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毗达摩讲要》第07讲-杂心所(04)

 Amitebha 2016-07-12


第07-04节、精进 

接着再讲另外一个重要的心所——精进(viriya)。精进源自 v?ra(英雄),英雄本色为精进(v?rabhà vo v?riyaü )。


特相:努力。(ussahanalakkha? aü )


作用:支持相应名法。(sahajà tà naü upatthambhanarasaü )


现起: 不消沉的状态。 (asaü s?danabhà vapaccupa??hà naü )


近因:悚惧感,如说“悚惧者能如理地精勤”;或者能激起精进之事。(saü viggo yoniso padahat?ti vacanato saü vegapada??hà naü , v?riyà rambhavatthupada??hà naü và )(Vm.462; Dhs.A.p.164)


精进是为追求目标付出努力。世间人努力地赚钱,这是精进;普通人努力地追求名利,这也是精进。总之,为了得到一样东西而付出努力与奋斗,就是精进。不过,佛教并不谈论这类世俗的精进, 我们需要有精进是为了禅修、为了断除烦恼、为了证悟正觉所付出的努力与奋斗。


有一句话说: “只要有正确的方法,精进被视为获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因此,我们需要的精进是正精进(sammàviriya)。正精进即正确的精进。相反地,错误的精进就是邪精进。错误的精进与正确的精进有什么区别?在于方法是否正确。


大家听过 “南辕北辙” (典出 《战国策》 ) 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可以用来提醒精进不要用错地方。两千三百多年前,战国时代的某一天,有个魏国人想要到楚国去,于是他带足盘缠,雇了辆好车,请了技术精湛的车夫,驾上骏马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方,但他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往北方走。他走到半路时遇到一个朋友,问他要去哪里,他说: “我要去楚国。 ” “你要去楚国怎么往北去呢?你应该往南走才对!”他说: “不用怕,我的马跑得很快。” “你的马跑得很快,但是朝这个方向走是到不了楚国的啊!”


他说: “不用怕,我带的盘缠多。” “你的盘缠多,方向错误只会花冤枉钱啊! ” 他说: “不要紧,我的车夫驾车技术很好。”他的方向走错了,他能不能够走到目的地呢?不能!无论他的马跑得再快,盘缠再多,车子再好,驾车技术再高明,自身条件再优越,只要方向错误,其结果只是离目标越来越远。


我们修行除了需要有正确的目标, 还要有正确的方法。现在有许许多多的宗派,也有形形色色的法门,他们都声称自己的修行方法能够开悟,能够导向解脱,有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之说。是否所有的法门都能导向解脱呢?是否所有的方法都是正确的呢?在此,且让我们听听佛陀是怎么说的。


佛陀在 80 岁般涅槃之前,躺在古西那拉的沙喇双树间,当时他已经非常疲累了。那天傍晚,来了一个名字叫苏跋德(Subhadda)的出家人。苏跋德是一个到处游方寻找真理、寻找解脱方法的人,他拜见过许多大师,当他听说佛陀来到古西那拉,于是赶去拜谒。


佛陀的侍者阿难尊者阻止不让他见佛陀。苏跋德说:“我听说如来出世稀有难得,但今夜就将要般涅槃了。我有疑问想请教沙门果德玛,请带我去见他。 ” 阿难尊者说:“请不要打扰如来,跋嘎瓦很疲倦。”他们争执的声音让佛陀听见了,佛陀说: “阿难,不要阻止他来见如来,他是真的有问题来问的,不是为了打扰我。”


于是, 苏跋德走到佛陀面前,问道: “朋友果德玛,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沙门婆罗门,他们是僧团的领袖,有很多的随从,受到很多人的尊敬,也教导修行的方法。他们所有人皆已证悟呢?还是都没有证悟?或者有些人已证悟,有些人没有证悟呢?”


跋嘎瓦回答说: “够了, 苏跋德,且不管他们所有人皆已证悟,还是都没有证悟,或者有些人已证悟,有些人没有证悟。 苏跋德,我将要说法,你要好好地听,善作意之!苏跋德,若于某法与律中(dhammavinaye, 教法中)没有八支圣道的话,那里就不可能有沙门、 第二沙门、 第三沙门、第四沙门。”


这里的沙门(sama? a)是指出家人所追求的目标,即四种圣果。如果一种修行体系离开了八支圣道,就不可能证悟圣果。圣果分为四个阶段,即佛陀在这里所说的四种沙门。


佛陀接着又说: “凡是一种教法中有八支圣道,那里就有沙门、第二沙门、第三沙门、第四沙门。苏跋德,在此教法中有八支圣道。苏跋德,唯有这里才有沙门、第二沙门、第三沙门、第四沙门,其他外道则无沙门。”


佛陀肯定地说了一句话: “苏跋德!在此,只要比库们正确地安住,则世间将不空缺阿拉汉!”


