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蛰人的软组织外科人生

 指禅李的收藏 2016-07-07

 

近几日江淮大地阴雨绵绵,诊所病人不多。闲时偶翻10年前的一本《脊柱与健康》资讯,“一个人,一座大城 ~ 宣蛰人的软组织外科人生”。看过后感慨万千,感谢包寒毅老师曾经对宣老的精彩采访,现将这篇采访记录全文展现给各位同仁们,以此来缅怀软组织外科学鼻祖~宣蛰人教授。

一个人,一座大城

------ 宣蛰人的软组织外科人生

 

 编者按:本刊特约通讯员包寒毅先生采访了我国著名的软组织外科学之父、创始人、中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终身荣誉理事长宣蛰人主任医师及夫人韩惠珍医师,请宣老谈谈他创立软组织外科学的艰辛历程,以及软组织外科学的精髓和发展方向,其中不少新的思路、新的方法,颇值脊柱医学同道借鉴。值得欣慰的是,宣老欣然应允参加2006年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华脊柱医学论坛会,并愿意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来回答与会者有关诊疗慢性疼痛及其相关征象方面的任何问题。

 


 包寒毅:宣老,北京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所有成员向您和您的夫人韩惠珍医师问好,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脊柱与健康》资讯的专访。上世纪五十年代,您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从事骨科专业期间,早就对慢性疼痛进行了研究。自1975~2002年间,您先后写出四部有关专著,阐明了人体软组织系统痛症及相关症状的研究和治疗情况。您能否介绍当时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和研究环境。

宣蛰人:人体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等各个部位的慢性疼痛,其发病机制以往从未明确。究竟是“软性说”还是“骨性说”所引起争论颇为激烈。直到1934年,Mixter Barr发表了“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后,这种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在国际医坛中形成了“椎间盘王朝”,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这个手术于1953年引进我国。1953~1956年间我也学习并开展了这项手术,治疗了106个病例,近期疗效比较满意,但远期疗效极差,许多病例术后仅有征象减轻和少数无效,其治愈病例不出两年往往征象复发。实践证明,这个传统的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主导慢性疼痛的治疗仅有镇痛效应而无治痛效果,故而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原理须另作探索,在1954~2002年的48年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贯彻“科研与临床相结合,以尊重实践为主”的创新研究方针,在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础上取得了发病学、病理学、生理学、诊断学、治疗学、征象学、预防学等七个方面与传统研究截然不同的长足进展,从而保证了以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新学说为核心的软组织外科学及其具有治痛效果的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疗法、定型的软组织松解手术、“以针代刀”的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简称“以针代刀”银质针疗法),在中华大地上诞生。如此就全盘否定了传统的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的谬论。并推翻了“椎间盘王朝”,在慢性疼痛的科研进程中取得了划时代的突破性进步。必须指出的是,上述七个方面研究的长足进展从未得到过中外学者的协作和支持,应该说全是我坚持贯彻了“科研与临床相结合,以尊重实践为主”这个创新的研究方针取得成功的结果。

 

   

   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这个新学说为什么没有在医学发达的世界各国出现而恰恰在中华大地诞生呢

   我个人的体会是,任何新学说的倡明,必然与开拓者的个人历史作用和群体努力的价值关联在一起。但软组织外科新学说除上述两点外,还须强调两个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作用。

   第一个历史条件是:软组织外科的研究工作一开始就幸运地碰上了这个无私奉献的新时代。作为骨科医生的我,选择这个慢性疼痛科研难题作为己任,认真负责地和无私地为病人解除痼疾,在有效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多次手术探索,直至治愈;以及许多病人为了剖析痼疾不明病因,也不计成败而主动要求并接受多次手术,直至治愈。这种医生和病人相结合崇高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促使这个学说的种子得以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这种条件在西方一切为私的经济社会中是难以形成的。

   第二个历史条件是:软组织外科研究的中期,适逢“文化大革命”运动,当时骨科学术权威全部靠边站,无法继续干扰软组织松解手术。如此就使这个科研工作争得“十年生息”,并脱颖而出和飞跃发展的宝贵时间。至1978年已经完成了各种定型的软组织松解手术,显著地提高了远期治愈率,并在1981年创立了软组织外科新学说,并印出了《软组织外科学》专著。故当1982年中华骨科学会在贵阳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中,特辟那场惊心动魄的、与软组织松解手术存亡攸关的争鸣会议上,我就用这个科研成果以少敌多、以弱胜强地保护了这种创新手术免遭灭顶之灾。这种条件在西方骨科界处于传统机械性压迫致痛谬论支撑的“椎间盘王朝”一统天下的局面,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正因为上述两个特定的历史条件全属我国所独有,所以软组织外科新学说在中华大地上诞生就不足为奇了。

