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金湖畔有一个历史悠久的白石村。这里的人都姓张,系汉初谋臣张良的后裔。今人张永乐曾作《白石谣》赞道:炎黄子孙,白石张村;良相后裔,贵三传人;25代,明清至今;三百余户,二千人丁;地处偏僻,世代农耕;吃苦耐劳,善厚做人;村风古朴,脾性率真;勤俭度日,代代传承。 张英的后裔大赞一番后,便把桐城三尺巷的故事讲了一遍:清康熙年间,大学士、后人称为“老宰相”张英的府第与当地望族吴姓人家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的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县官判案时只说按照相爷的意思办。同时,张家人给在京城做高官的张英写信求助,张英读完信后,立即批诗寄回。曰:“一纸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家人细读回书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地;吴氏一家也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地,于是就形成了一条六尺的巷道。“六尺巷”事虽小却意味深长。这个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 双方谈古论今,诗文不断。正午时分,一只白公鸡在打鸣叫中。白石村的一位智者触景生情,灵机一动,拟联一比:“白石白鸡鸣白昼”。张英的后裔苦苦思索,不得下联。其实出联的人也尚无下联,一时成了绝对。 吃过中饭,白石村人送客人上船,准备通过水路的黄湓河,直通长江到安庆城。当张英的后裔到达黄湓闸看到黄湓村里一黄狗在叫时,豁然开朗,下联便得:“黄湓黄犬吠黄昏”。 这个故事,小时候就听我的堂爹讲过,现在还流传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