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脑越用越灵活(建议39批注)

 江山携手 2016-07-06

大脑越用越灵活

——建议39批注

题目:教给儿童用左、右手都会工作

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造成这样的结果:那些与思维相联系的,在手指尖上体现出思维的最“聪明”的劳动操作,都是由右手来完成的。左手在完成创造性劳动过程时只起着辅助性作用。我们用右手来握工具,用右手来捏钢笔和铅笔,画家用右手来创作出不朽的绘画作品。【现实的确如此,大多数的人都是用右手来创作。更有甚者,当我们看到谁用左手做事的时候,还会大惊小怪,要是我们自己的孩子这样,我们可能会强制他改正,以达到和众人一致的目的。】

人单靠右手就上升到了他已经达到的智力素养的高峰。但是,如果所有的人单靠右手掌握的那些极精细的劳动动作能够同时也是左手的功劳,那么某些人的劳动技巧、劳动艺术和智力发展就能改善得更加迅速。【如果左右手同时运动,同时发展,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这里谈的不仅是劳动教育还有另一个先决条件的问题。而且是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我的多年的经验证明,如果最精细、最“聪明”的劳动动作不仅是右手的,而且也是左手的功劳,那么上述这些联系的数量就会增加,聪明的经验就会由手传导到脑,而这些经验是反映各种事物、过程和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这一结论是靠经验得来的,但是它反映了一条现实存在的规律性:借助双手的创造性劳动活动而领会和理解了的相互作用,会给思维的活动带来一种新的质:人能够用思维的“眼光”一下子把握住许多相互联系的现象的链条,把它们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手脑并用,是发展思维的一种极好的方式。如果左右手都动起来,那我们的智力、思维是不是会更活跃一点。】

我在七年的时间里教给孩子们(7岁到14)用双手工作。他们学会了两手各拿一把刀具,学会了用右手和左手装配复杂模型的部件,学会了用左手和右手在木料车床上工作。我看到,在这些孩子的活动中,创造性的因素逐年地有所发展。这些孩子的创造性的典型特点,就是不断产生新的构思和具有发明创造精神。会用双手从事劳动的能工巧匠们,似乎在同样的一个现象中,能够比只会用右手工作的人看到更多的东西。在用工具加工材料时,我的这些学生表现出的特点,就是劳动动作极其精细、柔和,可塑性大。他们都爱上了自己从事的“聪明的”创造性劳动。【苏翁用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左右手同时使用的益处。我们应该改变一下我们的思维定势,看到学生用左手的时候,不要责怪。如果有时间,还要给学生创造机会,用合适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左手使用能力。】

总体感悟:

苏翁“教给儿童用左、右手都会工作”这条建议不知是否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但我是相信的。人的所有手上的技巧,都受大脑的支配,如果左右手都能够做复杂的而精细的事物,对大脑的联系必会增加。还记得小时侯上学时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大脑是越用越灵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