 

        

 包寒毅:您在理论上创立“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的新体系,作为软组织外科学的创始人、开拓者,您能否谈谈这个体系形成的后期,特别是8年撰写《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的一些经历

宣蛰人:1983113日,原铁道部部长吕正操老将军,因被严重的前胸痛症所折磨,在其夫人的陪同下专程来上海找我诊治。吕老夫人曾是我的病人,知道我对各种疑难痛症颇有办法。我对吕老将军进行检查时,试探性地在其颈背肩部实行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起到立竿见影的疗效,痛症完全消失。事后,吕老将军恢复了网球练习。以后我每隔三天做一次推拿治疗,共3次,以巩固其疗效。他老夫人的严重膝痛,经我行“以针代刀”的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治疗,也完全消失了征象。

   两个半月后,吕老将军返京前特来我家表示谢意,实际上是来指明我如何进行慢性疼痛的研究方向的。他开始先说:“我俩的疼痛经你的治疗后可谓妙手回春,说明你的科研工作是成功的,且有独到之处”。随后他严肃的对我说:“学术斗争不亚于政治斗争,华佗是怎样死的?吉平又是怎样死的?当年李时珍活着时是否像现在这样风光?哥白尼又是怎么样?古今中外尽人皆知!你不要以为去年贵阳会议取得胜利从此就天下太平了。据我所知,斗争仍在继续中,他们知道在大会上较量斗不过你,所以明的做到相安无事而暗中改变策略,采用包围、隔离等手段把你孤立在医院,以尽可能缩小你对外界的学术影响,其目的企图使新学说自生自灭。去年贵阳会议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你向医学杂志投稿的多篇论文不是不具理由一一退还,难道自己没有觉察到吗?为了保护这个科学研究不被消灭掉,你就得立即从现在的岗位上退下来,学习孔夫子周游列国未出山东的典故。孔老夫子的治国理论未能游说成功而未被当时各国王者所采用,所以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写过书。但他重视教学,前后有学生三千。当他老人家死后,其中72位优秀弟子把他生前的一言一语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举世闻名的《论语》,使孔子学说弘扬全球。你退休后要周游全国,选100个城市办班讲学,每班以100名学员计算,则就有学生超过10000人,每班中只要有一位学生支持你的新学说,则就有100位优秀弟子,而远超孔夫子的72位优秀弟子。你死以后,他们就会代替你著书立说的。如果你听我吕正操的劝告,那么可以预测你死了20年以后,软组织外科新学说一定能普及全国、走向世界;如果你不听我的劝告,则你开过的6000多位病人的鲜血就变为百流了”!

   吕老将军这番肺腑之言使我震惊,深感捍卫这一科研成果,是涉及软组织外科学存亡的大问题,责任重大。于是我就毅然决然地退居二线。1、我先把197414在上海市医学科学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的,也是国际上最早出现的一个研究疼痛的学术团体 ~ 上海市腰背痛协作组,于19834月扩建为中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它比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的成立还要早一些时日。我现任组长,后任理事长,直至1994年连续7次举办了全国中西医结合软组织疼痛学术会议,均担任会议主席。2、以后,我到北京、天津、太原、南京、广州、大连、武汉、郑州等31个城市举办了38次全国性及省、市级软组织外科学习班,并在全国各省、市、地区举办和组织了65次学术研讨会,向上万名国内外医务工作者传授了软组织外科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治疗经验。3、在讲学过程中,系统地和有计划地复查了外地经我治疗的有关手术病例,在此基础上,与1994年出版了《软组织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年出版了《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从此,使新学说不断地波及全国。

 

       

