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结构的设计》说课稿

 lztiandi 2016-07-13

《简单结构的设计》说课稿 

嘉积中学   周丽燕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三小节《简单结构的设计》的内容。本章内容总的思路为: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点的内在提升和应用,侧重于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结构,深化对知识点特别是稳定性和强度的理解。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简单结构设计过程,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体现技术课程的动手实践的特点,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也培养学生对技术课程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熟悉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能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纸,做出模型或原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乐于和他人合作探究,并从中分享合作乐趣的习惯,提高学生积极客观地评价结构和不断优化的意识。

三、学习对象分析:

通过对《结构与设计》前两节内容的学习,高二年级的学生已认识结构,知道影响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因素和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但是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缺乏对结构设计的思考和技术实践。在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中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明确主要考虑的因素,而且不能把关于稳定和强度的知识运用到结构设计之中,不能设计优秀的作品。然而处在青春发展期的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也具有强烈的创造热情和创造潜能。动手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可以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1)能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 并绘制设计图,做出模型或原型。

2)理解结构设计要满足一定的设计规范;

五、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以报纸架为载体,将《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思想运用到本节课的设计中。采取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任务驱动,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展开讨论, 利用所给有限的材料和工具,鼓励学生多方案解决问题, 然后对多种方案中进行筛选和设计草图。接着安排二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小组制作报纸架的模型或原型,比比哪些小组做得好。学生制作好作品后,由各小组代表简要向观众展示介绍作品,由小组之间的学生互相评价并做出结论,教师适当点评。教师做简单的技术试验,检验报纸架的稳定和强度,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稳定和强度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由学生总结结构设计的基本因素。

本节课主要的创新点是避免过去一味机械搬地授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的授课方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任务驱动,体验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并总结出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加深了对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理解。

六、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若干白纸和笔、报纸架、测重装置、设计报纸架等材料。

七、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初识报纸架的组成和结构:

师: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些精美的报纸架时,自己想不想动手制作一个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设计一个既实用耐用,又精美的报纸架。(出示各种报纸架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报纸架由哪些部分组成呢?(展示实物报纸架)

2、设计环节

任务一:请各小组同学展开激烈的讨论,根据所给的材料和工作,尽可能多方案解决问题,把你们的设计意图通过草图表达出来。

任务二:请各小组同学们再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比较好的方案。

任务三:请各小组代表把你们的方案送上讲台,我们通过投影仪来展示一下各小组的设计。

3、动手实践环节

任务:请各小组同学们利用所给的材料和工具,在二十分钟的时间,动手制作一个报纸架,我们来比比哪组同学们做得最快最好!请同学们注意操作安全,把握好时间!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强调工具的安全操作,规范使用。在搭配小组时,考虑女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可男女搭配。引导学生要进行技术试验,不断优化我们的作品。)

4、评价、测试和提升环节

任务一:请各小组派一个代表给我们展示和简要介绍一下你们组的作品。

任务二:各小组之间的学生互相评价打分,并做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教师出示结构设计的评价表。表扬和奖励做的好的小组,鼓励做得不太好的小组。

任务三:教师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测试结构的强度,强调在设计中要把稳定和强度的因素运用到结构设计之中,比如结构的三角形的形状,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重视技术试验,并不断优化。

5、知识建构,适当拓展,回归重难点知识

任务一:同学们,我们再来总结一下,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任务二:展示头饰和跷跷板的结构,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不同的设计重点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任务三:展示汶川大地震的一组图片,同学们,为什么这些房屋没有倒塌,而前面展示的那些房屋倒塌了呢?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在结构设计中要注意技术规范,只有技术规范了才能更好地实现结构设计的目标。

6、归纳总结,布置课后任务

总结知识点,强调我们设计报纸架的过程其实就是根据我们前面讲过的设计的一般过程来进行的,在设计中要注意把稳定和强度的知识用到我们的设计中来。

课后任务: 请各小组为你们小组的报纸架设计一份产品说明书,每个同学把评价表填好并存入你们产品档案。

课后反思:这节课是以“报纸架”为载体,学生通过试验并从中探索总结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而不是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理论一大把,学生睡倒一大片。由于学生个人能力有限,我把整个班级分成四组,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整个课堂教师的讲授不足十分钟。学生当主角,教师当配角,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这种授课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提前做好很多准备,比如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动手能力、引导方式、材料和工具的准备,特别是课堂组织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紧凑,内容丰富,但感觉时间稍紧,制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和学生的配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