佛陀又说:“苏跋德,为了寻求什么是善法,我 29 岁出家。自从出家到现在,已经超过 50 年了。”超过 50 年是 45 年的弘法生涯,再加上 6 年的苦行,一共有 51 年。“除了如理法之地以外,并没有沙门!”(D.2.213-214)


在此,佛陀强调,佛教的修行核心是八支圣道。八支圣道即是世间和出世间圣道的八项要素。精进,需要依照八支圣道来修行;偏离了八支圣道,就谈不上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证悟涅槃。


精进有正精进、邪精进之分,同时和目标也有关系。目标是想追求什么?如果追求的是世俗成就,那么你精进的结果是获得世俗的成就。世间人也很辛苦,他们也是在精进,精进的目标是为了得到钱财、 名利、权位、 情色等。佛弟子的精进是为了断尽烦恼,为了息灭贪瞋痴。为了这个目标所付出的精进努力才是正精进。


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心生懈怠,或者觉得力不从心,或者厌倦修行,或者藉口忙碌抽不出时间。遇到这些情况应该怎么办呢?佛陀曾教导八种能够激发悚惧感的事情(A??ha saü vegavatth? ni)。悚惧感是说假如一个人不怕死,认为来日方长,或者沉湎于欲乐美梦,对生死不会感到害怕,就不会想修行。如果一个人对生死、对世间感到害怕,就会激起精进来修行。哪八种激发悚惧事呢?


第一,生苦。生苦是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而且经历过无数次,即入胎之苦、住胎之苦、出胎之苦。对于住胎之苦,请想想,要一个小婴孩呆在那么狭小、那么肮脏的子宫里,而且要在那里呆 9 个月,如果现在请大家再进去里面呆一天,想不想?一个婴儿要在那里头呆 9 个月,你看有多么辛苦?我们不是出生在莲花中,也不是从金银、宝石当中生出来,而是从母胎里生出来的!母胎干净吗?母胎很香,还是很臭?能够投生到人胎还算幸运,假如投生到鬼胎,投生到猪胎、狗胎岂不是更倒霉!住胎是苦,出胎也苦!小婴孩刚出生的时候,犹如一个娇嫩的小肉球,外面的热冷、食物的热冷都刺激着他,这也是苦。他的生命还很脆弱,极容易受感染,容易得病,要尽心呵护,所以无论入胎、住胎、出胎都是苦。我们想一想,只要今生没有解脱,没有断尽烦恼,这种苦肯定还要不断地承受下去。


第二,老苦。上了年纪的居士们对此应该深有体会。大家都喜欢青春,即使已经五、六十岁了,人家赞美你仍然年轻,你还是会感觉心花怒放,因为大家都不喜欢老。年纪老了,寿命减损,青春消逝,头发苍白,脸皮变皱,牙齿掉落,身体多病,行动不便,记忆力衰退,做很多事情都不方便。所以思惟到衰老之苦,要感到害怕。


第三,病苦。每个人都喜欢健康,不喜欢生病。在健康的时候也许不会有很深的体会,但是在生病的时候,头又痛,牙又痛,眼睛又痛,这里痛,那里痛。只要拥有这个身体,什么样的病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体上。而且有时候病来得真快,甚至会夺取我们的生命。疾病就是苦!


第四,死苦。每个众生都怕死,假如死亡是美好的话,大家都想死,问题是大家都不想死。死亡宣告着生命的终结,命根的断绝,和家人、儿女、亲戚朋友,还有辛辛苦苦赚来的财产分离。即使一个人再怕死,再不想死,可是死也必定会到来。想要长生不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有句话叫“人无百年寿,常怀千岁忧”,人生虽然很少能够活到百岁,但是却愁这些、愁那些,一千年都愁不完。思惟死亡的必然性时,要感到怕,要精进!


