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你没有见过的老照片,为你再现紫砂精神

 赖梅芹 2016-07-11



这是我们推送的第 564 期资讯。新朋友加关注吧,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文章推送







这些你没有见过的老照片,为你再现陶人精神!


上千年古陶文化,数百年紫砂历史,岁月变迁,沧海桑田。幸而有这些珍贵的老照片,为我们定格曾经的瞬间,保留了那些原汁原味。

 

“泥初出山时,大如煤块。舂以杵,必数次,始取其较细者,浸之於池,经数月,则粗分子下沉。其最上层,皆有黏性,乃取以制器。”这是民国徐珂在《清类钞》一文中的描述。直到解放前后,紫砂矿的碾磨都是用的石磨磨你粉的手工制法,此法一直沿用到1957年。1958年后,紫砂泥的加工实现了机械化。


挖紫砂矿泥



运送矿土



装船运输



碾磨筛选



制泥

  

紫砂器成型的主要方法是手工抟作。先捏器身,然后挖足、开面,最后加柄、嘴、盖等。早期的制坯工具主要是一种竹刀,后来逐步增添了木、角、石、金属等质料的工具。到清代,工具有十多种包括椎、碓、镖、钗,有圭形、笏形、贝形、肾形、月形、蝎尾形等多种形状。制好的泥坯要经过细致的修整,有些器物再加装饰。


装饰方法有:贴花——堆塑山水、花草、人物、鸟兽等纹饰;绘写——以氧化铝、氧化铁或氧化镁等为呈色剂,在素坯上绘画写字;雕刻——在坯体上以阴文刻出书画。



紫砂花盆制作



制作紫砂壶



陶器制做



陶器雕花

  

器坯阴干后装匣钵进窑烧制。传统方法烧制紫砂器的窑是“龙窑”。龙窑一般长达四十米,每隔一米为一节,烧炉在头部,燃料为木柴和柴草。窑背两侧各有五十个烧火眼,从烧火眼投入燃料。窑身两旁,每隔四到五米辟一个进出口,从这里装坯、取器。用龙窑烧制,窑工很辛苦。


宜兴龙窑



烧窑的柴草运输



陶器装窑



烧窑



烧窑



陶器出窑



验货包装


向照片拍摄者,陈鉴明老先生致敬。



陈鉴明,男,1931年出生于丁蜀镇,高中文化,1949年参加教育工作。1958年在江苏省新闻学校进修,先后在《丁蜀镇报》、丁蜀镇工会、丁蜀镇宣传科、陶瓷公司秘书处及丁蜀镇志办公室等处工作。1991年退休。 


五十多年来,他用手中相机真实记录了陶都与陶瓷产业的点点滴滴,给我们研究千年古陶文化留下了珍贵的史料,使我们得以追忆昔日陶都古朴的风貌,追慕先辈陶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图文首发:紫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