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病人都有过肩胛间部位的疼痛,如果上背是因为直接外力受伤所致,则在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的骨科、整脊、血管式、神经式疗法或物理治疗,通常都可以获得解决。但是如果没有外伤,采相同的治疗模式很可能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造成病人与临床健康照护治疗者更大的挫折感;同时临床治疗者也可能不知道存在身体其他部位的激痛点会引传痛到这个部位。 以肌筋膜手法诊断与疗法观点 肇 因 受伤与工作压力会增加造成肩胛间疼痛的肌肉激痛点,特别是斜角肌,在肩膀以上对于有往颈部向上的强烈外推力时更容易受伤,比如,手握方向盘开车发生意外,或跌倒时手臂伸直撑地等动作。颈椎外科缝合也会造成斜角肌功能受损;长期用肩膀与脖子夹住电话筒讲话,也容易让提肩胛肌、后上锯肌、下斜方肌与菱形肌受伤;重咳、肋骨骨折或是胸椎手术也容易产生前锯肌激痛点;重复性压迫症候群(repetitive strain syndrome)特别造成阔背肌、棘下肌受损。 注意事项 有些症状类似肩胛间肌筋膜疼痛,像癌症不论有无肌筋膜疼痛激痛点,也会造成肩胛间疼痛;有位临床治疗者便发现病人的非敏感性、转移性下肩胛间疼痛,其实是代谢性肝癌 (metastatic liver cancer)所引起;有病人的肩胛间疼痛在治疗后舒缓,但由于阔背肌罹患肿瘤,即使以肌筋膜手法来治疗解除肩胛间痛,仍旧会再度复发。 卡 陷 斜角肌的筋膜受损将使得斜角肌之间的空间受到压迫,卡陷里面的神经血管束,形成常见的胸廓出口症候群 (thoracic outline syndrome)。到底是第一肋骨上举造成的压迫?还是斜角肌过度紧缩造成第一肋骨上举?在鉴别诊断上也要包括关节机能障碍、前斜角肌症候群(scalenus anticus syndrome)与肋锁症候群(costoclavicular syndrome)。 值得您关注,后续干货即将端出。 为有效治疗肩胛间肌筋膜疼痛,临床治疗者必须知道在何时与何处来治疗这十条中会引起肩胛间疼痛的那条肌肉。 这十条肌肉依造成肩胛间疼痛的多寡分为两群,主要肌群与次要肌群;特别的是,经常造成肩胛间疼痛的五条肌肉均不在这个疼痛区域内。下列将依照引传痛的位置,由内缘上角开始、一直到内缘下角,依序介绍这五条肌肉。 这常引起肩胛间疼痛的五条肌肉,依序分别是:提肩胛肌、斜角肌、棘下肌、阔背肌与前锯肌。 有兴趣吗?! 下一回,我们将会介绍三个病例。 另外, 有关这十条肌肉的评估与治疗手法,敬请期待「肌骨PT学院」的网路课程通知,让大家轻松上网学习无负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