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暑假,带着书法去旅行(书法学习必去城市)

 北斗书斋 2016-07-10

“ 暑假,带着书法去旅行 ”



暑假有时间可以到处转转玩玩,单纯的旅游有时候会感到不够充实,如果增加一点学习活动不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安排。既能够靠新的游玩,又能够有一些兴趣上的收获,这的确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最理想的旅游假期。那么从现在就开始计划一下你的假期安排吧,约上小伙伴一起出发吧!

北 京

对于全国最重要文化中心的北京来说,书画类的地方的确有很多值得去看看的: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今日美术馆、北京画院、798艺术区、宋庄等等,这些地方基本上两个安排一天都是满满当当的,藏品和相关的书画作品都很多,要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哦。

另外,如果来到北京,那么琉璃厂、潘家园是一定要去的。最有影响力的书画集散地——荣宝斋在琉璃厂,全国各地的艺术家的作品也都多有出现在其中。选一些适合自己的文房产品,到潘家园转一转古玩市场都是不错的选择。



曲 阜

曲阜虽然不是一线城市,却也算是山东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城市了。在这里可以参拜“孔庙”,并切可以到碑林里去看看,著名的汉代碑刻有汉王凤二年(公元前56年)刻石史晨碑、乙瑛碑、孔庙碑、礼器碑、孔谦碑、孔君墓碑、孔彪碑、孔褒碑、谒孔庙残碑等17块,汉碑集中存数居全国首位。魏晋南北朝碑刻有黄初碑、贾使君碑、张猛龙碑、李仲璇碑、夫子庙碑等。孔子故宅西侧四角黄瓦方亭中立有乾隆御书《故宅井赞》碑,亦为艺术珍品。陈列室内还嵌有玉虹楼法帖石刻584块,其他各处有各代各种碑刻1200块以上。 如果有时间可以爬爬泰山也不粗,那里有泰山《经石峪》。

上海
上海虽然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但是从清末以来也担当着重要的文化角色,当时的“海派书画”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像黄宾虹、吴昌硕、虚谷、蒲华、任伯年等等很多人都立足于这个城市。对于书画方面,上海市博物馆应该是全国藏字画最多等博物馆之一了,另外中华艺术宫也在上海,去熏陶一下是很不错的。

杭州
杭州是南方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城市了,可以在西湖边上转转,顺便到中国美术学院溜一圈。浙江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都是不错的地方,另外,学习书画不可不知的“西泠印社”也在这里,可以去看看馆藏的珍品和古代印章。杭州夏季多雨,出门不要忘记备一把伞哦。

西安
作为十三朝的古都西安,文化底蕴是很丰厚的。据传因为历代帝王的宫女嫔妃因战乱而与当地人通婚后,导致当地美女超多,单身男生有眼福咯。西安碑林可谓是中国最重要的碑林,像《雁塔圣教序》、《颜家庙碑》、《道因师法碑》、《曹全碑》等等都在这,去看看原碑再回来临摹是不是更有感触呢?顺便去鼓楼转转、去看看兵马俑都是很好的。

洛阳
洛阳市博物馆有书画藏品,另外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要去看的。龙门石窟的壮观和精美到现在都深深印在小编的脑海里,像《始平公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等等龙门二十品都在这里了,想象一下那样辽阔壮观的石窟和这种书法才能吻合。

南京
南京自古就是人才济济的地方,据传因为被切断了“龙脉”所以以此定都多半更迭较频繁。但是这却让这一方水土养育了一大批点江南文人。对于书画爱好者来说,南京博物院、秋雨山金陵四老的纪念馆都是必须去的地方。夫子庙小吃也不错,中山陵气派且有文化底蕴。整个南京淡黄色的调调都带着民国时期的遗风,好美的城市。

敦煌
去敦煌吧,去看看大漠孤烟,欣赏考察一下敦煌的壁画。据说已经不让进距离观摩了,但是要去感受一下丝绸之路上这颗耀眼的明星,究竟在唐宋时期是什么味道。想想那些精美的抄经都在洞里一摞一卷的堆着,现在虽看见原貌,看看藏经洞就已经很期待了。

沈阳
辽宁省博物院是北方藏书画仅次于故宫博物院的博物馆了,很多经典作品都藏于此,值得去看看,趁着天热,到沈阳凉快一下。

安阳
如果你是对中国文化痴迷的朋友,那么研究书法去寻根觅源的话,一定会追溯到甲骨文和刻画符号。在安阳殷墟博物馆就可以见证,成千上万片甲骨实物,并且有非常多的相关资料,感受大殷商帝国的雄伟多文化,在这里足足的可以让你找到对传统文化仰慕之情。对于吃货来说,安阳的“三不沾”、“粉浆饭”是不容错过的。

汉中
对于喜欢摩崖刻石的书法者来说,汉中是不得不去的地方。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的摩崖石刻《石门颂》、《石门铭》、《开通褒斜道》、《杨淮表记》都聚集在此地或在附近。褒斜道是穿越秦岭的持续时间最长,最为便捷的一条蜀道;石门是东汉永平年间开通一条隧道,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穿山交通隧道;历代文人墨客在石门隧道及其南北的山崖间镌刻了178种石刻。“石门十三品”可以让你感受与经典墨迹不一样的恢弘气度。

更多适合书画爱好者的旅游城市请留言吧!!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