第五,堕落恶趣之苦。在什么情况下才决定不会堕落恶趣呢?至少要证得初果的圣者。所以佛陀说初果圣者是“不退堕法”(avinipà tadhammo),即是说初果圣者不可能再堕落恶趣。


菩萨会不会堕落恶趣呢?会!大家看过《本生》否?《本生》讲的是我们的佛陀在过去生行菩萨道的时候如何圆满种种巴拉密。行菩萨道者,一定要向佛陀的过去生学习。即使菩萨投生为动物,投生为狮子、鹿、猿猴等,都会帮助其他众生。然而,菩萨为什么还会投生到恶趣呢?因为还没有断除烦恼,还是会造恶业,当所造恶业成熟时,就必须受报。但是菩萨有极强的决心想要成佛,所以无论他的生命境界是升是沉,是堕落到畜生趣、饿鬼趣,或者由于善业成熟而投生为人,甚至投生为转轮圣王,他都是在累积巴拉密。因此行菩萨道者一定要看《本生》,因为我们的菩萨已经成佛了,这是最好的榜样,最好的例子。想要做菩萨,就要学会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但是只要我们还没有证得初果,还不是圣者,堕落恶道是不可避免的。就像菩萨那么伟大的众生,一样也会堕落恶道,普通的凡夫就更不用说了。


有人喜欢堕落恶趣吗?最苦的恶趣是地狱,连菩萨也有可能堕落地狱。在《本生》里讲到,我们的菩萨有一次投生为德米亚王子(Temiyakumà ra),他的前两世就曾堕落地狱。当时王子还很小,坐在他父亲的膝盖上,看到他那当国王的父亲下令处死犯人的时候,记起了他之前也曾做过国王,也处死过犯人。因为这种恶业成熟,他堕到地狱。由于想起堕地狱之苦,菩萨思惟:“我长大了也必定要做国王,也要判人死刑,还要造这样的恶业。”于是菩萨感到害怕,想要出离那个像监牢一样的王宫。他前一世的母亲投生为一位天女,就在他卧床的宝盖上告诉他: “如果你想要脱离这个王宫,从现在开始就装残废,装聋装哑,装成瘫痪。”从那个时候开始,菩萨就装成瘫痪,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和诱惑。一直到菩萨 16 岁时,他的父王认定他已经是个废人,下令把他送到坟场挖坑活埋掉,菩萨最终才获得了自由。就连菩萨都不想堕落恶趣,可见堕落恶趣是没有一个人想要的。


动物都很可怜,即使富裕家庭养的宠物狗很幸福,但是有没有人想投生为宠物?例如鸡,鸡在缅甸帕奥禅林算是很自由的,没有人用笼子关它,没有人会宰它,但是它们随时都会给狗咬死,因为没有人喂狗,狗就抓鸡来吃。还有虫子,只要稍微不小心,就变成其他动物的美餐。动物就是这样,时时刻刻都有生命危险。投生为饿鬼也是,经年累月遭受饥饿、疾病、痛苦的折磨,偶尔得到一点点可怜的食物,还没送进口就变成了火炭;有些稍微有点福报的鬼,可以吃到脓血、粪便、死尸、垃圾,有人会喜欢吗?所以,思惟堕恶趣之苦,就应当生起悚惧感,应当提升精进,因为只要我们还没有解脱轮回,就必定还有可能堕落恶趣。


第六,以过去轮回为根基之苦。过去到现在有多少位佛陀曾经出现于世间呢?有无数的佛陀已经出世。为什么我们还会轮回到现在?佛陀出世的时候,我们在做些什么?那时可能在糊里糊涂地追求名利、追求财富。到现在还在生死苦海里面打滚,是因为我们一直都在造业。在无始的轮回当中,我们什么都曾经做过,什么生命状态都经历过。在三界当中,我们哪一界都去过。特别是恶趣,更是我们轮回的家。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在吓唬人。


有一次, 佛陀用指尖抹了一些尘土,问比库们说: “诸比库,你们认为如何,哪样比较多,是我指尖上所抹的尘土,还是此大地?”


