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很喜欢吃一些带壳的贝类,什么花蛤、蛏子、蚬子、蛤蜊,常见的还算容易区分,但是一些不常见或长的很像的可就让很多餐饮服务人员傻眼了,有一些甚至还不知道怎么读呢。 例如花蛤和油蛤、大竹蛏和长竹蛏,你们分得清吗?各位餐饮人认准一下,千万不要在顾客面前闹笑话! 花蛤属于帘蛤目、帘蛤科、蛤仔属、下菲律宾蛤仔、小眼花帘蛤(杂色蛤仔)(双名法带你装逼带你飞。) 花蛤有着一个带着漂亮花纹的椭扇型外壳,每个蛤花纹都不一样。 清炒辣炒都好吃,看个人口味; 辣炒花蛤 做成汤也很鲜美吖~~ 花蛤汤 蛏子属于帘蛤目、毛蛏科、缢蛏属、螠蛏。它是最常见的一种蛏。 蛏子的壳表面粗糙且质地较厚,生长线显著,外壳大多数是土黄色。 蛏子是长方形壳,它有特征就是一头有两个肉脚(它的出水管和入水管),这两根管子是有大作用的。 蛏子两根管的作用 蛏子遇到危险或极端不良的环境时,还会自断其出、入水管而迅速将身体全部躲入砂泥中。 看着很疼啊,蛏子折断出、入管 竹蛏属于帘蛤目、竹蛏科、竹蛏属、竹蛏。 竹蛏分两种:一种叫长竹蛏,另一种叫大竹蛏。
大竹蛏 灵魂抽象画,看得懂就好,和蛏子是一样的。 蛏的肉质肥嫩清甜,一般可以清蒸、油炒、椒盐等 清蒸蛏子 福建有一道菜肴:插蛏(插蛏在福建是比喻非常拥挤的环境,比如游泳池......)把蛏子竖着摆在盅里,插得很密很紧,微微有点空隙的放一点姜片,然后倒入福建老酒,上蒸锅大火炖熟即可。 插蛏 蛏干(把蛏子晒干)可以拿来炖汤。
贝类种类繁多,鉴定起来一般不太容易,所以人生苦短,不要在乎这些细节,好吃就行。 泥蚶是一种圆鼓鼓的扇形壳,多条肋,有许多细密的片状小齿。 ![]() 泥蚶 清水一烫就可以上桌了,十分鲜甜。与三五好友相聚,少不了一盘蚶子,撮一口酒,撮一个蚶,一边笑谈人生趣事,好不惬意。 ![]() 3.2毛蚶 毛蚶属于列齿目/ 蚶科/ 蚶属 毛蚶外壳带有一层褐色的绒毛,给人感觉黑不溜秋的,产期多在7~9月份。
毛蚶食用方法和泥蚶一样,也是轻轻一烫便可食用。 ![]() 3.3魁蚶 魁蚶属于列齿目/ 蚶科/蚶属 ![]() 一种是北方_海瓜子 4.1虹光亮樱蛤 主要地区是:青岛、大连 虹光亮樱蛤 帘蛤目帘蛤科 、肌蛤属 主要地区:广东、福建 寻氏肌蛤 5.1扇贝 双壳贝壳都有一个结构叫闭壳肌。 ![]() 闭壳肌 扇贝的闭壳肌,干制之后就是著名的珧柱(嗯?不认识?另一个名字叫干贝~~认识了吧) 。
5.2江(dai)珧(zi) 比较常见的是栉江珧——也叫带子(某些地方扇贝也叫带子) 5.3牡蛎 牡蛎科(Ostreidae)下多种物种统称——蚝(hao)、海蛎 蚝肉取出来晒干就是蚝鼓,盛产鱼广东一带。
基本定位:餐厅、酒店装逼必用
大家表示味道很鲜甜! 壳厚,与花蛤相比更偏三角形。 较为有名的一道菜是文蛤蒸蛋
海蚌有巴掌大、白色、屁股带着一点紫色,它有一个美称——西施舌。 这里的“舌”是指它的斧状足,双壳贝常备,用来挖开沙、泥。 经典做法:闽菜——鸡汤汆海蚌 ![]() 鸡汤汆海蚌 馬珂蛤科 Mactridae 、Spisula属(Pseudocardium 属) ![]() 北极贝 基本定位:料理店 主要是以刺身后寿司的形态出现的,口味脆甜。 ![]() 北极贝刺身 帘蛤目、蚬科、蚬属 ![]() 河蚬 蚬因生长环境不同可分为黄沙蚬(沙里长大的,外壳为黄色)和泥蚬(泥里长大的,黑色)两者体积差不多,但泥蚬稍大,沙蚬好吃。 淡水类的家常贝壳,可以炒、凉拌,也可以做汤。
鸟蛤和蚶一样,都有肋,不过蚶掰开来都是血肉,而鸟蛤掰开来是白色的肉肉。 掰开是酱紫的
最后总结一下这些带壳家伙们~~ 部分内容来自知乎,作者:嗝屁猫的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