 包寒毅:在您的宏篇巨著的扉页上写到:“要突破传统的束缚以求取新知,既要有下地狱精神,又要有殉道者精神”。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宣蛰人:凡是新生事物,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遭受传统势力的反对、打击、压制、甚至消灭等不公正待遇,应该说全属正常现象。关键在于开拓者要有甘受艰辛、不怕牺牲、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精神;要有对传统势力做善于斗争、敢于斗争的勇气,去完成关于发掘这类未被人们所认识,能为人类造福的客观事物的奥秘。并公之于众,化传统势力的反对为支持。这样,我们软组织外科学的科研队伍不是将会更加壮大,对攻克慢性疼痛这个国际医坛的顽固堡垒更有利吗?我始终认为学术争鸣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团结大多数传统势力共同探索。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开拓者付出的精神和物质之损失和代价是巨大而惨重的。这方面,我是深有感触的。所以,我在《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扉页上写的几句话,就是我对慢性疼痛研究的身心体验以及对它忠贞不渝、甘受艰辛和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座右铭。

 

                            

包寒毅:我们了解到,您不仅是软组织外新科学说的开拓者,还是一位辛勤的传播者,弟子遍及海内外,能否谈谈传播推广软组织外科学理论的过程和感触?

宣蛰人:在软组织外科学的传播和推广方面,我认为要分成2个层次来认识和进行。先做到基本理论的传播;后做到诊疗技术的推广。两者缺一不可,也不应该主次倒置。自我1973年起多次外出讲学,听课学员上万人。可是这个新学说的诊疗非常复杂,不是简单地通过短期讲学和试教就能学到手的。所以,2002年以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压痛点强刺激推拿”和“以针代刀”的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等非手术治疗慢性疼痛患者极少,开展定型的各类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者更少。可以这样说,在2003年以前,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没有一位经我亲手系统性教、带、帮、传上述三种治疗手段的学生,包括现任中国软组织。。。(此处略)在内。对此我并没有半点担忧和失望,因为2002年《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的出版就打破了这种局面。在该书中我把慢性疼痛的正确发病机制,精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上述治痛的三种疗法的操作和经验,滴点不漏地作了详细介绍,可供同道们为开展慢性疼痛的诊疗工作的有益参考。目前看来,从事软组织外科诊疗工作的队伍在不到3年内迅速地不断壮大,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包寒毅:《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出版以后,它的科学性、实践性、治痛效果国家有关部门是否做过认定?

宣蛰人:2002830日,中华医学会李超林副会长在《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首发式的首段讲话:“我代表中华医学会热烈祝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的出版发行。这部216万字的宏篇巨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科学地介绍软组织外科学的创新理论,对与解除广大病员的疾苦,促进我国的健康事业必将发挥重大作用。这是一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传世之作。我们要特别感谢宣蛰人大夫”,见200212月《中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会议》第七期第三页。

   20039期(1)上《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部对此作了正确的评论:“这是一名献身于治痛事业的名医毕生奋斗的总结。作为一位骨科医生要从惯用的骨科手术转而考虑到软组织松解手术,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从大面积软组织松解手术转而考虑到用密集的银质针来代替手术刀,又是一个重大的升华;在此基础上又对大量实践结果不断总结,进而优化集成,建立了系统的软组织外科学,终于在疼痛治疗中独树一帜,登上了一个顶峰”。

   200410月由国家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中,将“软组织压痛点的检查”、“脊柱疼痛检查中的胸腹垫枕试验和腰脊柱侧弯试验”、“骨关节疼痛检查中的胫神经弹拨试验”、“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和“以针代刀的密集型银质针针刺疗法”等载入《规范》。可见《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的全部内容,今天已为中华医学会所公认和倡用。

 

    

 包寒毅:刚才,我们看到您做的“以针代刀”的“密集型银质针疗法”的试教演示光盘,从环境的角度而言,能否对传统的火烧艾球做一些改良,由火烧变成“电银质针”。

宣蛰人:艾球燃烧的传统针刺是最早的导热疗法,也是最早的微创疗法。这种导热疗法已经延续了将近三千年。尽管我所试教的“以针代刀”的密集型银质针针刺疗法,是当今最佳和唯一的治痛疗法,可它对慢性疼痛的治疗来讲存有不足之处。如:点燃时的烟雾会污染空气而影响环境等,所以这种艾燃导热方法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

   有关银质针采用电流导热仪取代传统的艾燃导热疗法,早在20多年前,我已经与上海有关的科研单位协作研制和设计了,可是,那时的“电银质针仪”无法保证体内抵达骨面的针尖温度达到摄氏40度。这种艾球燃烧银质针针尾产生的针尖摄氏40度温度是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的动物试验测定所得的,也就是说,艾燃烧时针尖的温度在40度是消除无菌性炎症最佳的治疗温度,如果银质针电流导热仪也能达到针尖40度,那么把艾燃导热变为电流导热,应该是治疗上的一大进步。如果不能达到摄氏40度,因会影响治疗效果就不该变革,所以只好维持传统的“艾燃导热银质针疗法”治疗慢性疼痛,这样做是有利于病人的治痛。

 

   

 包寒毅:据说,有若干在当今影响广泛的理论是以您的软组织外科为基础的,包括黄开斌先生主持编撰的《脊柱系统病学》,其中也对您的软组织外科学理论有所阐述和引用,您对这点有何看法?

