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英博物馆东晋时期《女史箴图》

 书画雅苑 2016-07-11

 

       这幅画卷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正静静地摊平存放在大英博物馆东亚绘画保存室。而在东晋当时它是揭露时弊,劝度人遵循道德美学,怡养性情的作品。无论形式与观念都深具历史的时代性。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即位,史称晋惠帝。晋惠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皇帝。他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大权尽落皇后贾氏之手。贾氏为人心狠手辣,荒淫无度,引起朝中众臣的不满。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女史箴》,“女史”是女官名,后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被当时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流传甚广。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根据文章内容分段配画,画面形象地提示了箴文的含义。虽然《女史箴图》来自张华的《女史箴》,但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名气要大得多,这是由顾恺之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地位决定的。”他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更被当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谢安曾惊叹他的艺术是“苍生以来未之有也!”千百年来,中国帝王都把这幅画卷当做艺术品珍藏。

     “女史”是女官名,后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西晋惠帝司马衷不务正业,国家大权为其皇后贾氏独揽,其人善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朝中大臣张华便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女史箴》,以为劝诫和警示,被当时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流传甚广。后来顾恺之就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段配画,每段有箴文(除第一段外),各段画面形象地揭示了箴文的含义,故称《女史箴图》。中国历史上的旷世名作《女史箴图》由此问世,它包含了中国人称为“诗、画、书三绝”的三种艺术形式,原来只供几位好友欣赏,但千百年来,中国帝王都把这幅画卷当做艺术品珍藏。

 

      《女史箴图》大约公元400年左右创作,不同朝代曾有多位艺术家加以临摹,一直广受珍爱。不过原版的那幅画应已遗失。现存的《女史箴图》估计是临摹于原作之后二百年,但忠实记录和保存了原来那幅伟大绘画的精神。现在有些人认为这幅《女史箴图》可能就是原作,不管这幅画是原作还是临摹,它都是早期中国绘画中的名品。

       画卷中是一幅一幅分开的场景,其中插入张华的诗句,慢慢展开后,首先是一段诗文,接著是一幕画面;打开画卷慢慢欣赏是一件乐事。有一个场景看了令人不安:一位美丽、妩媚的妃子卖弄风情,走近皇帝,袍服和红色丝带边走边飞扬。不过仔细看就知道,事实上她踌躇不敢向前,因为皇帝伸出的手臂摆出坚定的拒绝手势------皇帝不受色诱。妃子准备转身离开,脸上显现出惊讶、挫折的表情。

 

       张华完成诗作时,中国正处于汉城覆亡之后的分裂状态。晋惠帝时国内争战不断,帝位岌岌可危,惠帝昏愚,贾后把持朝政,违法乱纪。依据历史记载,大臣张华对贾后和党羽僭取皇帝的权利极为惊骇;她参与谋杀、阴谋、性生活淫荡,使朝政和晋朝的安定陷入险境。表面上张华写的“女史箴”是教导宫中妇女应守得戒律,但真正规劝的目标是贾后。他希望籍着美丽和勉励的诗歌,劝告任性的贾后,过著守节、节制和合符礼仪的生活:

翼翼矜矜,福所以興,靖恭自思,荣顯所期。

     《女史箴图》另外还有高尚的道德目标。尽管这些教导的对象是妇女,也适用于男人。皇帝拒绝妃子的诱惑,树立男性应有正确判断和力量的典范。马啸鸿博士是中国古代书画家,他研究《女史箴图》的心得如下:

      《女史箴图》提出的是正向的诉求。画家不告诉人们哪些事情不要做,而是告诉人们如何做向上提升的事情。每个场景都在告诫宫中妇女应该如何改善行为和个性,也告诉看画的人如何学习和改善自己;但如果看画的人已经很疲累,画家应该把机智和幽默加入画中。画家正是如此表现。这幅画卷讨论为君之道、治国方策和良好政府的传统是什么,深入表现治理国政时人与人应如何互动。

       可惜贾后不为诗文德道内涵所动,仍然过著淫荡的生活,并且残害大臣。她的荒唐行为引起内乱,公元300年政变终于成功,贾后被捕后自杀身亡。

       大约一百年后的公元400年,东晋又发生相同的祸事。有一天,孝武帝对爱妃张贵人说:“你已经三十岁,我应该找年轻的来取代你。”皇上只是开玩笑,但张贵人不这么想,当晚她就杀了孝武帝,让宫廷相当震惊。大画家顾恺之认为应该将张华的诗文画成画卷,提醒世人如何为人处世,就画了《女史箴图》这幅名画。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主任施美茵博士非常熟悉这幅画和作画的目的,她说:《女史箴图》承袭汉朝独尊儒术以来,用比喻来传授道理的传统。赏画的人一面看画,一面阅读旁边的诗文,就明白画作在传递严肃的信息。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各司其职,如果大家严守分际,社会就既健康又有效率。张华写《女史箴》时的寓意非常重要,女人再怎么美丽也要谦虚、守法,不可忘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要服从丈夫;如果做到了,她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正面、主动的力量。

 

      《女史箴图》告诫妇女,绝不可以利用丈夫的性格或弱点。如冯昭仪只有在为了保护皇帝(汉元帝)避开危险时,才可以站在皇帝面前。画卷中有个真实的场景,有只凶猛的黑熊从笼中脱逃,两位妃子转身就跑,面脸惊恐地回头张望。此时汉元帝惊呆了,但勇敢的冯昭仪冲到怒吼的熊和汉元帝中间,皇帝因此安全无恙。《女史箴图》告诉我们,伟大的女性就是具有牺牲自我精神的人。

 

       很多皇帝都喜爱《女史箴图》,他们认为这幅画可以压抑惹事生非的后妃,图画本身非常美,足以显示他们既有文化素养又有权势。因为《女史箴图》的空白处有皇帝的钤印或题字,所以我们知道有哪些皇帝御览过这幅画卷。有些收藏过画卷的人在上面也留下了评语。这对欣赏这种艺术品而言,是可接受的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