比库们回答: “尊者,当然是大地比较多! 跋嘎瓦指尖上所抹的尘土很少,跋嘎瓦指尖上所抹的尘土根本不能和大地相提并论。”


于是佛陀说: “同样地, 诸比库,只有极少众生能投生为人,更多的众生投生为除人类之外的 [ 四恶道 ] 。”(S.2.224)


试想一想,动物的数量和人的数量成比例吗?只是一座山就有不计其数的蚂蚁,甚至比我们地球的人还多,白蚁也是。整个地球上的昆虫种类可以数一数:蟑螂、蚂蚁、苍蝇、蚊子、蜘蛛,还有爬虫、飞蛾等等,多得数不清。这些都是生命啊!我们不用幸灾乐祸,其实我们过去也都做过动物,而且这些生命还只是属于六道当中的一道——畜生道。鬼道众生也不会少到哪里去,拥有天眼通的人就能看到树林里住满了密密麻麻的无形众生,大大小小,各种颜色,各种形态。经典形容地狱里的众生很拥挤,如果和人的数量相比,人真的是太少了,众生的数量是无数的。想到这些恶趣众生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数量与人的数量之比,其实就是堕落恶趣与投生为人的机会之比。


第七,以未来的轮回为根基之苦。请想一想,只要还没有解脱,没有证悟涅槃,未来的轮回就必然还要受苦。大家想不想知道下一生会投生到哪里呢?这个问题应该问问自己。我们相信因果,相信业果法则,造善业者能投生善趣,造恶业者能投生恶趣。所造的身业、语业、意业当中,以意业为最重,有了意业,才会有语业和身业。现在想问一问大家:大家平时生起善心多,还是贪、 瞋、痴多?想到布施、持戒、禅修,这些是善心;忆念佛、法、僧是善心;入定是善心;观照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这是善心。想到这是我的爱人,这是我的儿女,这是我的钱财,这是我的家,这些都是不善心;或者讨厌这个,排斥那个,这都是不善心。大家生起善心多,还是不善心多?如果生起的不善心比较多,那大家知道下一生会投生到哪里了吗?按照比例来说,平时生起越多的善心,投生到善趣的几率就越大。影响投生到善趣或恶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惯行业”,即经常造作并形成习惯之业。一个人的性格会影响他的造业方式。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经常造作某些行为,慢慢地会养成习惯,并影响到他的思惟模式,一旦这种思惟模式已经定型,就称为习气。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思惟模式变成了习气,会影响他的造业方式,使他造作的都是那一类型的业。当他临终的时候,想要摆脱这种习气、这种思惟模式,容易吗?不容易!所以,习惯为善者, 就容易随着他的善业投生到善趣; 习惯为恶者,就容易随着他的不善业投生到不善趣,这是很自然的事。


佛陀在《如是语·邪恶心经》中说:


“诸比库,在此,有些人的心邪恶,我以心了知其心:‘若此人在这时死去,就如[被自己的恶业]运载般扔到地狱中。’什么原因呢?诸比库,其心邪恶故。诸比库,乃是因为心的瞋恶,如是在此有些众生身坏命终后,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It.20)


如果在生起贪、瞋、痴的那一刻死去的话,就好像一块丢向空中的石头掉落下来一样,必然将堕落到恶趣去。如果大家经常不如理作意,经常生起不善心的话,那么不善心会成为习惯。一旦不如理作意成了心的惯性反应——见到好的生贪,见到不好的生瞋——生起不善心、作恶也就成了他的习惯。无论善心或不善心,每一个心里的思心所都在造业,这些业可以决定我们投生到善趣还是恶趣,以及平时遭遇的好或不好,这就是业果法则。业果法则并非由佛陀设定的,佛陀只是发现它并把它宣说出来而已。对比一下获得人生的与失去人生的比例,就知道人生是多么难得,能听闻佛法是多么难得。因此,害怕轮回,害怕未来堕落恶趣,才会精进修行。


第八, 现在以觅食为根基之苦。觅食即是工作、 生计、谋生。现代的年轻人都很忙,忙生活、忙事业、忙生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贫穷国家,劳动力很廉价,风吹日晒都要做工,辛勤工作才能得到一点点报酬,这是以觅食为根基的苦。大家要上班, 在公司有时候会遭到上司的批评,要忍受上司的刻薄,要忍受下属的刁难,要忍受顾客的刁蛮,要忍受工作的压力。我们要风雨无阻、起早摸黑地工作,这些都是苦。在贫穷国家,人们更能体会到这些苦,他们辛苦地工作,但收入很少,仅仅可以糊口,一旦生病或者发生什么意外,很可能就倾家荡产。但他们还是要生活,要养家糊口,必须承受这些苦。投生为人算是善趣,都要经受这些苦,如果投生到恶趣, 投生为鹿、 羊、 鸟等,它们也要觅食,而且往往就在觅食的过程中赔上小命的。所以古人说: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 (D.A.2.385; M.A.1.118; S.5.232; A.A.1.418; It.A.37; Vm.66)