宣蛰人:首先由衷地感谢不少关怀我软组织外科学并按照“保护知识产权法规”办事给予阐述和引用的同道们。虽然我对软组织外科学做了不少工作,但对疼痛科学研究来讲仅是一个开端而不是终结。真所谓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还有很多东西在前头需要人们去探索。其中最主要的是“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实质是什么?”的研究。如果能把这个模糊数学中的灰色系统搞清楚变为白色系统,才有可能把慢性疼痛的治疗由“以针代刀”过渡到“以药代针”的飞跃,不但简化治疗手续,还可使病人消除银质针酸、胀、重、麻等针感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从事慢性疼痛科研人员所要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由于我年岁已高,视力模糊,近一年多来连报章也阅读的很少,所以对各位同道的有关论述和著作包括黄开斌先生的著作在内,从未拜读过。所以要我谈点有关看法就无法完成。我只好在这里再次感谢有关同道们对我的厚爱了。

          

 

包寒毅:您能否对软组织外科学的整体发展现状做一个概述,您对后继者有何希望?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这部专著的问世,也标志着我对慢性疼痛的科研工作告一段落。目前所做的是扫尾工作的问题。

   其一,抓好专著的勘误工作。目前第五次勘误工作正在进行中,把书中的错字、错句勘误到最少,是我著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二,是抓好技术骨干的培训工作。开办“压痛点强刺激推拿和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技术传授班”,结合临床病例由我亲自手把手地带教,把规范化的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独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方法以及上述治疗椎管外软组织损害两类非手术的规范化技术操作等关键性要点和奥秘,无私地和毫无保留地全部传授给后学者。争取3年内培训100位出色的治痛(而不是镇痛)技术骨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支正统的、德才兼备的、愿为进一步开拓软组织外科学事业走向世界而努力奋斗的主力军,保证新学说的发展后继有人和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并兴旺发达。这也是防止软组织外科学在基础理论上出现走样,以及在诊疗技术上出现失真的可靠保证。

   对后继者的期望是:宇宙永存,科学长青。一切有志于为祖国争光,为中华民族争气,为人类健康造福的有识之士,一定会前赴后继,将软组织外科学的研究,充实、提高、发展、光大,为人类解除软组织损害性疼痛这类世界性的常见病症、多发病症做出新的贡献!

 

 

 

包寒毅:宣老,第三届中华脊柱医学论坛暂定于20064月在上海举行,到时您老能否光临会议?

宣蛰人:只要我健康允许,我愿意参加,愿意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回答与会者有关诊疗慢性疼痛及其相关征象方面的任何问题。

 

包寒毅:在您创立软组织外科学的过程中,您的夫人韩惠珍医师同您相融以沫,给了您莫大的帮助,能否谈谈您的夫人?

宣蛰人:我的夫人韩惠珍是建国初期最早的从事理疗专业的医师之一。由于专业是诊疗慢性疼痛,所以我俩在工作上是志同道合,在慢性疼痛的治疗中,她做非手术疗法治疗,我做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1991年我患严重的右“肩周炎”,就是她行密集型银质针针刺疗法治愈的,详见专著第1228~1230页所述。以后她因患脑血栓,非手术疗法全部由我接替操作了。她在为软组织外科学事业自形成、成长到发展的漫长岁月中,默默地给予我全身心的支持,功不可没。既是贤内助,又是无名英雄!

 

包寒毅:宣老,在为时2个多小时的特约专访中,您谈了很多,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最后祝二老身体健康,颐年益寿,谢谢!

宣蛰人:谢谢!谢谢百川!谢谢《脊柱与健康》资讯。

 

    

   编注:此访谈中涉及事项为被访问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刊观点。

 

 (资料来源:特约观察员包寒毅,责任编辑于晓云,访谈稿已由被采访人审阅、签名,《脊柱与健康》总第九期)。---200585日定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