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的回旋联
在联海中,有一种叫回旋联,其结构是按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递升(顺序)和递降(倒序)组成,读来令人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相传有个穷秀才,相约朋友赴试,因路途遥远误了考期。他苦苦央求,主考才准他赴试。主考出题用“一至十”这个数字作上联,要秀才答对。秀才暗想,我何不把误考原因说一说,好求得主考谅解,便作了一上联:“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主考一看,心中称奇,接着又要求秀才用“十到一”作下联。秀才思衬,何不把读书苦衷表一表,于是挥笔写下:“十年寒窗,进了八九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主考阅后,点头称妙,穷秀才理所当然高中。
据传,从前一位老先生养有两个女儿大乔和二乔,他想在自己所教的七个皆中进士的门生中选婿,特出一上联:“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粉,八环九钗十倍娇。”七个进士苦思冥想到五更天也难对出下联,其中六人退场。剩下的那个,耳听五更鼓声,又见六人退离,顿有所悟,对出下联:“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乔大乔一人聘。”貌似讨巧,实为不易。
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吉水县出了个状元,姓罗名洪先,号念庵,非常自负。一次,罗与几个士大夫出游九江。眼看九江就要到了,一个船夫走进船舱,求罗对个下联。罗见来者是个船夫,不屑答对。及至船夫写出上联,罗久对不上,同船的士大夫更是目瞪口呆。船夫写的上联是:“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个水手,扯起七八尺风帆,下九江,还有十里。”这副上联,历经几百年,始终无人对出。1959年6月,广东佛山市有一装修老工人,因制作材料的需要,托人到十里外的农村找一段名为九里香的木材,却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一位姓李的人听到这件有趣之事,忽生灵感,终于对出了船夫这一“绝对”:“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货轮,虽走四三年旧道,行二日,胜似一年。”确乎工力不浅,没有生活,没有巧思是断然成不了此"对"的。
从前,有一个贪脏枉法却又喜自我标榜清廉的县官,大年三十晚在县衙门上贴了一副对子:“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谷丰登,六欲有节,七情有度,八面兼顾,九居德范,十分廉明。”横批:“福荫百姓”。谁知大年初一早晨,有人就在他的红对子上贴上了白对子:“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八进科场,七品到手,六亲不认,五官不正,四蹄不羁,三餐饱食,二话不说,一心捞钱。”横批:“苦煞万民”。贪官本想用民众所喜欢的对联来粉饰自己,却被人用妙联反击、嘲弄。
清代,福建东山岛有个阿凡提式的人物林清音。一次,他得知乡里三位私塾先生水平低,又向学生榨油水,家长敢怒不敢言。这年除夕,林巧妙地写了一副回旋联,把庸贪之辈的卑劣行径勾勒得淋漓尽致。联云:“一乡二里三先生,未谙四书五经六艺七律,教得八童九子十分可恶;十人九姓八东主,施了七厘六毫五丝四息,尚且三心二意一等鄙俚。”
今人湖南新化李泽元、李泽博二人合撰教育楹联,上联为:“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下联为:“十卷赋,九章勾股,八索文史,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生动地写出了教师甘作蜡烛愿为春蚕的高尚精神境界。(作者:
李盛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