讲了激起悚惧感的八种事情后,应当如何精进呢?佛陀在《大念处经》里说:


“诸比库,什么是正精进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为了未生之恶、不善法的不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恶、不善法的断除,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未生之善法的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长、广大、修习、圆满,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诸比库,这称为正精进。”(D.2.402)


正精进有四项内容:


第一,未生之恶令不生。什么是未生之恶、不善法?只要还没有被断除的烦恼,只要它们还有机会产生,还有机会导致造作各种不善业,就是未生之恶、不善法。为了断除未生之恶、不善法,断除尚未被断除的烦恼而付出努力,就是正精进。


第二,去除已生之恶。努力去除发生于身语意之恶、不善法,使身语意清净。


第三,使未生之善生起。什么是未生之善?还没有培育的戒行,应当培育直到圆满;还没有培育的定力,要培育使它圆满;还没有培育的观智,要培育直到圆满;还没有证悟的圣道,要致力于证悟。为了圆满戒定慧,为了证悟圣道而付出努力,就是正精进。


第四,培育已生之善至圆满。现在正在持戒,要很好地持戒,使戒清净圆满。正在培育定力,要使定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有力,越来越稳定。还没有证得禅那,要精进努力以证得禅那。拥有禅那的禅修者,应当培育其他业处,使禅那既强有力,又快捷敏锐。要培育观智,使观智越来越强力、敏锐。既要培育世间智,更要培育出世间智,因为出世间智(道智)能够断烦恼。因此,这里所说的善法是指戒定慧、八支圣道。


正精进的这四项内容也是必须付出努力的四种所缘,即未生的、已生的恶法和善法。要谨慎提防还没有生起的贪瞋痴,身语意的恶行、不善行。对于已经生起的贪瞋痴,已经造作的恶行,已经形成坏习惯,为了去除它而付出努力,这是精进。对于尚未生起的善行,没有布施,现在应当布施;没有持戒,现在应当持戒;没有定力,现在要培育定力;没有证得禅那,现在应当证得禅那;没有培育观智,现在应当培育观智。为了圆满戒定慧、修习止观所付出的努力就是正精进。对于拥有禅那的禅修者,不要贪著禅那;假如贪著禅那之乐,则没有做到第四点。他应当使禅那越来越强有力,越来越稳定,然后再以禅那的定力为基楚进一步修观。修观也不是目的,修观的目的是为了生起道智、断尽烦恼。道智属于出世间智,唯有通过出世间智完全断尽一切烦恼,才称为圆满。圆满是三学圆满、戒定慧圆满。无更上之法需要修习,无更上之法需要培育,这个时候才叫圆满戒定慧,才叫无学。尚未圆满者还是有学。如果连一样都没有培育,那是凡夫。


另外,精进需要中道的精进,不能够偏离中道,不要过度,也不要不足。“中道”是离开极端,也即是在修行的时候要五根平衡。哪五根呢?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在这五根当中,精进根和定根要达到平衡。精进根是指努力,定根是指心保持平静。因此,精进根属于动的,定根属于静的。过度精进会使心躁动不安,无法平静。在修入出息念的时候, 过度的精进会造成头晕、头胀、紧绷,或妄想很多、烦躁不安。定根太强而精进不足,会变得懒洋洋、懈怠、无精打采,心沉滞不前,也就是过度平静,静到不会动。因此定根与精进根要平衡,也就是在稳中求进。定根偏于稳定、平静的一边;精进根偏于动感、活力的一边。动过度而不稳是轻浮,稳过度而不前进是停滞。所以修行一定要诸根平衡。


信根和慧根也需要达到平衡,这对学佛、修行都很重要。信根过强容易迷信。有哪位大师、上师来了,听说他会加持、会念咒,很灵验,大家一窝蜂涌过去;哪一尊神很灵,大家一窝蜂涌过去拜;就连听说符咒很灵,烧成灰喝了什么病都能除掉都有人相信。这些是迷信,是信根过度而慧根不足。慧根过强也不行。好像有些学者,懂得的佛学知识很多,但就是不信,你叫他做,他就是不做;但你叫他品头论足,他可以评论整一个晚上,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讲给你听,但就是做不到,这就是慧根过强而信根不足。信根和慧根要达到平衡,我们的信——对佛法僧的信、对导师的信要建立在智慧上,这种信才是正信,才是智信,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迷信。不探究原由就盲目地信,叫做迷信。


