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扒一扒源起民间的两道风味川菜'小煎鸡','滑肉汤'

 东方城市猎人 2016-07-10

小煎鸡


据年老的师傅讲,小煎鸡的做法最早起源于农家。以前农村人有一个习惯,端午前后家家都会养一群小鸡崽,养大了准备过年时吃。不过,这些鸡一到秋后就容易发瘟死掉。那时候不像现在,一听到鸡瘟就吓得大家闻鸡丧胆。秋后的鸡都已经长到两三斤重了,就这么扔掉太可惜,于是就有人把死鸡打整干净,挖出内脏不要,再把鸡肉剁成小块。去地里摘一些秋海椒、挖点子姜回来,另外捞点老泡菜剁碎并拍几瓣大蒜。接下来,先把鸡块和大蒜一起下到加有少许油的锅里煸干水分,随后再下子姜片、泡菜碎和海椒节一起炒匀了起锅。那时,人们很难吃到肉,即便是害鸡瘟死掉的鸡,大家也一样吃得津津有味,虽说现在已经没人再吃瘟鸡了,但这种加了大量海椒和子姜的炒鸡方式,却逐渐流传开来。
我学厨时进的第一家饭店,就是以小煎鸡作为主打菜。该店用的是现宰杀的每只重约3斤的活鸡,做法也讲究了许多。我那时成天做的都是一些杂活,可是一有空就会去看灶上师傅炒小煎鸡。他们先是把斩成块的鸡肉放盆里,然后加少许酱油和味精拌匀腌一下味。锅里放油烧至三成热时,下鸡肉稍微煸干水分,再投入拍破的大蒜一起煸炒,等到下花椒和豆瓣酱炒香后,舀一炒勺鲜汤并下子姜片和青椒节继续翻炒,见锅里水分快炒干时,调入味精、鸡精和陈醋,翻匀便出锅。为什么炒制时还要加汤呢?一位师傅告诉我,这是为了让鸡肉更好的吸收子姜和青椒的辛香鲜辣味道。
那时我和师兄白天做各种杂活,晚上就住在店堂里帮老板守店,老板见我们辛苦,便允许我们晚上想吃啥就自己做。那时,我做得最多的一道菜就是小煎鸡,这一是为了练技术,二是为了饱口福。结果没过多久,我的小煎鸡也炒得有模有样了。
后来,我去到外省事厨,这才发现小煎鸡在外地的名气远不及辣子鸡。为了适应当地人的口味,我在烹制小煎鸡时便实行每换一个地方就变一种味道的对策。比如在山西工作时,我有意在原有味道基础上减轻了辣味、增加了醋的用量,结果就做成了酸辣味的小煎鸡。而到了山东事厨时,由于当地人爱吃甜面酱,所以我又把豆瓣酱改为甜面酱……
我去年回到四川时才发现,川内的小煎鸡也有所改进。比如我现在的同事许师傅,他就在小煎鸡的传统做法上演变出了一道花椒鸡。许师傅是自贡人,他的花椒鸡是这样制作出来的:把仔公鸡肉斩成小块,纳盆加入生抽和味精先腌一下。净锅倒入色拉油烧至四成热时,下入鸡丁炸几分钟,倒出来沥油。锅留底油,舀入小半勺的干青花椒,再接着下炸好的鸡丁一起煸炒,至麻香飘出来时,加少许的豆瓣酱和白糖翻炒匀,另把二荆条青椒节、小米椒节和子姜丁下锅一起翻炒,其间调入味精和鸡精,出锅前淋少量的藤椒油即成。
许师傅制作的花椒鸡与传统的小煎鸡相比,味道似乎更丰富,辣味和麻味也更浓郁。入口先吃到的是甜味和麻味,接下来才是辣味和咸味,总之,吃起来很是过瘾。


滑肉汤


前些日子,有位同事提出员工餐想吃滑肉汤。我听了不由得心中大喜,因为我以前长期在外省工作,当地市场买不到红苕淀粉,我已经好多年都没吃到过这道菜了。中午开餐时,我们吃到的滑肉汤并不如人意——猪肉片表面不光滑,入口也不滑嫩滋润,汤汁还浑浊不清。做员工餐的是一位学徒,做成这样其实也不能怪他,可是我对这道传统家常菜也只是略知皮毛,于是我便去向一位年长的老师傅请教。

老师傅告诉我,做滑肉汤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用红苕淀粉;第二种是半熟芡;第三种是熟芡。
老师傅说,第一种方法比较常见,成菜的效果却不太好。具体的做法是:把猪净瘦肉切成片(或者是把排骨剁成比大指头稍大的块),纳盆后加盐、味精和鸡蛋液一起拌匀(如果是做微辣的滑肉,也可以用豆瓣酱代替盐)。接下来,把用水发湿的红苕淀粉与调好味的排骨一起揉捏匀,然后下到开水锅里小火煮熟便好。老师傅告诉我,直接用红苕淀粉制作滑肉时,粉不可以裹得太多,否则内层的粉不容易煮熟。如果煮的时间长了,那又容易掉粉浑汤。另外,在加水调湿红苕淀粉时,不能太稀,否则肉片也容易因掉粉而浑汤。
用半熟芡制作滑肉的难度要高一些:取一半的红苕淀粉,加适量清水调成湿芡粉后,再下入加有等量清水的开水锅烫成熟芡,出锅再与等量的红苕淀粉和匀,最后与猪肉片和匀了下锅煮制。老师傅说,把一部分红苕淀粉烫熟后,下锅更容易煮透。另外,烫熟的红苕淀粉黏性更好,不仅可以在肉片上粘裹得更多——使成菜的口感更好,而且即使久煮也不容易掉粉浑汤。
第三种是用熟芡,老师傅说他也只是听说过的,至今都没做过。据说是这么做出来的:把调好味的肉片和干红苕淀粉一起放盆里,然后往里边浇入开水,一边浇一边搅拌,等搅至干稀合适时,再下开水锅里去煮制。
老师傅告诉我,用全熟芡做出的效果,应该与半熟芡做出的差不多,但制作时却不容易掌握好,所以大家都习惯用半熟芡的方式去制作滑肉汤。
听了老师傅的介绍后,我决定自己试一下这种半熟芡的方式,下面就是制作过程。
原料:猪排骨350克 青菜头750克 红苕淀粉350克 鸡蛋液50克 姜片、葱段、盐、豆瓣酱、味精、化猪油各适量
制法:
1.把猪排骨斩成小段,再加豆瓣酱、味精和鸡蛋液拌匀。青菜头削皮后,切成滚刀块,取一半的红苕淀粉,调成湿粉后待用。
2.锅里掺适量清水烧开,将湿粉慢慢地倒进去,边倒边搅拌,烫熟便出锅装盆里,加入剩下的红苕淀粉揉捏均匀后,再把拌好味的排骨放进去并用手摔打上劲,直至排骨和粉粘裹好。
3.锅里加少许化猪油烧热,投入姜片和葱段先爆香,掺清水烧开便端离火口,待逐个下入裹匀了粉的排骨后,改小火煮七八分钟,再下入切好的青菜头煮熟,加盐和味精调好味便好。
注意:除了加青菜头以外,还可以加入冬瓜、白萝卜、风萝卜、泡菜等辅料。

林丹  /  文

本刊发布内容拒绝网络整合!

微信搜索:四川烹饪杂志 为官方微信平台,其他均为盗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