任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少了,学生花在这个学科上的时间就会少。

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所以绝大部分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并不会手软。

为什么做了那么多作业,最终自己并没有得到提高?

做习题练习的目的是为了①巩固所学知识,并形成知识点的灵活应用;②拓展所学知识,完善自己已有知识的框架体系。

但是学生是不是在练习之前,要弄清楚,自己的练习是针对什么内容而练?怎样练?

“所练即所学”——首先要弄清楚所学,现在各地的版本五花八门,但是不管什么版本必须与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一致。只是在课程安排上有一些变化,知识的本质是一样的。关注所学,不是关注所学某个版本的某个章节,而是关注所学知识点。

我曾经教过学生这样一种方法:作业之前先拿个白纸,对即将所练的习题对应的所学内容,把自己脑中对于所学的认知尽可能多的书写出来。而最终的结果,会发现情况不容乐观。

如果学生连所练针对的所学内容都不能做到脑中清晰,那练习的针对性就不够清晰。

“先定位再解题,解完题后做总结”这是正确的解题过程,但是很少有学生去做,而学生不去做,就对知识的理解慢慢的越来越片面。熟悉内容的知识点应用一直会做,不熟悉内容的知识点应用一直不会做。就会造成整个章节知识理解的片面。而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综合应用的思路问题。

深度剖析—弄清楚老师布置的每一项学习任务背后的深意即使简单的题目,提供给我们的价值绝不简单”,如果学生频繁的忽略这些价值,自己的知识点应用方向狭窄,进而导致了思路越来越模糊。

为什么对待作业,有的学生总能高效率的完成,而有的学生却是拖拖拉拉;有的学生会越做越有趣,有的学生是越做越厌学。其关键就在试题价值的体现上,有的学生总能充分挖掘其价值,有的学生却呆板的一直被做作业。

最后的预习和阅读

这是老师要求的软性任务,而恰恰是学生做得最不好的,这也恰恰说明了上面的一句话:“作业不多,学生不练。”

关于预习

而很多学生将预习和自学搞混,自学的目的是对知识进行自我学习,而预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白接下来的课程所讲。很多学生和家长将假期的超前学习当做预习,其实是不对的,那是属于超前学习。简单的说就是在开课之前,先将知识听一遍。

我们讲预习,可能三两分钟就可以完成,而自学则是一整套完善的体系。

关于阅读

中学的阅读和小学不一样,小学是想看什么看什么,中学则不一样,中学的阅读需要有针对性。要明白看这些素材是为了培养自己哪方面的能力。

比如:很多学生都有作文选,看每一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喜欢当小说看,而从不去研究为什么这篇文章是经典的,它的文章设计框架是什么;它在描述事情的时候,文字表达是什么;它是怎样开头,怎样结尾的,这些是反复揣摩的事情,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认为就单调的看就行了。

其实有很多的阅读,学生都不明白目的是什么,所以在买的时候,更多的是听别人说,而不是自己去判断,但是买回来后,大量的都是“杀书头”(看了一点不看了或者不能从书中有所获。)

总结

其实学习并不难,也没有那么痛苦。之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没有弄清楚老师布置的每一项学习任务背后的深意,所以在学习方向上,发生了偏差,导致学习效果出不来。进而感觉学习任务的无趣。

文章为原创,观点的提出角度是对学习深层次的剖析。 更多学习方法深度剖析的细节文章,每篇文章都有语音辅助,关注“福聿学习之道辅导” 公众平台(微信平台号:tianji_365)找到对应文章即可,如有疑惑或者经验交流,加微信juece365交流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