《清净之道》中说: “信强而慧弱则成迷信,信于不当之事。慧强而信弱则偏于虚伪一边,犹如由药引起的病般不可救药。唯有两者平等,才能信于正当之事。 ” (Vm.62)


信根过强,偏于感性,感性太强容易误事,容易冲动。慧根太强的人偏于理性,喜欢品头论足,爱批评,甚至虚伪,就像吃了过量的药一般难以治疗。学佛、修行要感性与理性两者达到平衡,不要盲目,但是也不要世智辩聪太强。接受一种观点、一种修行方法,先要考虑它符不符合佛陀的教导。若符合佛陀的教导,就应当相信、接受、依教奉行,不要犹豫不决。好像你明知已经进入宝山,人家都在捡宝,你却拿着放大镜在研究:这个是什么?它的成分是什么?没有用!信根过强也不行,慧根过强也不行,要达到平衡,平衡就是中道。中道,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平衡,不要走极端。修行一定要行于中道,不落两边。


同样地,培育七觉支也要达到平衡。哪七觉支呢?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捨觉支。


“念觉支” 是把心完全沉入所缘,不忘失禅修的所缘。


“择法觉支”是智慧,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修行时要有择法觉支。择法觉支以正见为前导,知道这样的修行是好的、对的,这样的心态不会偏于一边,不会过度或不足。


“精进觉支”是为达成目标而付出努力、奋斗。


“喜觉支”是内心对所缘有兴趣,对修行的目标有兴趣,也就是喜欢禅修。


“轻安觉支”是身心的轻快、轻安、舒适,不会修出一大堆问题。


“定觉支”是定,是平静、心一境性,心的单纯。


“捨觉支”是身心的平等、中捨,不偏于任何一边,不会极端,不会过度,修行恰到好处,这是捨觉支。


这些称为觉支(sambojjha? ga)。觉支,又称正觉支,由巴利语 sambodhi + a? ga 组成。 sambodhi 是正觉,即完全的觉悟、正确的觉悟; a? ga 是因素、 成分 。因此,sambojjha? ga 是导向完全觉悟的要素,导向正觉的条件。导向正觉的要素有七种,只要想觉悟,就要培育这七觉支。


七觉支可以分为三组:


第一组是念觉支。念觉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


第二组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这些是偏于动态的,与精进根相似。


第三组轻安觉支、定觉支、捨觉支。这些是偏于静态的,与定根相似。


佛陀在《相应部》举了一个譬喻:如果想要让火熊熊燃烧起来,但是却往火中加湿的草、湿的柴、洒水、撒泥沙等,火能烧起来吗?不能!同样地,如果禅修者的心偏于沉滞,反而去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捨觉支,他的心会越来越沉滞,越来越钝。如果想要让火烧起来,往火中加干的草、干的柴,火就能燃烧起来。同样地,禅修者的心无力时,应当培育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


反之,如果想把火熄灭,但是却往火中加干的草、干的柴、干的牛粪,火会不会灭呢?不会!同样地,如果禅修者的心躁动不安,他想要让心平静下来,却去培育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是不适合的。他应当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捨觉支。如果想要把火熄灭,然后往火里洒水、撒泥沙,就可以把火熄灭。同样地,如果禅修者的心躁动不安,很亢奋、很兴奋,这时他应当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捨觉支。(S.5.234)


运用在禅修上也是如此,禅坐时妄念纷飞, 心很烦躁,应当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 捨觉支。让身心轻松、放松,这是轻安觉支;让心平静、单纯,这是定觉支;让身心保持中捨,这是捨觉支。在精进力不够,心力不足时,应当培育择法觉支,思惟佛陀的教导,应当精进努力,提升对禅修的兴趣,这就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无论在任何时候,把心投入禅修当中,不要忘失禅修的目标,这是念觉支。


如此运用精进,使精进始终达到平衡,行于中道。如果大家真的去实践的话,中道的精进一定很管用;然而,如果大家只是听却不去修行,这些话也只是隔靴搔痒。



明天我们继续分享《阿毗达摩讲要》



佛说:我一直在关注你、保佑你,

用一切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方式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